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是19世纪科学史上最有名也最富争议的事件之一。对许多当时的自然哲学家或天文学家而言,由于这项发现直接来自漫长复杂的数学计算产生的预测,因此也是有史以来最精彩的科学发现之一。本文的目的不是去判断围绕此发现的事件当中“什么确实发生”,而是去检验天文学家与自然哲学家们如何引导此发现所引起的论战与争议的公众版本。此外,笔者主张藉由此发现,能使我们认识19世纪中期英国天文学社群的权力关系及性质。在海王星发现的论战中,英国的自然哲学家与天文学家同时面向参与了物理世界和社会领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遗传学者李汝祺与胚胎学者朱洗相继独立将所观察到的马蛔虫类群鉴定为三价新亚种,并就三价马蛔虫发现的优先权展开争夺。文章在梳理这一竞争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方如何籍由各自的专业认知框架来理解自身发现所承载的学科价值,认为双方参与竞争的动力机制是个体通过对首创性发现意义的揭示来实现对自身学术能力的内在认同;后将竞争行为置于“胚胎学与遗传学认知对立”的学术情境下,考察了双方的学术理念受各自学科研究纲领的支配程度,认为对学科纲领兼容性的理解差异决定了竞争关系形成的必然性;文章依据不同维度的评判标准对优先发现权的归属做出了探讨,认为以现实的社会认同标准,发现的优先权彼时归朱洗所有,而以库恩对发现过程的理解,李汝祺是唯一的马蛔虫新亚种发现者。  相似文献   

3.
雷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18-22,27
不管对科学发现进行语义分析,还是对科学发现活动本身进行历史探究,我们都会发现,科学发现除了具有社会、历史和心理上的属性外,它在本质上乃是新假说的产生、选择、修正、接受和解释的逻辑过程,其逻辑机制正是皮尔士与汉森等所倡导的溯因推理。而且,现代认知科学的新成果促进了溯因推理形式的不断完善,人们意识到在新假说产生与选择中背景理论与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创新了溯因推理的推理形式,令人满意地回答了溯因推理何以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成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60-60
天文学家通过分析RHESSI的观测图像发现。太阳耀斑爆发早期其X射线环存在收缩现象,并进而发现其射电环也存在这种收缩现象。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甘为群研究组分析了TRACE和RHESSI观测到的2002年4月16日M2.5耀斑的数据,发现在TRACE的观测数据中,耀斑爆发早期其195A环(紫外波段)也存在收缩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195A环的收缩表现出振荡现象,其周期为150s,振幅约300kin。  相似文献   

5.
对科学发现推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现是科学的生命。科学发现的推理问题一直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提出,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对于科学发现的创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应纳入现代科学发现推理的研究领域。作者从人类思维的起源和发生认识论角度进行了考察,结合科学家的典型实践活动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并且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现的创新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我们回溯发现与创新问题研究的历史时会看到,最先把创新概念引入学术领域的经济学家把发明和发现排除在自己的视阈之外,而长期以来钟情于发现辩护问题的科学哲学家却忽视对发现本性问题的探索。十分有趣的是现在他们殊途同归:经济学家们已经认识到科学发现是创新的源头;而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触及发现与创新关系问题的迹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梳理,阐释发现与创新的关系,揭示科学发现的创新本质。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末,人工智能(AI)界出现一个不同于历史、哲学、心理学的研究科学发现的新领域,即机器发现,这种机器发现工作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所有的人工智能价值而对科学史、科学哲学乃至认知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从方法论视角考察最重要的机器发现程序之一BACON,以揭示它对我们了解科学发现本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材料力学的原理出发,解读和阐明郑玄的发现,证明郑玄和胡克的表述是等价的,但都有些不足,并认为郑玄具备发现弹性定律的条件,从而否定了仪德刚等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76-76,78
自1885年,德国植物学家和森林学家Frank发现并首次拟创了“菌根”(mycorrhias)这个术语来描述土壤中一定种类的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互惠共生复合体,发现菌根现象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菌根对植物的许多有益功能和作用陆续被人们发现,菌根共生现象从此受到人类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尽管2012已过近半,但人们并没有完全忘记那个神秘的玛雅历法预言——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因而美国考古学家还在孜孜不倦的寻找并研究有关玛雅文化,近日他们在危地马拉境内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玛雅房问。令考古学家更为惊讶的是,房问中竟然发现了极为罕见的玛雅壁画,这种壁画此前从未发现过。  相似文献   

11.
暗物质发现的历史 自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来,人们就一直尝试用引力理论来解释各种天体的运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暗物质的概念很早就开始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珊珊 《科学大观园》2009,(14):70-71
1874年,科学家从吗啡中提炼出了一种比吗啡镇痛效果更佳的物质——海洛因,起初这种提取物被用作戒除吗啡毒瘾的,直到发现它们会产生更严重的药物依赖时,才发现无意中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留下的混乱局面仍需自己收拾。  相似文献   

13.
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腹膜转移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肿瘤的生物靶向诊断和治疗颇受关注,目前已发现许多具有转移抑制功能的分子,然而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根本问题就是在涉及转移的许多分子中,仍未发现特异性的胃癌腹膜转移的靶向分子,致使转移治疗的靶向性不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叶冯家昇将火药起源治为专门史后,李约瑟全面接受其观点并传之于世界,火药发明的殊荣方始回归中国,火药由唐代炼丹家偶然发现之说也逐渐成为学界“共识”。随着近年来新史料的发现,笔者对火药史学先驱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研究,对火药发明的范式转换正本清源。本文在对更多史料包括首次应用的新史料进行深入厘清之后,对火药的诞生究竟是发现还是发明、是偶然还是刻意、是经验的“发现”还是有着理论指导的“发明”等问题予以新的审视,力图还原火药这项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的本来面目及其与中华文明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现代科技创新提供历史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5.
镰刀型贫血中血红蛋白单氨基酸替换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史上奠基性贡献之一。1956年,英格拉姆联合使用电泳和纸层析技术发现正常和镰刀型贫血血红蛋白的第6位氨基酸是唯一区别(6位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蛋白质单一氨基酸替换就可导致疾病发生的现象,因此英格拉姆有时被称为分子医学之父。英格拉姆的发现促使了分子医学的蓬勃发展,同时还使大家更多意识到镰刀型贫血的重要性。1980年代起,英格拉姆还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早老性痴呆分子基础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通过英格拉姆生平介绍来理解他对生命科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6,8(1):34-34
Shp2络氨酸磷酸酶在造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儿童白血病患者身上曾发现编码Shp2的基因PTPN11发生显性突变。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徐荣臻研究小组对44个成年白血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尽管这些患者的PTPN11基因没有发生相应突变,但其Shp2表达水平相对于正常造血祖细胞有明显的提高。并发现,Shp2蛋白的数量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正相关而与分化程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1901至2004年,共有117项科研成果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成果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理论创新三种类型。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每一种类型中的成果,如果从研发成功的模式角度看,可以分出若干种不同的方法论途径。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领域分别存在六种途径,而在理论创新领域则存在五种途径。这些途径的划分使得百余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从方法论角度实现了条理化。  相似文献   

18.
一张由专业医学仪器拍摄而成的普通片子里,往往内含乾坤,隐藏着不被轻易发现的致命因素,关乎患者的生命。诊断准确与否,和医者的医学素养及临床经验紧密相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郎志谨教授,能发现极其隐秘的微小病灶,避免了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的发生。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她,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的诊断研究,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近日,一名英国男子因为口渴饮水太多,患上罕见的水中毒虚脱死亡。32岁的戴维斯因经常唇干舌燥,每天狂饮几升的水,终致死亡。病理专家说:“他饮太多的水使体内必需的盐分流失,陷入昏迷。扫描发现他的脑部肿胀,抽血化验发现他的血液被稀释,故总结他因水中毒死亡。”医生警告,即使是在5小时内喝5升水,也足以致命。戴维斯的母亲难以想象完全无害的水竟然夺走儿子性命。她希望这事能引起公众关注。贪靓狂饮水昏迷入院香港每年都发现因饮水过度而出现毛病的病例,美国曾统计有逾10万名饮水上瘾的病人。香港10年前曾发现…  相似文献   

20.
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实践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但其在数据密集型学科带来的“科学新发现”,只能获得存在于数据中的已知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试图用机器学习重现科学史上新概念和新理论发现过程的“科学再发现”研究,也因为使用模拟出来的数据而成为后知之明;作为“曲线拟合”的机器学习常被认为不能带来“真正”的科学发现和概念创新;通过对19世纪关于光的传播和寻找以太相关的观测和实验数据进行挖掘并用机器学习建模,发现当同一类问题的数据和理论之间出现冲突时,“曲线拟合”方法至少可以帮助带来科学概念的转变,提示新知识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