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面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战略;是追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综合战略;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创新、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社套全面进步统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防震减灾工作已越发凸显它的重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实行,给我国社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但也带来功利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强烈冲突,只有重构新型人文精神,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大力实施“科教兴宜”和“人才立市”战略是建设活力宜宾、魅力宜宾、美好宜宾的基本前提,大力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我市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实现人才资本的最大化,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科技事业的全面进步是科技部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吴建民 《科技资讯》2006,(24):219-2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就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共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两者却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当前情况下,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解决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就业扩大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运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主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探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划时代贡献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思索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根据呼伦贝尔市的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探讨了如何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如何构筑七大产业集群等问题,提出了要统筹工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实现富民强市兴边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气象服务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气象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具有内涵上的内在统一性,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迫切要求全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素质,它对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提高社会公众经济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经济教育。同时,新兴就业人员经济素质的提高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当今国际经济环境既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利又提出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国环境会计建立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严峻。为更好地贯彻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国策,社会各界都在寻求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会计行业也要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活动,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环境会计。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节约型社会有重要意义,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从经济节约指数、社会节约指数、科技支持指数和环境支持指数4个准则层面给出30个具体指标,基本涵盖了节约型社会的各个方面。最后对如何提升资源节约型社会节约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1)推进节约经济的发展;(2)推进节约社会的发展;(3)加快科技进步;(4)提高环境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8.
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纪录,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和分析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是我国从事档案和资料管理工作部门诸同志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实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青年发展是青年实现全面进步的过程。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到一个深化改革的新发展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起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部地区社会发展呈现出过渡性的新常态特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虽整体提高,但仍存在轻度失调现象;社会发展能力较低,尚处于"低福祉增长"阶段;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集中连片分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区域;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由生存型福祉向发展型福祉转变;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由"社会管理"向"社会发展治理"转变.为此,中部地区要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共进,创新中部地区社会发展治理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成果向居民福祉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