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职英语教学要满足职业教育以语言作为技能培养的要求,要把英语作为学生提高应用技术的工具,为专业学习服务。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充分考虑就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方面所能采用的策略,鼓励学生丰富语言知识,扩大知识面,促使学生的语用能力逐步提高。英语语用能力往往是以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
张洋  李宁 《科技信息》2010,(9):221-221,254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论述了语用能力的含义.语用习得研究现状和语用能力教学的发展趋势。由此提出了重视和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较差、语用失误较多。叙事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为主要内容,对教学材料进行叙事化处理,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其所创设的接近真实的语境与语用能力中的"实际语境"不谋而合。语用导向下的大学英语精读叙事化教学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生语用意识薄弱、语用能力低下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学生语用意识及语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课堂活动使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材料,在仿真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去做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本文阐述了语用失误的两个层面:语用-语言层面和社交-语用层面并分析了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培养语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孟祥丽 《科技信息》2008,(15):192-192
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乃语用能力。缺乏语用能力正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遭遇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大学层次英语口语课教学上,教师要从全面增强学生的语用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入手,灵活采用有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其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度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分析常见的语用失误类型和原因,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运用语用教学原则,从词汇的语用教学,语法教学和语用相结合,听力教学中语用原则的运用等方面入手,注重语言语境和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8.
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跨文化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雪莲 《科技信息》2008,2(3):162-163
高职教育以 "能力本位"作为培养人才的原则.就英语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而且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技能和能力,也就是说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本位.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高职英语教学环境中, 应强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语用失误案例,分析了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以及它对日常交际的负面影响。继而指出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应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及语言能力,还要教授学生语用知识和运用能力,最终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是一门即实用又年轻的学科,其应用很广泛。本文以语用学理论的应用为切入口,从语用学的含义、语用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语用能力等方面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英语的情态动词“must”和汉语的情态动词“必”在情态意义的表达上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都可以表示义务情态意义和认识情态意义。但是,由于制约情态动词的意义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这两个情态动词同时在语义表达上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通过对比这两个情态动词分别在认识情态意义和道义情态意义上的具体不同,能对情态动词的教学有所启示,以便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12.
车艳云 《科技信息》2013,(25):251-251,294
提高英语语用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体现在能否在特定的情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话语。本文在对学生的语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语用知识、英语文化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语言,应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在能否在特定语境中得体地表达和正确理解话语。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造成大学英语被社会上贬称为“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提高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在解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吴树奇  冯萍 《科技信息》2007,(7):106-107
I.IntroductionIn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vocabulary andgrammar rules were onc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classroom teaching.It seemed satisfying that the students couldmerely understand the grammar and remember all the wordsand expr…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教师应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注重语料的输入,提升学生的语音语调水平,并且要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用英语与人交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意识到培养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很多研究表明只教一些目的语的固定词组或语用准则对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相反,语用意识能使英语学习者对语用差异和决定语言使用的因素产生敏感性,因此本文研究培养语用意识的必要性。文章的理论框架是Schmidl;(1993)的注意假说。  相似文献   

17.
实证调查了南京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学生MAKE短语的使用情况,文化背景差异、使役知识缺乏和学习态度不端正是MAKE短语偏向性使用原因。结果发现学生偏向使用MAKE短语、直接使役动词掌握薄弱、某些词汇错误率高以及倾向使用替代词等多种现象。据此,文章对特定的动词进行了分析。从英语教学材料、英语老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给出建议,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准确地学习使役用法,减少中国式英语,促进应用型教学。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应通过各种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锻炼学生的创造性英语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英语语言学习模式,通过交际实践提升英语语用能力,从而减免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9.
林黉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1):82-83,92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渥太华大学ESL语法课程以交际教学理念为核心,提倡在学生熟练掌握语言规则的同时,用语境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提高学生正确、得体语言应用能力的教法值得借鉴。探究渥太华大学ESL语法课程教法,无疑对云南地方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语法课程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