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海勒的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流派的奠基之作.文章主要分析了黑色幽默及其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齐物论>为庄子内篇中重要篇章,体现道家哲学的中心思想,历来认为是庄子自著.根据司马迁<史记>没有记载此篇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再通过<齐物论>与<老子>、<慎子>等比较,其言论多有相类之处.从著作年代看,<淮南子>有关言论为<齐物论>作注,<齐物论>产生不迟于<淮南子>;从<齐物论>综合<老子>、<慎子>及公孙龙子诸说看,其著作年代不得早于战国晚期,可见<齐物论>非庄子自著.  相似文献   

3.
今存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是一个补配、拼凑晚出的本子,不可作为考证<三国演义>著作权的重要根据.张志和先生据黄正甫刊本论<三国演义>非罗贯中所作,其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等等,不能成立.<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泰定三年(1326)左右.罗贯中是元末东原(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人,他的<三国演义>的著作权铁案如山,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4.
“试”有一个不太常见的意思自擅、专擅(就是自作主张、自行其是的意思).<汉书*五行志下>颜师古注“试,用也,自擅意也.”是其证.<韩非子*扬权>“用试其上”,同书<外储说左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都是“试”作自擅解的例子.“试”作自擅解当是由“试”的“使用”、“运用”这一词义引申来的.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是因为这些篇章集中表现了屈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司马迁之所以悲屈原之志,并第一次如此充满感情地写下了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屈原列传>,是因为司马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生平志趣、政治遭遇等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房瑞丽 《开封大学学报》2003,17(4):29-32,39
<诗经>中的<郑风@风雨>、<王风@君子于役>、<郑风@溱洧>、<唐风@葛生>、<郑风@女曰鸡鸣>、<秦风@蒹葭>六首爱情诗,表达了人类的基本情感,揭示了传统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积淀.它们侧重于探测人物内心世界的角度,在表现人类至情方面具有开山之功.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歌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与卦爻辞的产生时代大致衔接.<周易>卦爻辞象征艺术的三大特点鲜明性、典型性、含蓄性,已初见"比"、"兴"之端倪,对<诗经>"比"、"兴"表现手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二者又不可等而视之.卦爻辞的"象征"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思维),而<诗>之"比"、"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筭数书>是20世纪80年代在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数学竹简,是先秦的作品,是现在人们所知道的中国传统数学最早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深刻,对它的研究将进一步揭开先秦数学的面纱.2000年第9期<文物>发表了<筭数书>的释文.该文对<释文>作了校勘,写出校勘记近190条.其校勘内容包括(1)<释文>中的少量错简;(2)<释文>中字词的大量衍脱舛误,特别是数字计算的错误;(3)互训或通假字不当改而<释文>做了改动的;(4)原简中若干未被<释文>识别的字;(5)<释文>中个别小标题的处理的失误.另外,<筭数书>中分数表示方式的不同一,是先秦数学的固有现象,汉张苍等整理<九章算术>,才对此做了标准化处理,因此,不宜以后者为模式改动前者.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字典>与<辞源>、<辞海>和<汉语大词典>并称我国四大辞书.<汉语大字典>的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文章探讨了<汉语大字典>第一卷的部分释义问题,旨在为八卷本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钱"、"币"最早作为货币名称同时出现在<国语(下)>."钱币"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中晚期的<管子·轻重戊>,较<汉书食货志>之成说早约400年.  相似文献   

11.
<诗>分四家,有汉以来,几成定论.然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所引<诗经>的出土,使我们对先秦至汉的<诗经>传播不得不重新认识和做进一步研究.本文考证了帛书<五行>所引<诗经>异文,并和<毛诗>及三家诗进行了比照.我们发现帛书<五行>所引<诗经>系统和<毛诗>及三家诗存在着许多异文,绝不是<毛诗>或三家诗之中的任何一家.而是四家诗之外而未被<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另一<诗经>系统.从而显示了先秦至汉代诗学流派的丰富性和<诗经>传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独特的恬淡朦胧、含蓄隽永之美,得力于用暗示手法委婉地表情达意,精心摘引<采莲赋>片断和<西洲曲>名句,以"自然界”的美好暗示"人世间”的丑恶.在结构、脉络、用法等方面对暗示手法的安排也很独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2001年交通部颁布的新的<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港口货物作业规则>[简称新<两规>]以及95年颁布的<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水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简称原<两规>]进行比较,阐述两者的不同之处,以及这样修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诗经>本是上古文学作品,汉代经儒家神化处理遂变文学作品为儒家经典.本文力图从西周时期的"以声为用",春秋至春秋战国之交的"声义皆用"及战国时期的"以义为用"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诗经>在先秦的流传与应用,以期揭示<诗经>变成儒家经典这一嬗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散文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中国现代散文之林,<湘行散记>、<湘西>代表了他的最高创作成就,在浓重的乡土悲悯感中将现实与历史交相辉映,是沈从文散文独特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16.
宋代胆铜法重要专著<浸铜要略>已失传,但在<星源甲道张氏宗谱>中却保存了该书<〈浸铜要略〉序>和<〈浸铜要略〉后序>,为冶金技术史研究填补了部分空白.两篇序言证明<浸铜要略>在绍圣元年(1094年)前后已定稿;<浸铜要略>是张氏几代人的科学实验的成果,此书的执笔者是鲜为人知的张磐.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传奇>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打破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这正是<传奇>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在美学思考起步伊始就从<红楼梦>"接着讲",目光远大,思想敏捷.前人忽视了<红楼梦>与民族的精神底蕴的内在关系的角度,忽视了<红楼梦>作为民族的伟大灵魂苏醒与再生的史诗的一面,而王国维正是由此人手,进入<红楼梦>所开创的灵魂的维度,尤其是进入对于"第三种悲剧"即"悲剧之悲剧"的揭示,从而开创了一种阐释<红楼梦>的新的可能性.但是,在经由人与灵魂的维度进入悲剧之后,他却转而寻求"解脱",结果为自己的美学思考留下了深刻的遗憾.  相似文献   

19.
新潮社是五四时期由北大学生发起成立的,它旨在介绍西方文化,以清算封建传统文化的弊端.它受<新青年>的影响很大,并与<新青年>形成犄角之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与旧势力、旧传统、旧思想展开斗争.它所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发行了3卷12期<新潮>杂志,出版了<新潮丛书>和<文艺丛书>.  相似文献   

20.
在对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修辞学发凡>的不同版本修改情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而对该书作者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精神,从学习新知,与时俱进;注重事实,实事求是;努力创新,态度严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说.认为这些精神正是<修辞学发凡>能长久保持旺盛的学术生命力的重要原因,而对于我们目前的学术研究来说,先生的这种精神正是亟待继承发扬的精神.此外,文中提到的有关<修辞学发凡>的一些版本的情况,是以往的修辞学研究还从未涉及过的信息,具有研究和史料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