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医毒物分析工作能够为该类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同时为犯罪分子的定罪量刑提供法庭依据。但是,法医毒物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及其在案件诉讼过程中的证据价值均与案件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时毒物分析检材的发现、提取、包装及保存是否恰当、科学、及时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准确把握各种毒物分析检材的特征与规律,及时、科学、规范地提取中毒案件现场的各类毒物分析检材以及确保法医毒物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性鉴定意见因鉴定人主体能力不足、送检材料客观受限、鉴定理论相对局限以及为实践环境所迫等原因,在鉴定实践中必要、合理、正当而客观地存在。作为一种"存在即合理"的鉴定意见表述形式,不确定性鉴定意见能否成为法官在审判中应当采用的证据,换言之,其是否具备证据准入资格。分析认为,可能性的不确定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排除性的不确定鉴定意见则不具备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3.
改制射钉枪的法庭科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改制射钉枪"内部构造与发射机理的检验研究,在不具备实弹实验与测速仪检测的要求和条件下,采用"内弹道理论计算法"对"改制射钉枪"的致伤力进行检验和鉴定。结果证明采用"内弹道理论计算法"的致伤力检验与鉴定的技术方法对"改制射钉枪"检验和鉴定,同样能客观地为法庭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数字语音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但给社会的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数字语音的犯罪逐年递增,语音证据的研究备受关注,除了DNA外,其他证据的鉴定主要表现为同一认定、否定排除和倾向性意见等。目前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鉴定,很大程度上置换了取证科学工作者与法官的角色,存在很大的弊端,常出现错案冤案。国外一些学者在评估语音证据时引入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似然率方法。本文归纳总结目前法庭语音话者识别评估方法,重点介绍贝叶斯理论下的似然率评估体系,归纳其优缺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接受有关方面的询问和质证的制度会逐步实施,司法鉴定制度已经成为重要的诉讼证据制度之一。法庭或对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质证,一般包括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格,鉴定委托与受理的合法性,鉴定人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关系,鉴定使用的检验材料的可靠性,检验程序和方法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和鉴定结论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STB—PCR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在人体基因组织中有大量的STR位点,至今已有60-70个以上STR位点应用于法庭科学鉴定。STR-PCR技术与其它DNA技术相比有很多明显的优点,使其广泛地得到应用并将在未来成为法庭生物物证鉴定的主要技术。STR技术在应用实际案件鉴定前应严格进行可信性检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司法制度的发展,DNA鉴定意见在侦查和司法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很多学者和司法相关工作者发现DNA证据的鉴定意见绝非完美无缺,在诸多方面存在漏洞,必须经过法庭的进一步质证才能有效使用。针对DNA证据的法庭质证环节,从其法律规定的内容以及目前的不足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和改善措施,以期使DNA物证技术在刑事科学和司法实践中得到公正、有序、合理、有效的运用,并为法庭对DNA证据的质证和采信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法庭对证据技术的科学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对于包括语音证据在内的法庭科学证据的检验与评价提出了新的范式,即基于似然比框架的证据评价。从国际上法庭采信证据的标准和要求出发,分析法庭证据评价范式转变的必要性,对法庭说话人识别技术的传统范式及发展现状进行评述,进而提出法庭语音证据评价的新范式,并对其基本内涵和核心要素进行解析,阐明其在法庭实践中的科学性、适用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微量物证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带有智能型犯罪的交通肇事案件如伪造现场、销毁证据,甚至移尸灭迹的案件明显增多,加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交通肇事逃逸案具有现场开放的特点,微量物证的分布复杂,常见的微量物证有油漆物证、塑料和合成树脂物证、纤维物证、橡胶和轮胎物证、油斑物证、玻璃物证、人体微量物证等。明确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微量物证的存在与分布,准确勘查、提取现场微量物证,正确运用检验技术,能准确分析交通肇事案件的始发过程,确定事故责任;能识破案件真伪,为准确定案、及时破案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材料;能为法庭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青 《科技咨询导报》2011,(10):256-256
痕迹检验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勘查工作来确定案件性质,判断交通事故类型,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等.本课题通过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痕迹检验技术的进一步探讨研究,总结出各种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与运用,能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直接简单的进行搜集,提取,分析,检验和鉴定,为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当今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影像资料可否作为司法证据、刑事数码影像是否具有资格作为判决依据等问题的争论愈发激烈,进而,面向需要进行真实性鉴别的数字影像深入广泛地开展图像盲取证及其法律定性和相关检验鉴定问题研究的工作也就迫在眉睫。根据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数字影像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具有证据资格。当然,数字影像是否能够最终实质性地证明案件事实并被法院采信,还需要考察其真实可靠性。给数字影像加密或者给原始影像附加上特定的信息块等技术都可以用以检测数字影像的真实可靠性。我们把数字影像归为视听资料既符合历史传统意义和规范,又符合视听资料特征,只要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规范并通过各种方法来对其进行检验鉴定,即可充分发挥数字影像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法庭科学领域对证据强度这一概念的提出,各类痕迹物证的量化逐渐成为了首要工作.为综合且客观评价手印的显现效果,研究确定了手印显现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对比度的量化方法.首先,使用Image J软件分别对手印与客体背景进行图像灰度分析;然后,获得所选区域图像颜色的灰度值;最后,确定手印显现的对比度即为手印显现信号与客体背景噪声两者灰度值之间的比值.研究总结了客体及粉末对对比度的影响因素,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手印显现的对比度,并检验了对比度量化结果的准确性,成功实现了手印显现对比度的量化.  相似文献   

13.
法庭昆虫学法庭昆虫学就是指通过研究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以寻找线索,并将昆虫学证据应用于法律事件之中的科学。由于法庭昆虫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有许多高新技术都被应用于此,包括昆虫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分子遗传及计算机分析技术等等。因此,它在案件侦破和法庭审判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更加准确、可靠地掌握斜拉桥的整体技术状况,提出了一个基于层次证据推理框架的桥梁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将斜拉桥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1层为桥梁总体状态,第2层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交通安全部件,底层为实际检测指标;接着将底层指标信息转换为证据,且指标证据的可信度考虑了桥梁要素的重要性和采集数据的可靠性;然后通过Dempster-Shafer组合规则进行融合,以传递整个模型中偶然和认知的不确定性,并得出一级、二级、三级和交通安全部件指标以及桥梁整体状态指标;最后以一座独塔斜拉桥为例,验证所提证据推理框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Dempster-Shafer规则的组合在归一化过程中丢失的数据较少,更具应用价值;指标可靠性系数修正了桥梁评估中的主观判断误差,使评估结果更偏于保守且客观;所建立的桥梁评估方法提供了更准确、详细的桥梁子部件状况,也可用于桥梁群的状态等级排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证据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案件的侦破、诉讼实践中,而电子证据的提取与检验过程也需要严谨的专业手段和具体的操作规程。本文针对电子证据的特点对电子证据的提取原则、分析、鉴定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光谱分析方法,其是通过拉曼散射效应判断物质的组成。相比较于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技术有无须接触样品,不会破坏样品的特点,因此,被用于法庭科学领域的物证检验。此外,经过拉曼光谱技术检验后,还可以被用于其他的检验方式。以综合鉴定结果,用于法庭诉讼的科学依据。该论文针对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物证鉴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孢粉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粉作为一种生物物证,具有尺寸小、形态特殊、可通过多种媒介传播、抵抗各种腐蚀、长时间保存等诸多特征,因此将孢粉作为一种微量物证运用于法庭科学,在刑事侦查与案件侦破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孢粉作为刑事证据具有隐蔽性、稳定性、可检验性、广泛性的特性,孢粉物证的提取要由精通孢粉学的专业人员进行,可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超薄切片技术进行检验。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员和仪器及不重视孢粉物证的提取,我国孢粉物证检验还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射击残留物检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击残留物作为一种微量物证,对案件侦查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法庭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射击残留物主要包括源自未燃烧或部分燃烧的发射药、底火残留物和微量金属物质,其主要残留于射击者、被射客体以及枪支等部位。随着科学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扫描电镜能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技术日益普及,射击残留物的检验已从单一的化学检验发展到仪器分析。因涉枪案件的日益增多,对射击残留物的理论研究以及检验技术研究也必将成为今后刑事技术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立体足迹造型与识别系统技术及在法庭诉讼中的证据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经验型”足迹鉴定由痕迹技术人员手工操作、定性分析,主观性强。立体足迹造型与识别系统的处理过程和识别结果与足迹专家检验过程吻合,识别精度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与作案人足迹的相似性做出形、数、图、谱相结合的科学结论,经得起法庭质证的“检验”.从而发挥了足迹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田恬 《科技导报(北京)》2017,35(22):111-111
 2017年11月22日,英国皇家学会网站颁布了2本科学证据指南,这是由英国的司法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和爱丁堡皇家学会合作的项目[1]。英国法院将陆续引入法官们容易理解的科学证据指南作为法官判断案件的工具。这个系列的前两本指南已经上线,包括DNA指纹识别技术以及监控中的印迹识别技术--法医DNA分析[2]和法医步态分析[3]。这两个指南的出台旨在帮助司法部门在法庭上处理法庭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