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概况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煤种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环境性能好、符合调节范围大和灰渣综合利用等优点,近十年来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旧锅炉改造和燃烧各种固体废弃物等领域得到迅速的发展。我国是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燃用的煤种最为齐全。1981年国家计委下达了“煤的流化床燃烧技术研究”课题,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分别率先开展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研究,标志着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技术正式启动。现在,我国已成为世…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以其燃料适应性广、氮氧化物排放低、高效脱硫、负荷调节性能好等优点被公认为是一种最具发展前景的"洁净"燃烧技术。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许多国家都竞相开发应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本文将主要论述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化床(CBF)燃烧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SO2和NOX的排放,在燃用劣质燃料、生物质燃料、垃圾的焚烧处理与余热利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前景。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实际应用技术的日臻完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必将为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点,以75 h/t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为例,通过深入现场,吸取锅炉设计制造专家及熟练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提出了炉内燃烧控制系统参数的处理优化方案,完善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燃烧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和传热机理入手,结合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特点,论述了常规情况下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有关的工况控制和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介于常规流化床燃烧和煤粉气力输送燃烧之间的一种燃烧方式。它与其他流化床锅炉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原西德、美国、芬兰和瑞典等国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我国在80年代末才开始起步,但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在该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已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多是中温中压型锅炉,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中温中压型锅炉的最佳工况调整提出自己的见解.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是鼓泡流化床或湍流化床和气力输送叠加的燃烧技术,处于鼓泡床和气力输送燃烧之间,它保留了常规床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由于它主要以2700~3500大卡/千克的低热值煤为主要燃料,NOX和SOX排放少,对环保污染小,现在是和种使用比较广泛的燃烧技术,搞好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意义重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调整主要是将汽温、汽压、水位维持在规定范围之内.根据煤质情况将各参数跟踪负荷的变化,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70年代,原西德、美国、芬兰和瑞典等国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我国在80年代末才开始起步,但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在该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已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多是中温中压型锅炉,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中温中压型锅炉的最佳工况调整提出自己的见解。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是鼓泡流化床或湍流化床和气力输送叠加的燃烧技术,处于鼓泡床和气力输送燃烧之间,它保留了常规床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由于它主要以2700~3500大卡/千克的低热值煤为主要燃料,NOX和SOX排放少,对环…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仿真试验平台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循环流化床燃烧与运行的本质特点,建立了以床内全部未燃烬碳为对象的残碳动力学燃烧及动态能量平衡数学模型,加上以排渣量为主动操作量的动态物料平衡模型、考虑流化床压降与风量间相互作用的复合压降模型、以及有关流动参数及传热系数分布特性的考虑,构成了基本反映循环流化床本质特性的完整动态数学模型.借助先进图形化建模工具,建立了包括流化床燃烧系统、蒸汽发生器系统和各种辅助系统在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仿真平台,并为控制策略研究和控制系统测试设置了必要的接口.仿真计算及实验验证了模型及平台的正确性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燃烧工况对生成N2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小型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10种煤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温度对N2O、NOx生成的影响,并与鼓泡流化床运行状态进行了对比试验,在一个半工业性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倍率对N2O和NOx生成影响的试验,对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2O的生成与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发现,循环流化床中N2O的生成机理与鼓泡流化床有较大的区别,多相反应对循环流化床的稀相区的N2O的生成具有  相似文献   

11.
CFB锅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燃烧 (CFB)技术是国际 80年代在锅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 .提高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贯穿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史 .围绕分离器的形式和整体布置 ,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 ,作者认为冷却型紧凑布置的循环床燃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巨匠福柯,基于对文艺复兴、古典时期、现代时期的惩罚史的谱系学考察,提出了微观权力技术学的概念。福柯的微观权力技术学是以主体自由为前提,具有隐蔽性、生成性、对抗性的力量策略。“知识——权力——身体”的内在逻辑揭示出现代权力运作的原理。通过对现代规训机制外在结构的展示,揭示权力技术学的实践体系,遍布于整个社会体系的微观权力构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宏观权力网络。福柯的权力技术观具有非本质主义、非历史主义、批判性、实践性的特征,对于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权力理论在微观社会领域的实践效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打开了一个关注民生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离心流化床内气固两相运动和热质传递的物理模型,对控制方程中的各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本构方程,获得了描述离心流化床中气固运动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的闭合方程组。初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为离心流化床的进一步理论和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的真理性是相对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理论和实践的逐步深入,矛盾和危机的出现是必然的.矛盾和危机促使物理学实现自我突破而使其更具有普遍性,它们是物理学发生革命的内在原因和动力.科学家是物理学革命的外在条件;宗教、政治、传统文化等社会因素和科学技术水平也是影响物理学发展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论述,分析了既有线电气化铁道无功补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目前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采用的动态无功补偿方式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军  李岩 《科技导报(北京)》2022,40(15):104-112
 极端天气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电缆状态的在线监测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监测线缆温度和应变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应用到电力灾变检测中的可行性,结合具体应用场景以及在现场运行的BOTDR系统对实际OPGW线缆的监测情况,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验证了利用BOTDR技术的测试装置对OPGW线路及周边环境实时监测的方法的可行性,能够有效满足电路线廊环境灾变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核裂变发电技术是当前最成熟、最可靠的发电装置,反物质能发电技术公认为是未来终极能源的目标。事实上,唯有反物质能才是终极的洁净能源。文中从理论到实践上予以阐述。反物质能发电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能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进行炉内低成本脱硫的特点,结合炉内喷钙+炉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所具有的二级脱硫效应,从脱硫设施的初投资、运行维护费用以及占地面积等方面考虑,推荐循环流化床锅炉可采用炉内喷钙+炉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的脱硫工艺,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理论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是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标准;理论是否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是评价理论创新的外在标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开放性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的发展,是理论创新的外在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循环流化床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循环流化锅炉燃烧控制问题 ,该文在多变量频域解耦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被控参数床体温度来补偿调整煤量的新方法 ,既实现了主汽压控制回路的串级控制 ,又克服了循环流化床因煤的质量流量变化而引起床体温度波动的弊端。将此新方法试用于 35 t/ h循环流化床控制 ,取得了预期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