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兴国战略,与邓小平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1995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诊断,是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理论支柱;优先发展教育,新生知识和人才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也谈邓小平科教兴国理论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科教兴国理论具有鲜明的特征:高屋建瓴、全面系统、立足国情、优先发展教育。总结这一理论的主要特点,对于更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正确理解和积极贯彻当前我国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中,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扛杆;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真知的重要理论,也是我们坚持唯物主义。洗刷唯心精神的锐利武器。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大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历史必然性、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主要观点、特点, 以及理解和贯彻科技兴国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科教兴国理论反映了当今世界主题转换的客观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彭信芳  蔡宏图 《凉山大学学报》2002,4(4):109-110,126
邓小平从当前前世界竞争的特点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着手,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是教育,应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面对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进一步系统化、深刻化和具体化,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继承、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培养目标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深刻理解邓小平教育思想,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转变观念,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赵玉品 《科技信息》2009,(33):146-146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理论上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建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得到集中体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国制定跨世纪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这一战略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面对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 ,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进一步系统化、深刻化和具体化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继承、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2.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重要大决策之一,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级建设人才具有得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邓小平关于发展高科技的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邓小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内在动力;邓小平关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邓小平科教兴国的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找到了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祖峰 《科技信息》2009,(27):I0231-I0231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提出适应国情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然而,很多人都从科技与教育并重的角度来理解科教兴国,这样,使教育与科技的依存关系变得若合若离。本文提出科技是关键,教育为科技服务的观点,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
科教兴国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早在本世纪初,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位热血少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时候,所抱的目的就是科教救国、科教兴国.他曾回忆说:“我们看到中国当时是个弱国,我们要使它强大.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使它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所以我们去西方学习.”但在那时,中国对外没有民族独立,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对内没有民主制度,深受封建主义的压迫,科教救国、科教兴国的道路走不通。所以邓小平同志从法国和苏联回国之后,毅然奔赴国内战场,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6.
高校兴办和发展校办产业.是适应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战略,延伸和发展科研工作,整合利用教育资源。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式。现在,校办科技产业的综合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社会影响力强弱、以及对社会所作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科学技术,而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教育又是基础和保证.只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才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科技、教育、经济建设三者环环紧扣,构成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链条.因而深入学习邓小平“科教兴国”的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宋军  王晴 《山西科技》1996,(3):34-35
科教兴国重在提高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宋军,王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去年,全国科技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所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党...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忧思     
科教兴国,应落实到先兴科教投入科教兴国、兴省、兴市已成为举国上下皆知的战略口号,它无疑代表着当代正确的认识潮流和思维方向,是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即使作为一个口号,对提高人们对科学和教育地位的认识,也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科教兴国、兴省、兴市、兴县,既然是一种战略决策,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是一种可操作的战略行动,目前缺乏的正是后者。科教兴国,应该先兴科教,兴科教应先兴人,兴人应先兴科教投入。可惜科技兴国恰恰在这一点上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科教不是无本万利,而是少本多利。科教需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高等教育从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走出来 ,打碎“两个估计”的精神枷锁 ,恢复高考制度 ,实现拨乱反正 ;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奠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 ;在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引下 ,高等教育拓宽了发展规模与办学渠道 ,特别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使高等教育从恢复发展到适度发展再走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