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赵少丽  王伟 《科技信息》2011,(22):380-380,382
针对城市用水量预测工作中常存在城市用水量原始数据样本量较小、信息不充分的问题,充分利用无偏灰色GM(1,1)模型的少数据建模,短期预测精度高,消除了灰色GM(1,1)模型预测所固有的偏差的优点,建立无偏灰色GM(1,1)城市用水量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城市用水量预测中。与常用的处理此类问题的灰色GM(1,1)模型比较,算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有效可行,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城市水资源预测和优化配置的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方法进行数学建模,以研究北京市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2015年的水资源总量为21.4523亿m3,再生水量为11.96亿m3,总需水量为39.74亿m3,仍将存在6.33亿m3缺口,将依赖于境外调水,与北京市水资源"十二五"规划十分接近。多目标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北京市可通过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量,维持现有工业用水量,实现可供水量与总需水量的基本平衡,并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城市未来供、需水状况,并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用于区域水资源预测和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3.
刘琪铭 《工程与建设》2007,21(3):248-249,26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并用改进的残差GM(1,1)模型进行修正,对城市用水量进行预测.改进的残差修正方法能够使模型保持良好的适应性,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应用该模型对某市年用水量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改进的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设计灰色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用于陕西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及粮食单产量数据的预测与分析。根据神经网络能有效修正灰色预测模型的思路,设计灰色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对陕西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及粮食单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灰色GM(1,1)模型,并利用Elman神经网络对粮食单产量数据预测模型进行残差修正。所设计的Elman-NN组合模型效果及预测精度优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可用于农业及粮食产量领域的预测,为政府制定、实施农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滨海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模糊模式对辽宁省滨海城市水资源开发程度进行了识别评价,得出其级别特征值为1.763 2,开发程度处于一级和二级之间,接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同时,利用灰色系统建立GM(1,1)和GM(1,2)模型,对滨海城市旱灾、城市人口、生活用水量和用水总量进行预测,预测在2004年和2009年左右,将可能再次出现干旱,到2010年和2020年人口将分别达到720万和910 万,到2010年城市的生活用水量将达到4.46亿t,用水总量将达到9.8亿t,辽宁省滨海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6.
以杭州市2010—2020年商品房均价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GM(1,1)模型。GM(1,1)模型预测准确度比较高,通常用该模型对房价进行中短期预测分析,通过利用此模型对杭州市2021—2025年的房价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鉴于传统灰色模型在建模中存在固有偏差的问题,本文采用无偏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无偏灰色预测模型表达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非线性的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城市的用水量预测上.考虑到单一预测模型在预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用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对无偏灰色GM(1,1)模型和非线性模型进行组合,并将加权组合模型首次用于遂宁市的城市用水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单一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城市的实际用水量拟合较好,该方法可推广到其它类似城市的用水量预测中.  相似文献   

8.
灰色模型在城市月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期用水量预测,它为各个城市水司制定月用水量生产计划提供重要依据.针对我国城市月用水量数据序列的特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月用水量GM(1,1)模型.并以东北某大城市月用水量为原始数据进行了实际预测.通过MAPE检验证明GM(1,1)模型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月用水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泰州市2003-2009年流动人口数据,建立GM(1,1)模型、残差GM(1,1)模型和等维递补GM(1,1)模型对流动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并用多种方法检验了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合理地对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进行预测,但残差GM(1,1)模型和动态等维递补GM(1,1)模型拟合效果优于一般的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远景交通量预测工作中常存在交通量原始数据呈随机性、非线性变化的特点,同时学习样本量较小、信息不充分的问题,充分利用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非线性逼近,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无偏GM(1,1)模型的少数据建模,弱化原始数据随机性并增强规律性,消除了传统GM(1,1)模型预测所固有的偏差的优点,建立无偏GM(1,1)-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交通量组合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实际交通量预测中.与传统BP预测模型比较,算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有效可行,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情况,降低事故损失,保证中国煤炭工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传统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尾部残差修正GM(1,1)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2001—2011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2012、2013年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进行预测,与传统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GM(1,1)模型精度较差,最大误差达到14.35%,经修正的尾部残差GM(1,1)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实际值与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1.14%,最大相对误差3.81%,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的GM(1,1)预测模型,为政府、矿山企业制定安全生产目标、政策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灰色模型GM(1,1)与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NN)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方法。采用GM(1,1)对大学生体育成绩的变化趋势进行建模。采用BPNN对GM(1,1)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将该文方法应用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男生50 m跑成绩实例中。测试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大学生体育成绩预测精度达到了97.59%。  相似文献   

13.
运用灰色系统原理,本文提出了城市用水量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GM(1,1;(×)_α,相比线性模型GMO(1,1)而言,它具有适用性广,拟合精度高等优点。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用于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灰色预测对波动较强的序列只能预测大致变化的缺陷,在分析河流水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理论中的GM(1,1),无偏GM(1,1)和RBF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有机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灰色模型得到的数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原始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得到最佳神经网络结构.以某地区河流水质为例,根据其变化规律,应用有机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误差小,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城市用水量预测的重要性和一些基本方法,发现灰色预测方法比传统的基于概率统计的随机过程分析具有建模所需信息少、不必知道原始数据分布的先验特征等优点,故将其尝试性的应用于城市时用水量的预测.通过对灰色预测方法建模机理的研究建立了城市用水量预测GM(1,1)模型,并以北方某大型城市时用水量为原始数据进行了实际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等级为高精度预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知数据对不同维度的灰色GM(1,1)模型和不同维度新陈代谢GM(1,1)模型进行了精度对比.最终选取5维新陈代谢GM(1,1)模型来预测2011-2020年的我国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7.
张冬咏  陈泗达 《河南科学》2020,38(1):96-101
结合灰色模型在小样本下预测精度较高的优点和马尔可夫模型对随机波动数据处理结果较好的优点,以2004—2015年国内游客总数构建传统灰色GM(1,1)模型、无偏灰色GM(1,1)模型、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和无偏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并对比2016—2018年国内游客总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和无偏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相比于传统灰色GM(1,1)模型和无偏灰色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和2.33个百分点,灰色模型结合马尔可夫模型后能够解决对随机波动数据的预测偏差,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内河港口规划的合理性,更加精确地预测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先用安徽芜湖港近年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建立了灰色GM(1,1)预测模型,然后采用新陈代谢法实时更新预测数据,构建新陈代谢动态灰色GM(1,1)模型,再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分别对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对比预测结果发现,灰色GM(1,1)马尔科夫模型比灰色GM(1,1)模型平均相对误差降低43%,新陈代谢灰色GM(1,1)马尔科夫模型比新陈代谢灰色GM(1,1)模型平均相对误差降低45%。由此可得出,新陈代谢灰色GM(1,1)马尔科夫模型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建立了一种电池容量的动态预测方法,提出了滚动优化GM(1,1)模型、残差修正滚动GM(1,1)模型和Markov残差修正滚动GM(1,1)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证明了3种模型具有极好的预测性能,只是残差GM(1,1)模型的精度比其他2个低一些。且发现在仅有4个数据点建立的残差修正滚动GM(1,1)模型与Markov残差修正滚动预测模型也有相当高的预测精度。通过预测不同电池在不同充放电条件及温度条件下的电容容量,验证了滚动优化模型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网络舆情的非线性和灰色性等特征,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并及时预测与控制舆情的演化,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统计结果较为客观和准确的百度指数作为舆情预测的时间序列指标,并利用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对热门事件"IG夺冠"的百度指数进行预测和比较,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GM(1,1)模型的拟合程度相对较好,更适合网络舆情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