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曦 《科技资讯》2009,(4):233-233
近年来,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直是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因此,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本文在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现状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作了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不相适应,不少商业银行还存在着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因此,商业银行还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慕铎  李响 《科技资讯》2014,(12):224-225
信贷风险的产生是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信贷风险的定义:一方面是指借款人是否如约对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从而导致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最终经营目标的企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绝对比重,因此,信贷风险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是否能够正常经营。  相似文献   

4.
目前,信贷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最大的风险,不良贷款占比的高低,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益,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全面提高资产质量已刻不容缓,是目前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主旋律和永恒主题。防范化解存量不良贷款与遏制短期信贷资金风险,两者固然都很重要。如何遏制短期信贷风险,主要是反映通过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防范信贷资金即将出现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存量中正常贷款转化成不良贷款,二是增量贷款发生的不良贷款。通过严把信贷资金到期收回关,使信贷资金达到其安全、流动、效益三性的要求,以保证实现商业化经营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主要内容,信贷风险的发生往往是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无论目前还是将来,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都是金融业内的主要任务之一,信贷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体制,政策,企业改革和银行内部管理,金融市场发育情况等方面的原因,因此信贷风险的防范应从相应的方面入手;尤其是改革金融制度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这是本文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部分互联网企业借助自身平台和大数据优势开始涉足金融行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以金融业的发展的前景为视角,介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特点、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功能,同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挑战。本文认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创新,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8.
从核心业务和综合效率2个层面细致地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核心业务层面,通过逐个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3大核心业务的影响,探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的影响程度;在效率层面,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综合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影响的方向及其时滞特征。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双面的:在核心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通过蚕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削弱其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减少其利润,对其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在效率方面,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互联网金融通过倒逼机制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对其经营产生了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谋求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运营模式的论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进而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佳琦 《科技信息》2013,(23):454-454,468
近年来,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加强信贷风险防范一直是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天津银行北京分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吸收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当前天津银行北京分行防范信贷风险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3—2019年国内14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指数的日股票收盘价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商行自身风险最大,且互联网金融风险与城商行差别不大,国有银行风险最小;第二,互联网金融与各类型商业银行之间均存在双向不对称的正向风险溢出,且各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强;第三,通过比较分析三类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风险溢出值发现,互联网金融与城商行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强;第四,银行规模大小不是决定风险溢出强度的主要标准,互联网金融与城商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商业银行在剥离坏账的基础再次出现不良资产上升趋势入手,对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传统观点进行分析,认为长期的利率管制才是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资产的根源,利率管制使得商业银行不做风险定价工作,从而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的递增。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加大银行风险定价工作是控制银行坏账增量的良方。  相似文献   

13.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贷风险管理水平高低是商业银行竞争力强弱的综合体现,是否能很好的处理信贷风险关系到其长远发展.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现状出发,对其风险形成的内外因进行详细分析后,给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商业银行切实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不良贷款是影响一个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良贷款制约着银行的放贷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我国加入WTO之后要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关注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影响不良贷款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受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资本利润率、贷款/总负责,GDP增长率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商业银行和信贷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了商业银行和信贷员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建立了多项任务多阶段委托-代理模型.结果表明,多项任务多阶段委托-代理模型能够激励信贷员花在收集"显式"信息和"隐式"信息上的努力都大于零,信贷员2阶段的产出明显大于只有1阶段时的产出,从而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贷员的道德风险,有效减小银行的信贷风险.模型解决了商业银行对信贷员的激励约束问题,既防范了信贷员的道德风险,又有效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6.
孟来栓  李彩清 《科技信息》2007,(20):213-214
我国货币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使资金融通的渠道更加通畅.但是,随着商业银行资金信贷规模的扩大,信贷风险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下,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已成为制约其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稳重全面分析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定量测算信贷风险的大小,据此提出了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地方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地方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方面的信贷风险和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防范地方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不良贷款成为商业银行改革的难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出现不良贷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了讨论。不良贷款率是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概念以及包括的内容,接着从企业和银行的博弈模型出发研究了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外生不良贷款的内部带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可分为外生和内生不良贷款,建立了商业银行的决策模型,并通过在商业银行生产函数中引入管理决策变量,探讨了外生不良贷款的内部带动效应.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外生不良贷款不仅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负担,而且也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从而带动内生不良贷款比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也面临新的挑战,不良贷款总额一直在高位徘徊。在此大背景下,考察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成因,详细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联合运用了因子分析、线性回归模型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实证研究,同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