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矿物包裹体中气体成分的提取和测定进行了研究。作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真空加热爆破提取装置,提出了用真空加热爆破提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矿物包裹体中的水、二氧化碳、氢、氧、氮、一氧化碳和甲烷,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矿物包裹体中气体成份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破坏性分析方法的现状以及气体成份的种种来源。为避免由于各种来源所引起的主要沾污和损失,最重要的是应用于破坏性分析方法中的提取系统及其装置。因此,作者讨论了用于矿物包裹体气体成份分析的典型提取系统及提取装置。  相似文献   

3.
矿物中的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岩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或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部分物质。矿物中的包裹体按物理状态分主要分为以下两类:Ⅰ、流体包裹体,又可根据组成的不同分为七个亚类:ⅠA.纯液体包裹体;ⅠB.纯气体包裹体;ⅠC.液体包裹体;ⅠD.气体包裹体;ⅠE.含子矿物包裹体;ⅠF.含液体CO2包裹体;ⅠG.油气包裹体;Ⅱ、熔融包裹体,又可根据相态特征分为三个亚类:ⅡA.非晶质熔融包裹体;ⅡB.结晶质熔融包裹体;ⅡC.晶质一流体熔融包裹体。本文从综述的角度对矿物包裹体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及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其新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石英、萤石、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对甘肃省干沙鄂博稀土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及成矿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矿床中发育大量包裹体,按室温下的成分相态特征,将其分为熔体包裹体、流体-熔体包裹体、气液H2O包裹体、气液CO2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气液H2O包裹体、含子矿物的CO2-H2O包裹体等7种类型.在成矿过程中,包裹体组合从熔体包裹体→流体-熔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变化,反映了成矿介质经历了从岩浆→岩浆+热液→热液的演化过程.在岩浆-热液成矿期,流体-熔体包裹体大量存在,以及富H2O相CO2-H2O包裹体与富cO2相CO2-H2O包裹体密切共生,表明成矿时曾经发生两次不混溶作用,早期岩浆-热液不混溶作用导致萤石和REE-氟碳酸盐的晶出,而CO2-H2O不混溶作用引起了硫化物的沉淀.  相似文献   

5.
页岩气地质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提取地质流体信息。流体包裹体是研究地质流体最直接、最可靠的手段之一,却在页岩气地质研究中很少应用,主要是由于泥页岩成岩矿物细小,不易形成流体包裹体。以柴页1井中侏罗统泥页岩中砂岩夹层成岩矿物捕获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定、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古压力恢复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地质流体特征。研究表明,柴页1井中侏罗统存在两期油气充注活动;地质流体温度为72~90℃,成分主要是CH4,N2,CO2,压力集中于26.8~37.1 MPa。  相似文献   

6.
油气包裹体在油气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十分最要的应用价值,而油气成藏年代和成藏期次的确定是油气系统研究中首要的方面。本文在宿主矿物的成岩作用和包裹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烃类包裹体相共生的气体-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测定,并结合区域地层沉积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简单介绍了油气藏成藏年代及运移期次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吉南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庙子金矿是老岭成矿带上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隐伏矿床.为研究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元素沉淀机制,运用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技术,对其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富气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2)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在113~355℃之间,成矿流体盐度为0.87~7.85wt%(NaCl),密度为0.60~1.0g/cm3;3)气体成分主要为H2O、CO2.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密度,气体成分以H2O、CO2为主的流体,成矿过程中与变质流体等的混合是其成矿的主要机制;该矿床为受层位与断裂共同控矿、早期有岩浆活动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赋存于南秦岭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主成矿阶段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发现八卦庙金矿成矿流体盐度变化较大,从中等偏低盐度到富含子矿物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均有分布,通过光学显微镜,EPMA、SEM/EDS观察发现子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石盐及一些成分复杂的子矿物,LRM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以富含CO2为特征,除此之外还检出了CO,CO2,CH4,H2S,C2H4等,表明矿床成矿流体具有相对还原的复杂物理化学条件,不同于一般的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流体包裹体是封存于矿物内的古流体,对裂隙充填脉体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可以揭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的深部热环境及古地下水热历史。以新疆阿奇山1号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1号岩体中不同期次热液脉体中包裹体的形成温度、盐度、成分等信息,结合该区的地质背景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阿奇山地段1号选址岩体热液流体性质及其活动的强度,为评价阿奇山地段候选场址的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的评价提供新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浙江衢州地区铀成矿流体来源及其迁移富集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路和大洲火山岩盆地分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位置,是赣杭铀成矿带东段重要的产铀区,其成矿特征具有很强的代表意义。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该区发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CO_2(含)多相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和盐度在成矿期明显增高。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显著发育,表明铀成矿是在流体沸腾作用机制下形成。成矿流体总体为富含卤素、硫及碱金属的C-H-O流体,δ~(34)S值在大洲矿区为2.6‰~5‰,平均为3.8‰,在新路矿区为-16.3‰~14.9‰,平均为2.1‰,结合不同区段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成矿流体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研究认为深部铀元素是通过铀氢化物、铂合金氮化物从上地幔、地壳深部迁移至地壳浅部成矿,浅部铀元素是通过热液蚀变萃取并以碳酸盐配合物迁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1.
MCI分析法在确定油气成藏期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分子成分 (MCI)分析技术及其特点 ,以塔里木盆地英南 2气藏为例 ,利用 MCI技术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对塔里木盆地英南 2现今气藏储层中的烃类 (凝析油与储层沥青 )以及气藏志留系与侏罗系储层成岩矿物中的含油包裹体分子进行了地球化学成分分析 ,对比研究含油包裹体分子地球化学成分和现今气藏中的烃类的分子地球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油包裹体分子成分与原油和储层沥青分子成分相似 ,反映它们来源相同 ,是同一期烃类充注的产物 ,英南 2气藏油气成藏期次为一期  相似文献   

12.
以化学热力学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埋深情况下碳酸盐矿物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在含CO2流体及含H2S流体中的溶蚀响应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在流体系统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随着埋深的增加,相同条件下方解石的溶蚀量始终大于白云石。同时,除温度、压力、酸性气体分压、流体成分之外,封闭在溶蚀体系中的气体总量是影响碳酸盐矿物溶蚀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封闭气体总量相对较高时,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两种矿物的溶蚀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此时白云石中溶蚀孔隙比方解石更为发育;当气体总量较低时,两种矿物的溶蚀量曲线单调性减少。  相似文献   

13.
高真空四极气相质谱系统分析表明长坑金银矿的硫化物矿物流体包裹体中存在9种轻烃有机气体,它们主要由C1-4饱和烷烃和C2-4不饱和烯烃和芳烃组成,但烷烃占绝对优势,而烯烃和芳烃含量很低;并且,这些有机气体主要来自中低温条件下水/岩反应所导致的沉积岩中有机质的热分解,成矿过程应基本未受到岩浆作用的影响.金矿和银矿硫化物样品中轻烃有机气体的组成说明两者的成矿过程可能相似.有机气体组成表明,该矿成矿时其大地构造背景为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4.
熔融包裹体中的硅酸盐子矿物、金属相和流体相可以动态地反映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的成分变化和金属成矿物质从熔浆中出熔分离的过程.本文选取南大西洋中脊15°S(SMAR15°S)热液区玄武岩斜长石熔融包裹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激光拉曼分析,揭示熔融包裹体中熔体相的成分和金属矿物的种类,探讨岩浆作用对成矿的贡献.研究表明,斜长石熔融包裹体中存在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和铬铁矿等金属子矿物,它们随脱气作用从岩浆中分离并进入岩浆流体相中冷凝结晶.熔融包裹体中金属子矿物与母岩无明显蚀变,共同指示岩浆流体对SMAR15°S热液区块状硫化物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贡献.SMAR15°S热液区热液硫化物可能存在岩浆来源.  相似文献   

15.
以化学热力学为基础,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不同埋深情况下碳酸盐矿物方解石(CaCO3)和白云 石(CaMg(CO3)2)在含CO2流体及含H2S流体中的溶蚀响应机制。模拟结果表明, 在流体系统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 随着埋深的增加, 相同条件下方解石的溶蚀量始终大于白云石。同时, 除温度、压力、酸性气体分压、流体成分之外, 封闭在溶蚀体系中的气体总量是影响碳酸盐矿物溶蚀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封闭气体总量相对较高时, 随着深度的增加, 这两种矿物的溶蚀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 此时白云石中溶蚀孔隙比方解石更为发育; 当气体总量较低时, 两种矿物的溶蚀量曲线单调性减少。  相似文献   

16.
烃类微渗漏蚀变信息是地下深部油气藏储层在地表和近地表的直观证据,通过遥感图像进行烃蚀变解译是遥感油气勘探中的一项高效、快速和安全的新技术。该研究采用ASTER近红外数据,以烃渗漏蚀变产生的碳酸盐矿物为目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和假彩色合成等信息增强和提取方法,获得了1589-PC3、1689-PC3、1348-PC3和5689-PC2等四个对碳酸盐具有较好增强效果的主成分因子,以X+2σ为阈值,从4幅主成分因子图像上提取了碳酸盐区域,并根据叠合结果划分为一级富集区和二级富集区。结果显示碳酸盐富集与展布结果与该区的地层分布紧密相关,与已有研究的解译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在地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麦克雷提出的磷酸法从碳酸盐矿物中提取二氧化碳供质谱分析,实验装置作了部分改进,从国内实验室内校标准样品的分析表明分析数据是可信的。测定了某些地质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并对其在地质上的应用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微细浸染型金矿矿后热液和表生溶液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成矿热液,矿后热液和表生溶液形成的冷液矿物的包裹体成分、温度和盐度测定,作了有关的系列热力学参数,探讨了溶液的低温地球化学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上宫金矿赋存于中元古代熊耳群弧陆弧火山岩建造,其成矿流体活动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以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矿物为标志,矿化温度分别集中在320 ̄380,220 ̄300,120 ̄200℃;不同期初矿物包裹体的形貌、流体成分等也有明显差异,中期流体的〔(K+Na)/(Mg+Ca)〕明显低,有利于金沉淀。从早到晚,成矿流体由变质流体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变。矿田构造和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中生代华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明麻粒岩相变质高峰期的流体特征,对研究区太古宙孔兹岩系变质峰期特征矿物夕线石中具负晶形的碳质液相包裹体进行了冷热台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成分测定。研究表明,该炎包裹体xH2O很低(0mol%-17mol%),碳质成分很高(xCO2 CH4=70mol%-90mol%),密度为0.94-1.0g/cm^3,相应压力约为0.7GPa。流体氧逸度为1gfo2在-14~-16之间。研究结果表明,丰富的碳质组分不是深部来源的,而可能是由孔兹岩系原岩中有机质氧化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