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新:持续与活力之间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发展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彼此相关的核心要素,即技术发展的持续性(旧)与技术活力(新),而技术创新则构成了技术的持续性与技术活力之间的张力。本文以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为主线,对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中的新旧关系做了具体的论述,并得出新依赖于创造性;新观念不可预测;新的理解需要以旧的知识为基础;新的并不必然就是进步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正>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附近海岸,覆盖面积达344400平方千米。大堡礁在过去的30年里失去了近50%的珊瑚,并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不断衰亡。造成大堡礁珊瑚衰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二是以珊瑚为食的棘冠海星。而棘冠海星已经成为堡礁的头号杀手,为此,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正在研发一种能消灭棘冠海星的自主式机器人,以保护大堡礁的珊瑚礁及生物链。正常情况下,有毒的海星会以快速生长的珊瑚为食,从而有  相似文献   

3.
技术演化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进化的过程。遗传与变异是进化实体必须具备的特性,技术也具有进化性,也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然而技术并不是有形实体,技术存在需要载体。产品是技术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研究技术的重要维度之一。本文类比生物基因的遗传变异过程,并通过研究由旧产品到新产品,技术的继承与变化,探讨了技术的遗传变异过程,并分析了产品中技术变异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式技术官僚群体是传统封建官僚体系中的新元素,是近代西方科技向中国渗透的过程在制度上的反映。本文考察其类型、来源、培养方式等,以及新的实践与旧的官僚体制、官僚文化的冲突与调适,试图从科学(技术)社会史的角度呈现西学东渐的一段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5.
虽然全球变暖日益明显,但是与天文学家近日从望远镜设备中观测的宇宙中恒星的高温膨胀过程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国际天文学家合作研究发现,通过对宇宙深处数颗衰老膨胀的恒星及其周边环境的仔细观测,进一步揭开了宇宙中衰亡恒星——红巨星的真实面目;研究结果使我们可以清晰的预见数十亿年后地球末日来临时的情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最终将面临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熊猫之父”的潘文石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出版了专著《继续生存的机会》。专著中首次提出,被普遍认为是濒危物种的大熊猫并非衰亡物种。观点甫出,轰动一时,并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大熊猫数量的增长比率比人类还高吗潘文石教授乐观地  相似文献   

7.
以生命过程的理念认识地质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年代的研究是以大跨度时空范围来探讨地球的演化过程,然而至今尚没有以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全过程的大跨度理念来综合认识地质年代。本文是从生命的诞生、发展进化和衰亡的全过程的大视野来认识地质年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非常关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运用取得的成就,并深刻反思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科学技术的片面理解。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根源于人类实践,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科学技术展现了人类本质力量,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具有双向四重的辩证关系,只有超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才能成为人民的力量,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与创新发展、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在巴西举行的国际捕鲸委员会(IWC)会议上,关于在南大西洋设置鲸保护区的动议遭拒。日本、挪威和冰岛还要求恢复国际上从1986年起就实施的商业捕鲸令,日本甚至威胁,如果动议失败,就退出IWC。鲸的衰亡和成为珍稀海洋生物已经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0.
收藏旧信封,是集邮收藏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哪些旧信封的收藏价值更高一些呢? 早期的旧信封旧信封同其他收藏品一样,越早越珍贵。因时间久远,早期信封大多数已被遗弃,某些有特色的如今能保存完好的则非常稀少,因此,不少旧信封很可能是价值颇高的好藏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温纳的技术哲学思想.从研究自主技术出发,分析了温纳自主技术观的根基、表现,并在研究技术作为政治现象的两种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温纳所提出的技术的政治,包括技术的内在政治性本质、技术作为政治现象的特征以及控制技术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技术的民主控制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we seek to lay bare a couple of potential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at, we believe, are implicitly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PhilTech). At stake are (1) the sustained pertinence of and need for coping strategies as to ‘how to live with technology (in everyday life)’ notwithstanding PhilTech’s advancement in its non-essentialist analysis of ‘technology’ as such; (2) the issue of whether ‘living with technology’ is a technological affair or not (or both); and (3) the tightly related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he methodological bedrock of contemporary PhilTech, the ‘empirical turn.’ These matters are approac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ical notion of the ‘art of living,’ and our argumentation is developed both as a context for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special issue ‘The Art of Living with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3.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决定论,他构建了一个由模型、符码所生成的拟真世界,在那里DNA和0/1数字具有了本体论意义。在高科技的世界里,主体失去了丰富而多样的存在,成为技术的创造物和附属物。伴随着主体衰落而产生的是客体的兴盛与强大,客体世界开始控制并主宰着人类社会的运行。鲍德里亚由此提出一种消极的宿命论,即客体系统自身发展到完美、极致,并在顶点上自动内爆、反转。鲍德里亚的理论对于我们反思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技术危机、对于重新考量人与自然、技术之间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是建立在对技术客观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的充分认识的前提下,认为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就是技术系统的他组织,即人们根据自己的共同利益,有计划地引导技术展现其发展的本质,控制其自发过程中的不良后果,使它朝着与自然、人性、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技术社会控制的他组织形式可以包括指令性的他组织和诱导性的他组织等,遵循技术过程的客观规律,辩证地运用这些形式,才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5.
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已经在水处理和过程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专项技术。本研究以SCI讲论文和专利这两种重要的科技产出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主要研究了纳滤膜技术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国际对比,研究了我国在该项技术领域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6.
设计是当前技术哲学和技术伦理关注的核心话题,其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技术设计的民主化。芬伯格认为,技术设计是权力斗争的舞台,通过民主干预,人们可以在技术设计中改变现有的"技术代码",从而实现"技术民主化"的转变。以福柯的"自我技术"为参照,技术民主化设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赋权"的方式,它不仅指明了一条将技术进行内在转化的研究进路,而且为社会个体提供了在技术领域中表达自我主张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作为行动者的公众对技术设计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吗?--兼与刘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刘立先生"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的现点及其论证,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相反的论证:第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而不是市场需求.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是内在一贯的.第二,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取决并适应于技术发展水平.这无疑是一种技术决定的倾向.此外,本文还对刘立"技术决定论是非辩证思维"的观点进行了驳正.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已成为人类的一种公共性焦虑,当前的"人类终结论"与"竞速统治论"是这种焦虑的学术确认。然而,不论是人类终结论还是竞速统治论,它们的吸引力都是建立在对科技发展的过高估计与对人类发展的过低估计所构成的巨大反差之上。这类论断既无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科技的发展,也无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发展。破除这类论断所编织的扭曲图景,需要我们予以追认人类的复杂性,探析其程序化的限度,以及展示人类能力发展的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brief response to Mark Coeckelbergh’s contribution, I demonstrate how the author introduces an important shift in the way we approach technology.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new and often-times dramatic existential vulnerabilities supposedly introduced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eckelbergh targets the way technology already transforms our existential vulnerabilities. And I show how this shift in focus has three very important consequences: (1) a different way to ask about and investigate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2) the importance of hacking as a mode of responding to this question and (3) the significance of questioning as a philosophical project.  相似文献   

20.
Yoni Van Den Eede’s assessment of the concept of remedial media as “implying” that technological shortcomings can be remedied by technology understates the evolution of media, which shows that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flaws via new technology is intrinsic, actual, and central to media development, not implied. The use of mobile media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earthquake in Haiti is a current, prime example, and also speaks to the capacity of technology to remedy the natural disasters that strike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