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豆腐保鲜剂.高温季节豆腐很容易变质,采用简易保鲜剂,可使豆腐放置数天不变质. 配方:食盐20~50克,水1000克. 用法:按配方把食盐充分溶解于水,把豆腐用清水洗后,浸于食盐水溶液中,然后将其放置于阴凉处.吃的时候,用淡水漂一下豆腐即可.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1:1硫磷混酸溶解铁矿石,联用SnCl_2-TiCl_3将Fe~(3 )还原为Fe~(2 ),用Na_2WO_4指示氧化终点;过量的三价钛,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或铜盐催化法消除,再加入适量硫磷混酸,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Fe~(2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从而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分析误差可控制在0.1-0.2%。  相似文献   

3.
<正> 1.配方(按重量比计算):亚氯酸钠25%,硫酸亚铁15%,氧化锌10%,活性炭50%。 2.制法:将上述原料放在一起混合均匀,加少量水充分搅拌,在110℃条件下干燥,干燥后制成直径2.5毫米的颗粒。 3.用法:将保鲜剂分装成小袋,每袋5-10克,用透气性的材料如纸、布等包装,也可封入聚乙烯、聚丙烯  相似文献   

4.
科技信息     
<正> 在米糠中添加5-20%的发酵性糖(例如葡萄糖、蔗糖)。在此原料1份中添加水2-4份和液化酶,在45-60℃下液化反应60-180分钟;或在90-97℃下液化反应30-60分钟。然后冷却到50-58℃,添加糖化酶,在此温度下糖化反应12-24小时。分取糖化液的上清液,根据需要用活性炭脱色后,在90-97℃下加热杀菌30-120分钟,冷却到30-40℃后添加乳酸菌(例如:瑞士乳干菌),使之乳酸发酵至PH3-4、即得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营养米糠乳酸菌乳料。(陈毓珍)  相似文献   

5.
<正> 1.原料的清洗:将不能食用水的烂苹果用水洗净。 2.入缸与接种:把干净的烂苹果用打浆机或石槽(臼)捣碎成浆,每五十公斤加入半公斤白糖(绵糖、砂糖均可),再加入8至10%酒曲(母)或10至15%酒糟(各酒厂均有),充分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国加酒容器(酒坛),装至留五分之一空隙为度,上加消毒盖严封。 3.发酵酿造:把装好的酒容器放置8-10C的房间或窑洞让其发酵。3至4天发酵进入激剧阶段,酒帽(即果渣)上浮,这时,应及时检查并很快压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省牟平县龙泉乡马家都大队甲立文做的豆腐吃起来口味纯正,看起来细白鲜嫩,切起来楞边齐正,炒起来完整不碎。他制豆腐“五巧”经验是: 1.巧用水:以9公斤大豆做一锅豆腐为例,浸豆和滤净豆汁共需水65—70公斤。石磨加工,浸泡水15公斤,滤豆汁水50公斤;粉碎机加工,浸泡水30公斤,滤豆汁水40公斤。滤豆汁要用开水,可多出豆腐。 2.巧撒面:在烧煮豆浆前,撒上半两面  相似文献   

7.
<正> 在我国、栽培食用菌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但都是采用天然接种和固体菌种。八十年代中期,随着食用菌事业的突飞猛进,广大茹农对菌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不少地区积极研制食用菌的液体菌种。所谓液体菌种就是通过深层发酵的方法来生产食用菌菌丝体。与传统的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有以下几个优点: 1 生产周期短,液体菌种生产周期3—7天,传统的固体菌种则要30—60天,仅为固体菌种的1╱8-1╱10。 2 菌龄一致,生长势强,生产传统的固体菌种,常常是下边没长满,上边已老化,甚至出菇,液体菌种至多相差3—5天。而且菌种正处于对数生长期。  相似文献   

8.
<正>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蔬菜丰收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病虫害繁多,应辨症施治。 1.白粉病。多发于瓜类,可用70%托布津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多硫合剂(40%多菌灵加硫磺胶悬剂)1000倍液喷雾。 2.霉病。多发于豆类,发病初期至发病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霜霉病。多见于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发病初期,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1:  相似文献   

9.
<正> 该项工艺是将废铝经过预处理,配料、采用反射炉一次精炼、除杂,液体拔丝而成为铝线材。其技术关键是新型反射炉设计技术:主要技术指标是吨铝耗煤量为400kg,吨铝耗电为100kw.h,液体拔丝速度为700-800毫米/分钟,金属收得率最高达92%。其产品符合DB/41000K11001—88标准要求,试销反映良好。它适用于废铝(或好铝锭)、再生纯铝线材及各种铝制产品,凡生产铝制产品的厂家和乡镇企业均可采用该项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以1-乙基苯并咪唑、(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六氟磷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硅氧烷改性的离子液体1-乙基-3-(γ-氯丙基)三羟基硅烷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SOe Bim][PF6]),并对其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将[SOe Bim][PF6]固定液用化学键合的方法与石英表面的硅羟基反应,制成开口毛细管色谱柱.通过对苯类混合物和醇类混合物进行分离,考察了其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1.
氯磷酸钙是盐酸法磷酸生产中的中间产物,可用作磷肥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用3组不同原料的CaCl2和磷酸、CaHPO4·2H2O和盐酸以及盐酸法分解浏阳贫磷矿得到的粗磷酸,通过改变反应物摩尔配比等条件制得单斜晶系片状结构的CaClH2PO4·H2O.实验结果表明:以CaCl2和磷酸为原料、摩尔比为1∶1时,析出物中氯磷酸钙含量最高为92.14%;以CaHPO4·2H2O和盐酸为原料、摩尔比为1∶1.5时,其氯磷酸钙含量最大为99.06%;从含6.32%P2O5的粗酸中浓缩结晶、析出产物经乙醇洗涤后所得氯磷酸钙纯度为98.45%.比较了4种磷酸盐的IR光谱,氯磷酸钙中存在明显的氢键效应和基频相互作用,2824 cm-1和2 209cm-1处的吸收峰可被分别指认为和频和倍频的振动吸收.TG-DTA测定表明氯磷酸钙在第2步热分解中有结晶水和结构水的脱除,在第2个吸热峰450℃后的斜坡状失重正好与其结构水在升温速率10 ℃/min下的脱去吻合.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不同生理时期平菇(109)多糖的质量分数.测定了平菇(109)菌种的液体菌丝体阶段、菌丝满料阶段、子实体阶段的多糖质量分数,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生理时期平菇多糖产量的差异.平菇(109)液体培养阶段多糖质量分数最高,子实体阶段次之,菌丝满料阶段最少.实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食用菌多糖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 新建沼气池进入养护期时就需要收集发酵原料,进行堆沤处理.最好选用牛粪、马粪、猪粪和羊粪做发酵启动原料.堆沤时,应在收集到的启动原料堆上泼水,保持湿润(以料堆下部不出水为宜),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以利于聚集热量和富集菌种.堆沤时间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气温在15℃左右时堆沤5~6天;气温在20℃以上时,堆沤3~4天.对养殖场的原料必须进行预处理,因为养殖场的原料一般会含有消毒液.  相似文献   

14.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精髓是“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1 创新思维类型论1.1 求同思维  (1)多器一用 .如讲“酸碱中和滴定”时 ,取一定体积待测液时常用移液管 ,但也可用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为什么 ?学生指出 :与移液管相似 ,2种滴定管的内直径都很小 ,量取液体时 ,读数的误差也小 .类似的实例还有溶解固体、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吸收气体等均可在烧杯中进行 ,等等 .(2 )多物一性 .如引导学生归纳出 :强酸的酸式盐、强酸弱碱盐等水溶液均显酸性 ;镁、铝、铁等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但还原能力强弱不同 …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选料及浸泡 1.原料选取。将颗粒整齐、无虫蛀、无发热霉变、色泽黄亮的玉米籽粒选作制作豆腐的原料。对被加工的玉米籽粒进行净化处理,认真清除其中所含的杂质和尘埃。2.浸泡要点。玉米粒浸泡要根据季节及气温的高低来合理确定浸泡时间。浸泡时间长短要适宜,既要使玉米粒中的蛋白质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又要防止因浸泡时间过长增加酸度而破坏其蛋白质。浸泡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次用冷水浸  相似文献   

16.
以废玻璃、废陶瓷、粘土和赤泥为主要原料,以木屑为成孔剂制备陶瓷透水砖,分析不同配比对透水砖透水性能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木屑加入量(A)、烧成温度(B)、保温时间(C)及废陶瓷骨料粒度(D)对透水性能的影响.透水系数的极差分析表明,影响透水系数的因素主次为:ABCD,最优实验组合是A3B1C2D2,即木屑掺量为10%,烧结温度为1 000℃,保温时间为1.5 h,骨料粒度为150μm.  相似文献   

17.
帝王蕉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王蕉原产印度尼西亚群岛,本世纪五十年代从印尼引至我省万宁县,现有小面积种值,帝王蕉果型小巧美观,口感香醇,是较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经济商品,目前未见其组培的报道,经实验其微繁的最佳条件为:1)芽诱导培养条件:MS+4mg/L BA+(0.2~0.3)mg/L糖+0.6%琼脂。2)增植继代:MS+(2~3)mg/L BA+(0.02~0.05)mg/L糖+0.6%琼脂。MS+(1~2)mg/LNAA+25g/L糖+0.4%活性炭+0.7%琼脂。培养基的pH均为5.8~6.0,光照2000~2500LX,温度29℃~30℃。  相似文献   

18.
以啤酒糟作为主要原料,以香菇紫金Ⅰ号为菌种进行木聚糖酶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及其配比,并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为:碳源为啤酒糟:玉米芯:麸皮=6∶2∶2,1.5%的酵母膏作为氮源,pH为5是最适反应,三角瓶装装瓶量为5 g/125 mL,25%的接种量,为期8d的培养,1∶3.2的料水比.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相对酶活在30~60℃范围内仍保持在80%以上,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19.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或不含茶叶的原料用沸水冲泡、温浸而成的一种专供饮用的液体,再将金针菇加入其中再辅以其它作料即可研制出食用菌保健茶。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尝试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食用菌保健茶,选择的食用菌是金针菇。方法是先选择合适品种的茶叶,再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确定最佳配方和最佳工艺条件。经过实验不断探索得出以下结论:最佳配方是金针菇用量:茶叶用量:柠檬酸:糖=25:30:2:60,最佳工艺是温度80℃,浸泡时间20min,料液比1:30。  相似文献   

20.
玉米芯半纤维素常压酸水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芯酸水解技术是生产木糖水解液的关键。实验中,将15%的硫酸喷洒至粉碎玉米芯的表面,浸润一段时间,用90~100℃的蒸汽进行水解,用固液萃取法制得半纤维素水解液。实验表明采用三级逆向连续萃取,半纤维素水解液还原糖的浓度已达13.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