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借助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稿件的创新性,能够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但由于检测系统自身存在局限性,如数据收录不全、更新滞后、对图表及公式等内容的检测存在盲区等,导致比对结果不够准确.对此结合学术不端检测的具体实践,提出解决对策,期望能为学术不端行为的鉴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探讨医学科技期刊论文写作中的几种学术不端问题,明确责任编辑在处理学术不端问题时的职责和作用,以及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学报编辑防止学术不端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行为、危害和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学报编辑的特点提出了学报编辑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包括建立对编辑的问责制度、加强对数据和相关材料的审核、充分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加强对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核实、提高编辑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晓珍 《科技信息》2013,(36):87-88
阐述了科技期刊编辑在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文章重复率检测时遇到的3种情况:被检测文章的重复率较高,被检测文章已经提前检测,被检测文章重复率不高且并未提前检测;分析了在这3种情况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及处理方法;提出了科技期刊社应综合运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签订投稿合同、与其他同类期刊社共享审稿专家库等多种方式,以对学术不端检测行为进行有效地防范及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学术不端现象对科技期刊产生的危害,以《钢铁研究》为例,提出通过提高编辑的初审能力、专家匿名审稿、实行版权确认、合理规范参考文献、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加强与作者沟通等策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使科技期刊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集体声讨。一直以来,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林林总总,但一般来说,学界对此有“学术不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三个概念,并且认为抄袭、剽窃、伪造是其主要类型。为反学术不端,学界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更是在众多期刊编辑部中广泛应用。而期刊编辑,作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第一道屏障”,除了需要练就“火眼金睛”外,还要坚持匿名审稿制度,合理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及时和作者沟通等。此外,建立科学的防范体系也是反学术不端的一大保证。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及其内涵,研究了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要根源,阐述了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提出了编辑在防止学术不端行为上的几点应对策略,为出版媒介在日常编辑活动中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件经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AMLC)的检测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认为,AMLC作为检测工具,能有效抑制学术不端行为,但不能简单地以AMLC的检测结果作为判断文章是否存在抄袭现象的依据,编辑和专家还要起到把关的作用,对论文做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学术不端行为近年来层出不穷,因此治理学术不端,除了提高学术研究者的学术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之外,建立有效的防治学术不端的监督机制尤为重要。期刊编辑在学术不端监督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撑下学术不端监督的特点,研究了期刊编辑与学术不端监督的关系、期刊编辑监督的义务以及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给期刊出版提供了方便、为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快速、简洁、有效的治理方法,高校学报应及时总结“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加强宣传, 加强学报编辑部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期刊学术质量。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加强科研道德宣传、提高编辑学术修养、利用网络和专业软件检测、加强与同类期刊联络等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及措施,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从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净化科技期刊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介绍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基本功能,分析了该系统在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AMLC系统能检测一稿多投、抄袭、不正当署名等作者方产生的问题,也能对编辑在寻找审稿人,核对修改稿和参考文献方面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该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系统用来比对的文献数量有一定的限制,二是检测技...  相似文献   

13.
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稿件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检测情况.结果认为,以AMLC为工具对稿件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加强对论文学术不端的审核力度,有效遏制学术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4.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出版秩序,败坏学术风气.随着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及,编造、作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加隐蔽.给出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含义,并分析了其具体表现类型,结合实践及已有研究成果,针对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给出人工鉴别方法,以期提高所刊稿件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学术不端现象屡见不鲜,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给学术环境带来的污染,给社会进步造成的严重危害,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及其科技期刊管理者应严格把控稿件审核流程,科学制定采稿规则,加强编辑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在编辑职业操守和期刊成就之间找到平衡点.提出了科技期刊应强强联手,发挥行业力量,扩大防御阵营,从而增强科技期刊的自净能力,抵制学术不端现象.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科技出版领域愈演愈烈的学术不端现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并建立学术期刊编辑准入制度与学术期刊编辑责任追究制度。这表明广泛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与科技编辑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版领域层出不穷的学术不端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编辑缺乏有效的识别方法,以至于难以发现与判别学术不端行为。本文首先概述学术不端现象的类型及目前的应对状况,继而简述科技编辑方法论的原理,最后阐述了应用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来判别学术不端现象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军校学报稿件学术不端现象逐渐增多的趋势,结合编辑实践分析了军校学报稿件中存在的抄袭、一稿多投、不正当署名等学术不端现象产生的原因。为最大限度避免军校学报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从提高军校学报编辑综合素质、完善编辑手段和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重点阐述了对学术不端现象的防范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是期刊查重的重要检测系统之一,在初审中甄别学术不端稿件具有重要作用。借助《环境卫生工程》原稿AMLC检测结果,找出了其检测结果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总结分析了科技期刊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探讨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稿件的情况和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采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面临学术不端概念不清、系统检测结果偏差、查处合法性与合理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既有研究将上述问题割裂开来,未能提出体系性解决方案。实际上,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是一项涵盖学术不端概念认知、检测结果纠偏、检测结果处理的系统性行为。基于当前社会语境、国家政策和国际惯例,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学术不端定义,阐释其多元性特征;利用大数据分析,解读检测系统重要指标,建立"检测系统+检测人员+行业专家"的纠偏模式。与此同时,基于检测实践,分析高校处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时面临的困惑,力图为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提供一个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达成严守学术规范、净化学术环境的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20.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对于净化学术环境有重要作用。然而事物皆是利与弊的统一体,开展学术不端检测也是如此。我们既要看到学术不端检测的"是",同时又要客观分析学术不端检测中的"非",对出现的突出问题要深刻分析,并通过道德治理的方式来消除这些问题。确保充分发挥学术不端检测应有的作用,共同优化学术环境,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