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41°26'N,106°58'E,) 荒漠,变色沙蜥(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为蜥蜴群落的优势种,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和无斑沙蜥(P.immaculatus)为伴生种.3种蜥蜴之间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大于0.7.变色沙蜥具最大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9.72)却具最小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2.99),而密点麻蜥却相反(1.02和5.58),这2种蜥蜴的空间和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54和0.60,这两项指标在2种沙蜥之间分别为0.75和0.51.无斑沙蜥与密点麻蜥的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小(0.11),但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却最大(0.92).  相似文献   

2.
列出了有关沙蜥属的分类术语及其释义。并对中国的16种沙蜥提供了附图  相似文献   

3.
运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分子进化和计算生物学等分析方法对红尾沙蜥鸟氨酸脱羧酶1(ODC1)基因结构、表达量、正选择位点以及蛋白质理化性质和结构展开研究,旨在阐明ODC1基因在沙蜥属不同海拔物种中的表达模式和在高海拔红尾沙蜥中低氧适应的分子机理.结果显示,ODC1基因在红尾沙蜥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约为荒漠沙蜥的2.25、 1.14、 2.51和4.82倍,其中在肝脏、脑和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荒漠沙蜥.红尾沙蜥ODC1蛋白质的总平均亲水性系数和不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122和46.51,较荒漠沙蜥亲水性更高、结构更稳定.红尾沙蜥ODC1蛋白质位于β/α桶状结构域的222Gly→Ala(潜在的正选择位点)和228Ser→Asn两个突变使得该区域结构更紧凑,并使得蛋白质活性中心体积由荒漠沙蜥的0.734 3 nm3增大到红尾沙蜥的0.744 8 nm3,且活性中心亲水性增大.位于β层片结构域的446Ile→Met氨基酸突变使得该区域的无规则卷曲被α螺旋取代,蛋白质稳定性增强.红尾沙蜥ODC1基因表达量的显著上调和氨基酸突变导致的蛋白质结构稳定性增...  相似文献   

4.
使用自制陆生动物温度选择仪测试了沙蜥的选择温度,对不同体长沙蜥的选择温度进行了比较.表明较大沙蜥(平均体长50.0 mm)的选择温度(36.3±0.38)比较小沙蜥(平均体长40.2 mm)的选择温度(37.3±0.56)低,这可能与动物的恒温机制及体温调节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三种沙蜥肾脏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蜥属(Phrynocephalus)的三种沙蜥即草原沙蜥(P.frontalis)、荒漠沙蜥(P.przewalki)和变色沙蜥(P.versicolor)肾脏组织学特征作了初步观察描述.肾小体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数量较少.血管球细胞界限不清,肾小囊脏层紧贴血管球,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在肾小体附近,分布着密集的肾小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国产18种沙蜥的鉴别特征及地理分布作了记述。此外,对于长期未曾获得标本的其它14种中国沙蜥的分类学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青海沙蜥(蜥蜴亚目:鬣蜥科)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1和2002两年间6个月的标志重捕资料,在对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若尔盖草原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vlangalii)的体长、体重和尾长3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3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选取体长的聚类分析结果把青海沙蜥的所有个体分成3个年龄组,3个年龄组的体长范围分别是:26~36mm;37~50mm;51~65mm.各年龄组体长、体重和尾长平均值差异的F检验结果,说明用体长划分年龄较为合理.青海沙蜥种群的年龄结构基本上呈金字塔形,但第II年龄组个体数比例较小.青海沙蜥各年龄组的性比在3个年龄组间是不稳定的,第I,II,III3个年龄组雌雄个体数量的比分别为7.7∶1,32∶1和1∶2.1,而在整个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为1.76∶1.青海沙蜥的体形大小的性二态在其性成熟前后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荒漠沙蜥能量代谢、呼吸和水分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能量代谢、呼吸和水分蒸发的影响.荒漠沙蜥的耗氧量(mg/g·h)log(?)和实验温度 X 之间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 log(?)=-1.037+0.028x,r=0.9980.相关非常显著(P<0.01),即随实验温度的升高,其耗氧量也随之增加.荒漠沙蜥的呼吸为非连续性呼吸,即通气期和非通气期相交替.在通气期,每分钟的呼吸率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实验温度升高时,荒漠沙蜥的水分蒸发量也明显增加.22℃时的水分蒸发量为0.48mg/g·h,当实验温度升为45℃时,水分蒸发量则增至4.36mg/g·h.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土默特平原(40~41°N,109~112°E)由于生境变化引起的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种群特征的变化作了研究.在植被盖度<10%的沙地生境,草原沙蜥密度较高,当沙地种植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7~8年后,植被盖度变为>40%且食物较以前丰富充足,其密度下降,低年龄组死亡率增高是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增大,但沙蜥对鞘翅类昆虫的取食频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0.
青海沙蜥的巢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供了2001~2002两年间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vlangalii)的标志重捕资料,并讨论了在种内水平上可能影响青海沙蜥巢域面积的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种群密度以及扩散行为等.若尔盖辖曼乡青海沙蜥的种群密度偏高,为(238.92±16.88)只/1000m2,而巢域偏小,幼体、成体雄性及成体雌性的平均巢域分别是(26.11±10.67)m2、(63.71±31.43)m2和(8.31±5.44)m2.性别仍然是影响青海沙蜥巢域的最明显的因素,雄性与雌性巢域的比例达到了7.6∶1.另外体重也是影响巢域的因素之一.雌雄性均与多只异性发生巢域重叠,最高的雌性可与6只雄性有巢域的重叠.雄 雄的平均巢穴重叠达到了24.17%,而雌性间没有重叠.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1和2002两年间6个月的标志重捕资料,在对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若尔盖草原的青海沙蜥(Phrynacephalus vlangalii)的体长、体重和尾长3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3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选取体长的聚类分析结果把青海省沙蜥的所有个体分成3个年龄组,3个年龄组的体长范围分别是:26-36mm;37-50mm;51-65mm。各年龄组体长、体重和尾长平均值差异的F检验结果,说明用体长划分年龄较为合理。青海沙蜥种群的年龄结构基本上呈金字塔形,但第Ⅱ年龄组个体数比例较小。青海沙蜥各年龄组的性别比在3个年龄组间是不稳定的,第Ⅰ,Ⅱ,Ⅲ3个年龄组雌雄个体数量的比分别为7.7:1,32:1和1:2.1,而在整个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为1.76:1。青海沙蜥的体形大小的性二态在其性成熟前后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2.
河西三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补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的两栖爬行动物多分布在东南部,只有蜥蜴类则以西北部分布的种类较多。有关甘肃蝎蜥类的资料虽然曾见于Bedriaga(1907—1909),Nikolskii(1915),Pope(1935),四川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1977)。赵肯堂(1981)等的著作中,但总的来说,过去已有的调查地点偏少,资料积累不够丰富,特别是生态资料贫乏。解放以来甘肃各兄弟院校也只是多在本省东南部进行动物资源调查,因此保存蜴蜥类标本的种数都较少。我们为配合《甘肃脊椎动物志》的编写工作,特组织了这次以蜥蜴类为主的河西三地区两栖爬行动  相似文献   

13.
人工灌丛生境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生态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柠条灌丛生境,丽斑麻蜥(Eremiasargus)主要栖息于灌丛之中,而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则主要栖息于灌丛之间的空地.二者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低,而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维重叠指数较高.以Nelson相似性系数衡量两种蜥蜴对资源的相互竞争能力,在空间生态位,草原沙蜥的竞争力大于丽斑麻蜥,而在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一维则相反.以各种因素衡量,丽斑麻蜥对灌从生境的适应能力强于草原沙蜥.  相似文献   

14.
张佳  刘洋 《大自然》2014,(3):25-27
<正>无论是恒温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还是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相对较高且恒定的体温均有利于体内各种酶活性的充分表达。生活在严酷高原环境中的青海沙蜥的体温变化与环境温度和自身的调温能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甘肃河西走廊的蜥蜴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甘肃省的蜥蜴目动物,俄人普热瓦尔斯基曾于十九世纪进行中亚旅行时采集过一批标本,其资料由Strauch(1876)、Bedriaga(1907—1909)、Nikol'skii(1915)等先后著书作了总结。此外,尚有Guenther(1896)、Clark和Sowerby(1908—1909)、Pavloff(1933)及Pope(1935)等也撰文作过一些零星报告。但对河西走廊地区的蜥蜴却至今还未有过系统研究,笔者结合《中国动物志》编写工作,于1976年6—9月去民勤、张掖、酒泉、嘉裕关、疏勒河、安西、敦煌等地进行了采集。现将调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结合基因组、转录物组、分子进化和蛋白质结构等分析探讨红尾沙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有鳞类基因组中包含SOD1、SOD2和SOD3 3类基因,其中SOD1基因具有较高的进化速率,且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占优势,是行使清除自由基功能的主导者.与低海拔荒漠沙蜥相比,红尾沙蜥肝脏组织中SOD1基因及脑和心脏组织中SOD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说明不同组织对氧化应激的适应策略不同.分子进化和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红尾沙蜥SOD1基因受到强烈的正选择,其中43A-Q突变增强了蛋白质的亲水性,有利于蛋白质在细胞中积累到较高的浓度, 31S-N和106Q-R联合突变通过局部构象改变引起活性中心部位体积的增加,可能通过增加活性中心与底物接触的几率而提高催化效率.红尾沙蜥SOD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SOD1和SOD3的表达上调及SOD1催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和亚洲蝮属Gloydius分别是Gloyd (1979)和Hoge等 (1981)先后从原广义的蝮属Agkistrodon (sensulato)中划分出的 2属 ,在我国除广东、海南和香港外 ,其余各省市均有分布[1] .对我国该类群 ,特别是亚洲蝮属物种的分类研究已有较多报道 .林秀玉等曾对该类群有过简单的聚类研究[2 ] ,但由于所用标本较少 ,影响了其结果的可信度 ;而支序分析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 .我们曾对我国该类群 8种蝮蛇的外部形态、头骨、半阴茎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3 ,4 ] ,在此基础上 ,…  相似文献   

18.
三种沙蜥消化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种沙蜥消化道的组织学研究郭砺,包孟彩,栾雅文(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系,010021,呼和浩特)关键词草原沙蜥荒漠沙蜥变色沙蜥消化道组织学中图资料分类号Q959.62Q954.581材料与方法材料于1997年5月采自内蒙古西部,均为体长大于50mm的成...  相似文献   

19.
前文曾报道我们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初次考察中采到藻类植物的概况,本文报道其中20号具有成熟接合孢子的双星藻科植物的鉴定结果。经鉴定计有6属15种,包括水绵属(Spirogyra)6种,双星藻属(Zygnema)和膝接藻属(Zygogonium),各3种,转板藻属(Mougetia)、拟转板藻属(Mougeotiopsis)和切孢藻属(Temnogametum)各1种,其中有2个新种,3个种为福建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20.
金粟兰科(Cloranthaceae)属双子叶植物,为草本或灌木,少数为乔木。世界上有五个属即金粟兰属(Chloranthus)、草珊瑚属(Sarcandra)、雪香兰属(Hedyosmum)、阿斯卡林属(Ascarina)和拟阿斯卡属(Ascarinopsis),约7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前3属约18种,云南省有前2属约6种植物。该科植物通常有芳香味,大多数的根和植株常作药用,我省民间使用较为普遍。有的根茎可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