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从传统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及瓶颈着手,结合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车-路-云-法一体化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并在郑州智慧岛开放道路条件下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公交示范运营,面向乘客实现常态化运营。项目成功落地验证了车路协同核心应用(盲区预警和信号协同)方案的可行性,为车路协同技术创新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结合国家最新5G及交通强国政策要求,对车路协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交通新技术两个角度为重点,盘点了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分析了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状态;探讨了交通大数据平台及其应用、视频技术、分析研判技术、交通控制技术、车路协同技术、城市交通大脑、无感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结合交通强国战略要求,提出了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车路协同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但目前还存在技术架构不清晰、关键技术不明确和应用验证不落地等问题。通过分析智能网联环境下的交通管控数据驱动,立足于公安交管视角,设计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架构,明确了跨行业、跨平台的信息交互架构,探讨了车路协同的路侧信息交互技术、管控设备安全认证和公安交管赋能平台等关键技术。依托无锡车联网先导区示范应用项目,规模化验证了车路协同应用服务场景。打通了公安交管部门与通信运营商和车联网企业的信息交互通道,率先实现了信号机与汽车前后装车载终端间高可靠、低延迟的交通信息实时推送,验证了车路协同对精准出行服务和辅助安全驾驶的提升作用,对智慧交管有重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差、信息交互共享难问题,设计了一种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人车路智能协同的工作环境。为解决智能交通结构化多源信息融合,提出了一种由卡尔曼(Kalman)滤波和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两种信息融合模型——KD-SF模型,发现采用KD-SF模型信息融合结果与GPS车载采集实际测试数据近似相同,信息融合更精确。通过系统应用验证表明,人车路协同系统与交通服务信息融合后,在高峰时段公交线路平均运行车速明显提升,乘客平均候车时间明显缩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智能交通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领域。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基于ZigBee的智能公交系统,包括采用ZigBee技术与Intemet相结合的智能公交通信网络的设计,电子站牌以及车载终端的设计,实现对车辆的智能调度、实时监控,提供自动报站、正点考核、车路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功能。  相似文献   

6.
面向我国城市常态应急车辆优先通行需求和车路协同智能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应急车辆优先控制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分析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首先,回顾了我国常态应急车辆优先的发展情况;其次,概述了车路协同应急车辆优先控制、结合优先与路径规划的应急车辆优先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立足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新理论与技术的演进总结了常态应急车辆优先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应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行业运行     
《上海信息化》2024,(3):59-60
<正>五部门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4—2026年。试点工作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统筹谋划、循序建设”的原则,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和多种场景应用,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试点内容包括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建立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探索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完善标准及测试评价体系、建设跨域身份互认体系、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车路协同环境下城市交通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梳理城市交通控制随交通信息进步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信息采集的特点,综述分析单点控制、协调控制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总结了车路协同环境下城市交通控制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指出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流演变模型、基于实时车载数据的控制策略评价,以及面向特殊模式的控制策略是车辆协同环境下城市交通控制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SUTSS)是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的一期建设内容和启动工程,以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城市交通仿真为核心技术是本期建设的技术思想.系统包括: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网络;城市交通信息综合采集与处理系统;城市交通仿真(宏观、中观、微观)系统;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和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五个部分.如何从构架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入手,将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城市交通仿真、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等作为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一体化设计与建设,是这一大型系统工程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0.
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实现客运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可以更好的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实现交通系统的效益最大化。本文在对广州城市交通现状、交通供需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市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战略,明确各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中的定位,并进而提出了实施轨道交通站点客运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叶梅 《安徽科技》2014,(7):24-26
正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公共安全产业智能交通领域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先进集体"、"安徽省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是国家人保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外专局"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省智能交通建设联席会议协调领导小组技术依托单位、省智能交通协会、安徽省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公司建有国内独一无二6000平米室内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2.
《广东科技》2021,30(2)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市交研院")于1985年成立,隶属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专门交通规划研究机构,也是全国城市交通研究综合实力最强的机构之一。历经30多年的发展,广州市交研院承担了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综合枢纽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及控规、市政规划设计等2000余项规划研究任务,业务遍布珠三角、福建、四川、湖南、辽宁等国内20多个省市及地区。在新的发展阶段,广州市交研院将继续秉承"服务是目标,创新是生命,生产是支撑"的理念,为交通规划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是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词。然而现今,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是困扰当今国际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尤其以交通安全问题最为严重。同时,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传统的交通技术和手段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交通事业的一场革命。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和应用,使人、  相似文献   

14.
面对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理论与技术亟待突破和当前多学科交叉研究优势凸显的情况,总结了城市交通控制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总结并谈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首先回顾了中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的发展阶段;其次,围绕道路交通控制概述了交通信号控制、交通需求辨识和交通控制仿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最后,针对传统交通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立足未来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新理论与技术的演进总结了交通控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应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期,由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以下简称霍英东研究院)与先进成型技术学会联合发起并主办的"首届智能模塑科技南沙高峰论坛"在广州市南沙区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国际智能制造平台(ISMP)"的正式启动,也是"国际智能制造平台"里程碑式的重要开端。论坛面向模塑产业,为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了一个共商高端科技、发展态势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本刊记者在论坛结束之后,采访了霍英东研究院院长缪正熙博士和霍英东研究院高分子成型过程及系统中心主任高福荣教授。  相似文献   

16.
实现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合理衔接,对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几个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客运一体化的经验,并据此对广州市发展轨道交通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启辉 《广东科技》2010,19(8):142-143
<正>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地铁交通的一种延伸方式在我国大中城市交通建设中迅猛发展。本文通过广州地铁四号线节段梁拼装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应用作出进行分析和探讨。1概述广州市轨道交通地铁四号线,位于广州市南拓发展轴的轴线上,串联了科学城、软件园、奥林匹克中心、琶洲会展中心、生  相似文献   

18.
政府资讯     
《上海信息化》2021,(4):56-57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提出将针对车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实际,聚焦营运车辆和基础设施领域,建立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智能交通相关标准体系,分阶段出台一批关键性、基础性智能交通标准。  相似文献   

19.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MS)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交通信息采集是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前提,交通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技术很多,其中,视频检测技术具有大区域、大信息量、多功能的特点,正成为交通动态信息采集技术主流。本文分析了视频交通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特点,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综合应用视频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进行了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SUTSS)是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的一期建设内容和启动工程,以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城市交通仿真为核心技术是本期建设的技术思想。系统包括: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网络;城市交通信息综合采集与处理系统;城市交通仿真(宏观、中观、微观)系统;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和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五个部分.如何从构架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入手,将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城市交通仿真、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等作为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一体化设计与建设,是这一大型系统工程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