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作为广西音乐遗产中的偶像,刘三姐的形象被一再情境化。近年来,以刘三姐为核心打造的景点层出不穷,她的家乡、广西地方以及少数民族族群都将刘三姐当成富有竞争力的标识。文化表演((印象·刘三姐》力图展示地方社会,但对于刘三姐该被如何表现却引发了当地关于艺术与挪用的公开论争。基于2003~2004年《印象·刘三姐》制作期间进行的田野调查,对广西最富盛名的这一文化表演中所呈现出的民族展示与文化所有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概述了相关论争并探讨了这类利用共享的文化资源、以盈利为目的的冒险性表演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刘三姐故乡宜州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优势突出,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文针对宜州市旅游开发现状和资源优势,从提升经营者和开发者的文化素养、绿色营销策略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以提升宜州市的旅游市场竞争力,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三姐是广西民族文化的形象象征,是文化交流的一个符号象征,是广西民众记述传统文化和审美特征的一个互动符号。刘三姐主要是通过语言传播的形式,利用中介因素互动、人际互动,在社会不断内化的过程中来完善自身和寻求创新,以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逐步形成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印象.刘三姐》产生的现实文化语境的分析来揭示其在艺术发展的轨迹上可能走向的歧路。指出《印象.刘三姐》在审美发展中最终会呈现出的历史应然趋向,这就是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营建刘三姐文化基地促进宜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州市作为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里,系刘三姐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在立足于宜州市的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宜州市发展旅游业应避免与桂林的旅游模式相雷同的格局,打好"刘三姐"牌,对城区及各个旅游景点要以刘三姐文化作为主线进行合理规划和包装,并加大推销力度,使宜州市的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营建刘三姐城等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6.
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从游客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设计游客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萃取出魅力性、知识性、传统性、娱乐性、真实性5个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公因子,认为这5个因子是影响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创意开发和营销策划应当深入挖掘5大要素的文化内涵.采用t检验和单因子变异系数法分析显示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下,游客感知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认为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有不同的偏好,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策划设计和营销要准确定位游客群,最大限度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7.
作为动态旅游吸引物,旅游舞蹈是承载民俗和文化的艺术作品,它以独特的美学要素吸引和震撼着旅游者,因此,旅游舞蹈意境的审美格外重要.本文试图从环境心理角度,挖掘环境对于旅游舞蹈意境审美的意义,并通过审美论解构旅游舞蹈意境的审美元素,分析《印象.刘三姐》设计者如何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予以创新并完美结合,营造出深刻意境,继而达到旅游舞蹈审美的较高水准,以期对旅游演艺设计规划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广西12 个民族的民族旅游资源的现状, 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的措施。并且提出了在目前的旅游形势下如何理性规划民族旅游资源, 以提高广西旅游中的文化品位, 增强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曲靖市民族文化旅游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靖市不仅具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确定的六大类旅游资源,而且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曲靖市民族文化旅游,构建常规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新格局是壮大曲靖市旅游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广西旅游资源空间地域整合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位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现有旅游资源的空间地域整合要组合高品位资源,突出四大特色,带动周边相关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带,确立广西在国际、国内的旅游地位,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线路,并进行点轴式与据点式相结合的产业布局;旅游资源亮点的挖掘重点是民族文化旅游与品牌性旅游产品的建设以及旅游地文化底蕴的挖掘;进行广泛的区域旅游协作并建立旅游资源开发、策划的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1.
刘三姐文化的生成机制、传承和发展的条件离不开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制度和文化融合这四者整合而成的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党的正确文艺政策指导下,我们应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自燕条件和民族文化优势,努力构建和谐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刘三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三姐歌谣是壮族民间教育的源泉和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探讨刘三姐歌谣与壮族民间教育的渊源关系,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壮民族现代文明和谐社会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雯 《科技资讯》2006,(18):186-187
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广西是一个民族氛围浓厚、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有利条件。文章在阐述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品牌、利益协调、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孙永龙 《甘肃科技》2012,28(24):1-4
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为互动基础,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是提升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甘肃民族文化资源概况与旅游资源优势的探讨,提出了甘肃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对策: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为互动基础,加强部门间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树立统一市场观念,凝练资源特色,构建甘肃民族地区综合形象;实施区域联动,开发跨区际文化旅游品牌产品,确立在西北地区的鲜明特色;提高社区参与力度,强化公众主体地位,实现文化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丰富多彩的新疆舞蹈展示新疆特有的文化内涵,是新疆舞蹈的繁荣发展和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舞蹈尤其是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演出在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创新和拓展新疆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文化资源整合的自觉意识,还需要从新疆舞蹈演出的创作编排、精品节目打造、舞蹈演艺人才培养、宣传营销等方面加以提升,切实发挥新疆文化艺术尤其是新疆歌舞艺术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以促进新疆舞蹈的繁荣和新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是发现美、营建美的高级精神活动.中国的自然美景资源十分丰富,但缺少美的发现.《中国国家地理》开展的"选美中国"活动,不仅是对中国自然美景资源的一次全面摸底,而且是对人们的旅游理念、审美情趣的提升.旅游新概念的登堂入室,使旅游的价值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地区给银赋予了当地的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俗习俗,承载着苗侗族的民族精神。近几年广受关注的《银·秀》实现了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的有效融合,显著提升了旅游的品味和档次,成为当前黔东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创新的重要品牌。为此本文以《银·秀》为例,分析现阶段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将乡村视作开发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必然, 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民族, 营造了广西特有的乡村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广西旅游大省建设和广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乡村旅游资源可以规整为民居与村寨、稻作与种植、水产与山珍、匠作与工艺等四大方面, 规划形成村寨、圩镇、田园三大乡村旅游系列。广西乡村旅游应是有序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旅游受到民族地区高度的重视,但是一些民族地区在旅游开发中,因缺乏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还有的民族地区,单纯地强调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失真或失落.本文从旅游与文化关系的理论入手,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提出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防止民族文化的失真和失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