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一种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的熔融温度,并使用Avrami方程和Jeziorny法、Ozawa法和Mo法分别对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偏光显微镜对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等温结晶后的结晶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的熔点受升温速率的影响;等温结晶的温度越高,结晶速率也越大;晶体形貌为球晶;结晶性聚酯存在二次结晶,且随着相对结晶度的增大,结晶变得越来越困难。由于存在二次结晶,Ozawa法和Jeziorny法均出现偏移,而Mo法用于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不同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相似,并且结晶过程依赖于冷却速率;所采用的动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Avrami指数n平均值在1~2之间,说明结晶过程为二次成核,成核后生长形成棒状或纤维状晶体;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越小或冷却速率越快,越容易发生结晶。  相似文献   

3.
用光学解偏振法研究了聚丙烯及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及蒙脱土均对聚丙烯的结晶有促进作用,但后者对聚丙烯结晶的影响,既能充当成核剂,也会阻碍分子链的运动;当马来酸酐接枝物聚丙烯质量分数为13%,蒙脱土质量分数为5%时结晶速率最快。这与用偏光显微镜测定蒙脱土对晶体的径向生长速率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4.
半结晶聚合物的结晶动力学对聚合物的结构以及性能具有大的影响,是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A56、PA66及PA56/66共聚酰胺非等温结晶行为,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描述了PA56、PA66及PA56/66共聚酰胺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用 Kissinger计算了PA56、PA66及PA56/66共聚酰胺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研究表明:Jeziorny法可以描述PA56、PA66及PA56/66共聚酰胺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的主要结晶部分,但不能描述PA56、PA66、PA56/66共聚酰胺非等温结晶的全部过程. MO法可以很好地描述PA56、PA66及PA56/66共聚酰胺的非等温结晶全部过程. Avrami指数n显示出PA56、PA66及PA56/66共聚酰胺具有更为复杂的成核及晶体成长机理. PA56在分子层面引入到PA66基体中,改变其晶体结构,加快其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溶菌酶溶液膜结晶的工艺过程和影响结晶效果的因素,采用超滤法从溶菌酶溶液中脱除溶剂,使溶液达到过饱和,在结晶助剂的作用下,制得了溶菌酶晶体.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晶体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5 ku的疏水性聚醚砜超滤膜,以切向流方式进行超滤,当结晶助剂NaC l含量为5%、溶液流速为1000μm/s时,晶体粒度最大,达0.2mm,且晶体质量良好,符合X射线衍射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初生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凝聚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PE)的凝聚态,采用DSC研究UHPE熔体等温结晶后的熔融行为;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初生态UHPE链构象,通过偏光显微镜(POM)研究UHPE熔体的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初生态UHPE的大分子凝聚态是一种独特的无相互贯穿的多链凝聚态,熔融时,初生态UHPE的凝聚态转化为向列型结构,在熔体结晶时,向列型结构转化为伸直链晶体,再熔融时,熔点的降低是源于伸直链束中晶区链长度的降低。这种特殊凝聚态结构,赋予熔融后初生态结构可恢复的特性,当UHPE熔体在120-130℃下长时间等温结晶后,伸直链束中晶区逐渐增厚,并恢复至初生态的结构,此外,还利用红外差减谱法对链构象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支持该凝聚态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HDPE微注射成型条件下非等温静态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物理模拟HDPE微注射成型模腔中心层的静态非等温结晶过程,将样品从80℃以10℃/min升温速率升至180℃,并保温2 min。然后在液氮冷却作用下分别以5,10,15,20℃/min的恒降温速率,将温度降至80℃,得到静态非等温结晶DSC热流曲线,并利用Eopoxobeku方法对HDPE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降温速率从5℃/min增大到20℃/min时,HDPE结晶起始温度从121.81℃下降到118.93℃,结晶度由86.19%增大到90.34%,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曲线在结晶初期基本上呈线性关系,而在后期不呈线性关系;结晶初期降温速率对晶体成核和生长机理的影响比较大,而结晶后期晶体成核和生长机理受降温速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WAXD和DSC研究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与反式-1,4-聚丁二烯(TPB)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WAXD数据表明了共混物中存在TPI和TPB晶体.结果表明修正的Avrami方程能较适宜的描述TPI和TPB组分的非等温结晶过程.TPI与TPB(Tp>119℃)的结晶分为初级和次级两个结晶阶段,TPB( Tp< 50℃)只表现出一个结晶历程.TPB对TPI的结晶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DSC方法研究了聚联苯砜二甲酰十二碳二胺(PAl2-S)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采用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和莫志深等提出的R-t法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由Jeziorny法处理得到主结晶期Avrami指数n在4.5~5.2之间,次结晶期n在1.7~2.3之间;由R-t法得到的a值在1.4~1.5之间.利用Kissinger方法求得了PA12-S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为-215.2 kJ/mol.  相似文献   

10.
使用超快扫描量热仪(FSC)研究了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PCL)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热容曲线逐渐由双重熔融峰转变为单一的熔融峰,并且熔融峰的位置不断向高温区域移动,说明等温温度越高,晶体的结晶度和完善度越高;在同一温度下等温时,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熔融峰的面积不断增大,并且熔融峰的起始点也...  相似文献   

11.
间规聚苯乙烯的等温熔体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WAXD、FTIR和DSC方法研究了间规聚苯乙烯(S-PS)的等温熔体结晶行为。发现不同温度tc下结晶所得的s-PS均为α和β两晶型的混合物。高温下(tc>245℃)结晶有利于β晶型的生成,相对分子质量和间规度的提高有利于形成α晶型。随tc的升高,结晶样品的熔程变窄,晶体的完善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几种添加剂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从等温结晶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两方面研究了5种不同添加剂的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体系的结晶行为和对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盐比金属氢氧化物具有更明显的成核效果.较明显地加快了结晶速率,减小晶体尺寸和增加结构均匀性.在 DSC 曲线上,熔融结晶峰(T_(mc))和冷结晶峰(T_(cc))的差值比未改性的 PET 增加了14℃,扩大了结晶温度范围,有利于改进现有 PET 薄膜的加工性,这已为东方绝缘材料厂的中试所验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PVDF/PC)共混物,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表征共混物的结构、熔融和结晶行为.考察不同聚碳酸酯含量对聚偏氟乙烯晶体结构、熔点以及晶体完善程度等的影响.同时通过Avrami方程和结晶速率系数的研究,探讨PC对PVDF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C的掺杂没有改变PVDF的晶体结构,但是高PC质量分数(70%以上)却不利于PVDF晶体的生成;随着PC质量分数的增加,生成的PVDF晶体完善程度逐渐降低;当PC质量分数在70%以下时,PC起到类似成核剂作用,提高PVDF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显微结晶、化学浸蚀和光学方法研究了KPB晶体的孪生规律。我们绘制了该晶体的结构投影图和孪晶结构示意图。讨论了晶体孪生的结构成因、形成机制及挛晶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抑制孪生的关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DSC法研究了HDPE、LDPE和三个型号LLDPE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用Jeziorny方法获得了它们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10℃/min的冷却速率范围内,它们都很好地符台Avrami动力学方程,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Zc)和比动力学结晶能力(Gc)均受冷却速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各种聚乙烯的Zc值和Gc值都很接近,表明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对它们的影响很小。文中还讨论了非等温结晶下聚乙烯结晶的生长方式和形态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用DSC手段研究了物理共混合反应共混制备的聚丙烯(PP)/八乙烯基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OvPOSS)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结果表明:物理共混中OvPOSS具有β晶成核剂的作用,反应共混时PP的β晶消失,成核作用更为显著,结晶速率更高.采用Ozawa法和莫志深法对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表明材料的结晶动力学行为符合Mo-Avinm-Ozawa方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速降温的方法研究稀土发光PA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中发现,以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而在文中实验范围内,用Ozawa法处理则不太理想。用Jeziomy法分析结果表明:荧光粉质量分数为5%时,荧光粉对聚已内酰胺有明显的加速结晶作用。用Mo法分析结果表明:荧光粉的加入对聚己内酰胺有加速结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高含量碳纤维增强尼龙6(CF/PA6)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应用Je-ziorny法和Liu法对尼龙6(PA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高含量碳纤维的引入对基体尼龙6的结晶起到促进的作用,提高其结晶速率,缩短了结晶时间,但对基体尼龙6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方式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以异氰酸酯(MDI)作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百分比含量的PCL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作为研究对象,用X射线衍射研究SPCL共混材料的结晶性质, 表明随着淀粉含量增加,SPCL的结晶程度降低。用DSC法研究其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所得数据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淀粉在SPCL中起到成核剂作用,加快了PCL的结晶速度,但对PCL的结晶程度起到抑制作用。建模结果表明Ozawa法适合于处理纯PC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但不适合于处理SPCL共混物,而Mo法对PCL和SPCL共混物均适合。  相似文献   

2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反式1,4-环己烷二甲醇(简称反式CHDM)的结晶过程,用不同的模型方程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模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Jeziony模型和Ozawa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反式CHDM的结晶过程,根据模型分析取得较好的线性关系和动力学参数.同时用Kissinger方法计算了反式CHDM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为辽阳石化的CHDM结晶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