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聚丁二烯能量弛豫过程的分维时间模型秦晓岿,陈鸿,华金龙根据聚了二烯的在其玻璃化转变Tg。178K附近的比热,研究其在弛豫过程中释放能量AQ随其物理老化时间Tw的关系,发现AQ(tw)满足Kohlrausch-Williams-Watts关系:A其中....  相似文献   

2.
根据聚丁二烯的在其玻璃化转变Tg≈178K附近的比热,研究其在驰豫过程中释放能量△Q随其物理老化时间Tw的关系,发现△Q(Tw)满足Kohlrausc-Williams-Watts关系:△Q=Q0(1-exp[-(tw/τ)^β,其中Q0=2.31J.^-1;τ=93min;β=0.60。同时结合聚丁二烯的微观结构用分维时间模型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durum小麦的代换系di-sub5D(5B)与添加系di-adde4ts杂交,再用di-sub5D(5B)进行回交,在自交后代中选育出了易位系1032。该易位系染色体数2n=28,表现型为非蜡质。这一结果证明了在durum小麦中也可以利用5B染色体效应,通过诱发部份同源染色体间的配对,获得易位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S)研究了在140~350K温度范围的内弹性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在140-350K温度范围内的自由体积的结构转变特性,得到PO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次级转变温度Tg分别为220,170K并分析了决定其正电子湮没参数和结构转变的化学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ZN-1阻尼橡胶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老化温度 及老化时间对硅橡胶泡沫材料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及老 化时间的延长, ZN-1的拉伸强度出现了先下降后升高的现象,而扯断伸长率则表现为单调下降的趋势。同 时,还研究了ZN-1阻尼橡胶材料在热氧老化条件下微观结构与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到了ZN- 1阻尼橡 胶材料的热老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溶解性,IR及^13C-NMR的分析,结合Tg数据,证明该共聚条件下分子链段中有马来酸酐(MA)存在并呈无规分布,Tg范围为115-125℃,并发现其序列分布对Tg大小及△Tg宽窄也有一定影响,热降解温度为350℃,易吸水。  相似文献   

7.
以热流分析为基础,估算了Ni原子分数分别为53%和72%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过程中的速率,研究了合金比热,熔化潜热及结晶温度间隔等对冷却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NiAl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过程中的冷却速率为2.56×10^4-8.02×10^5K/s之间。快速凝固开始后的冷却速率将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和熔化潜热及结晶温度间隔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Arrhenius公式和Kissinger方程对非晶态Fe-B-Si合金的退火转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在低温结构弛豫阶段,Fe-B-Si合金的结构弛豫激活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增大;在晶化初期,非晶态Fe-B-Si合金的表观晶化激活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DSC曲线上α-Fe转变最大速率处出现转折,温度高于转折点后,晶化激活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增大。  相似文献   

9.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聚甲醛丙烯酸甲脂和松木两种材料,采用基于耗氧原理的燃烧热释放速率测量方法,在不同的外加热流密度作用下利用锥型量热计系统对固体可燃物的热释放速率进行测量;分析了外加热流密度对固体可燃物热释放速率、燃烧产物中CO2的浓度和烟气的温度的影响;发现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放热过程与它们本身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外加热流密度对固体可燃物的热释放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环氧树脂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制备和材料拉伸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聚乙二醇(PEG)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与环氧树脂(EP)发生接枝反应,采用同步法制备接村互穿网络聚合物,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过程化学反应;研究了graft-IPNs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raft-IPNs的玻璃化温度(Tg)高于一般同步法制得的普通互穿网络聚合物。这表明接枝结构使PU与EP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网络互穿;研究了接枝结构、PU预聚体含量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甲醇为工质实验考察了方型微槽结构平板的传热特性,测试了6种不同尺寸实验段的传热数据,发现槽内单相液体对流随加热负荷或壁温升高有传热与流动形态的变化。分析表明,这种形态变更与微槽内液体因壁温升高引起的明显物性变化密切相关。文中分析了液体流速、温度以及微型结构的几何尺寸对传热及流动形态变化的影响。实验还发现微槽结构内的流动核沸腾与通常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微尺度传热的高技术应用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523-3526
研究了固溶冷却速度和时效时间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γ′相的析出的影响。合金经1 250℃固溶处理4 h,从炉中快速取出,分别进行空冷、油冷和水冷,以考察冷却速度对γ′相析出的影响。随后对固溶处理后试样进行时效处理,以考察时效时间和固溶冷却速度对γ′相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固溶处理后,γ′相尺寸随固溶冷却速率的升高而下降。在时效处理时,γ′相尺寸的增大率随固溶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γ′相的尺寸增加。  相似文献   

13.
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与晶界直接相关的铝合金腐蚀类型,概述了合金元素和稀土元素对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热处理条件对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大量实验显示,热处理影响腐蚀模式,且晶间腐蚀向点蚀的转变与固溶处理温度、冷却速度,以及随后的人工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关,发现经适当条件热处理的6000系铝合金可免受局部腐蚀影响.展望了铝合金晶间腐蚀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SST转捩模型求解了三维定常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对具有多个光滑内冷通道的试验叶片进行了气热耦合的数值计算,同时研究了蒸汽、空气冷却工质的流量大小和流向分配对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和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ST转捩湍流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叶栅内的传热特性;增加冷却工质的流量,叶片温度明显降低且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当冷却工质流量比从0.018 74提高到0.093 71时最大温差下降了约30 K,叶片表面的平均冷却效率最大可提升17%,叶片达到最大冷却效果的冷却流量比的最佳值为0.074 97;改变叶片的第2、第4通道的冷却工质流向,可以改善叶片中弦区域沿展向的温度梯度,第5通道采用双向进气的配置方案可以很好地降低叶片尾缘区域的温度梯度,从而改善叶片整体温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采用30 PPI的氧化铝(Al2O3)陶瓷泡沫块作为蒸发冷却器填料,在人工环境舱中进行了逆流直接蒸发冷却实验.着重研究了填料厚度、进口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以及空气流量对填料热质传递性能的影响.选用冷却效率和加湿量分别作为热传递和质传递性能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以氧化铝陶瓷泡沫为填料的直接蒸发冷却器,冷却效率最高可以达到0.88,出口空气的含湿量最大可以增加3.15 g/kg.当进口干球温度、进口湿球温度升高以及空气流量增大时,陶瓷泡沫的冷却效率都呈下降趋势.加湿量随着进口干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随着进口湿球温度升高和空气流量增大而减少.在相同实验条件下,2层陶瓷泡沫的冷却效率、加湿量都高于1层的冷却效率和加湿量.  相似文献   

16.
Duplex-structured TC21 alloy samples were first solution-treated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in the α + β region (940°C) with furnace cooling (FC), air cooling (AC), and water cooling (WC), followed by a second-stage solution treatment at a lower temperature in the α + β region (900°C), and then finally aged at 590°C. The effects of the morphology and quantity of α pha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TC21 alloy after the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s were analyzed. The in-situ tensile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crack propagation behavior were observ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quantity of equiaxed α phases as well as the thickness of lamellar α phases reduced, th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the elong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oling rate after the first-stage solution treatment. The amount and size of lamellar α phases increased after the second-stage solution treatment because of sufficient diffusion of the alloying elements, thereby leading to increased tensile strength. The amount of dispersed α phases increased after the third-stage aging treatment owing to the increase in the nucleation rate, resulting in a noteworthy strengthening effect. After the third-stage aging treatment, the first-stage FC sample exhibited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because it contained more equiaxed α and βtrans phases than the first-stage AC and WC samples.  相似文献   

17.
提出风冷段三段式控制冷却工艺,即在冷却过程中加入模拟相变热的加热过程,以模拟热轧82B线材的实际风冷过程,分别研究相变前冷却速率、返温温度以及相变后冷却速率对82B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返温温度和相变前后的冷却速率对珠光体片层间距都有影响,整个风冷过程的冷却速率对碳化物的析出均有影响,而马氏体的产生主要与返温温度和相变后的冷却速率相关;提高相变前后的冷却速率,都会提高线材的抗拉强度,加快相变前冷却速率以及降低相变后的冷却速率会使线材的面缩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浸没水射流冷却过程热流密度的导热反问题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点测温、常热流假设,任意未来时间步长的导热反问题算法求解浸没水射流冷却过程的热流密度;采用有限容积法离散方程,附加源项法处理边界条件。表面施加三角形热流的经典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水冷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射流能提高热流密度和临界温度,缩小过渡区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9.
加速器中水流量通过影响加速管壁温的分布与变化而对加速器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而水流量又是使用中最容易控制的参量,因此,为使加速器得到较好的使用性能,水流量的合理选择是应该考虑的.为此,探讨水流量对加速管温度的影响就成为必要.本文详细讨论了水流量(及加速器的某些结构参量)对加速管温度的有关参量的影响并归结为某些简单的拟合公式以便实用中大致估算.文中并就不同冷却模式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复合冷却涡轮导叶的气热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婧  李杰  吴伟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5):292-296,313
采用气热耦合方法对高压涡轮一级导叶带全气膜冷却、冲击冷却和尾缘劈缝冷却的复合冷却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带复合冷却结构叶片的三维温度场,主要研究了主流燃气雷诺数、冷气与燃气的流量比和燃气与冷气的温比对叶片温度和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量比增大,叶片前缘壁面平均温度先增后减,压力面和吸力面温度均减小。叶片壁面各处平均温度随温比增大而降低,受雷诺数影响很小。叶片综合冷却效果随流量比增大而增大,受温比和雷诺数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