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根据弹性理论和Mohr-coulomb准则,导出了侧压力系数变化时均布条形载荷下地基中塑性区的控制方程。根据方程可以确塑性区的范围,发展趋势和应力演变过程。与文献给出的假设侧压力系数等于1时塑性区的确定方法相比,本法所确定的塑性区稍深,而且随载荷增大两侧相对独立向下发展且连体趋势不明显:当载荷达到某一值时,塑性区深度将迅速加深而宽度却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王新玲  鲁其玲 《河南科学》1996,14(4):428-433
分析了单层框架支撑结构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构及多、高层框架支撑结构分别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考虑活荷载不利组合)下的几种可能破坏机构,并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其相应的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3.
实验研究了梁端和柱端人工塑性铰的力学性能,用现代控制论的描述函数法,建立了带人工塑性铰的多层框架的运动方程以及优化模型。结果表明,人工塑性铰对多层框架地震响应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粘—塑性流体润滑失效研究—滑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润滑剂极限剪应力出发,以粘-塑性流体本构的线接触问题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滑动问题中极限剪应力对润滑理论基本方程的改变,推出了滑动边界Reynolds方程以及为满足流量连续而存在的恒压区,对所得到的屈服条件下的润滑理论方程的分析和计算表明:当润滑膜的较大区域上剪应力达到极限值时,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书从现代而全面的观点介绍金属成型塑性力学理论,首先回顾了金属成型塑性力学理论基本内容,必要的连续介质力学的背景材料和经典金属成型塑性力学理论。全书共分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金属体成型,包括成型理论基本描述、应力张量、应力应变张量分量。第二部分金属成型热动力学,包括热动力学概论、金属温度场。第三部分金属的塑性力学,介绍金属塑性行为。第四部分粉末成型塑性力学,包括粉末材料的介绍和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6.
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塑性力学不适宜于解释岩土应变局部化现象。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岩土的基本力学性质,同时合理解释应变局部化现象,本文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理论框架,在双重屈服函数中考虑了塑性应变的梯度依赖,建立了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理论框架,并给出了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一种可能的具体形式,分析了该模型的各个模型参数,尤其是其中的“局部化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有限体积法仿真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基于有限体积和塑性成形基本理论,推导出金属塑性成形的有限体积质量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控制方程,给出有限体积单元的速度分量和温度关于时间的微分方程,并提出了求解成形体的速度、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等物理场量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起了用有限体积法对金属塑性成形进行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空间钢框架结构的二阶渐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空间钢框架结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列式,可以直接考虑单元的轴向扭转屈曲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塑性流动理论并应用Orbison屈服面方程,得到了空间钢框架塑性铰分析的弹塑性刚度矩阵,用以对空间钢框架结构进行二阶弹塑性分析并可以考虑单元内塑性的发展和内力的重分布;在单元内部采用截面内力跟踪技术以考虑单元内部形成塑性铰的情况.给出的几个算例,说明该方法计算效率高,精度可靠,可以用于大型空间钢框架结构的高等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塑性力学流动理论的相似非耦联变分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了流动理论的相似非耦联方程的概念,建立了流动理论的相似非耦联差动原理,基于该差动原理,建立了塑性力学流动理论的相似非耦联势能原理和余能原理及修正相似非耦联能和余能原理,这些变分原理是在相似非耦联的模型体和原型体之间实现学场量转换的理论依据,也是金属成形过程和光塑性力学模拟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煤柱塑性区的弹粘塑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煤柱的长期强度和长期稳定性,以弹粘塑性理论和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结合煤柱应变软化的概念,对煤柱塑性区进行了专门探讨,得到了煤柱弹性区和粘塑性区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以及粘塑性区宽度的理论公式。分析了界面摩擦角、煤柱抗压强度、煤柱高度、覆岩压力、屈服准则的选取等因素对粘塑性区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得到了理论解释。此外还探讨了开采时所需留设的合理煤柱尺寸,并给出了开采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次弯矩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次弯矩的产生机理,总结了ACI、CEB和我国规范对次弯矩的认识,论述了次弯矩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及在预应力砼连续梁中应用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范围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曾德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856-2860
在考虑塑性的结构分析中,结构破坏标志是结构中出现了足够多的塑性铰,结构变成可变体系,从而破坏.因此,结构中出现的第一个塑性铰必须有足够的转动能力,以保证在继续加载后,其他截面也出现塑性铰.利用有限元法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塑性铰转动能力进行计算,以确定结构出现的第一个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塑性理论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塑性极限分析与塑性动力响应问题,对其分析方法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和评论。并在文末简要地指出了今后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由光塑性法得到的应力光图来分离应力,提出一个以边界节点上应力分 量σy和域内节点主应力差(σ1-σ2).第一主应力方向角θ为原始数据的结构分 析光塑性成力计算的混合法,给出了基本微分方程和相应的差分方程。由本方法计算 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各向同性强化的塑性流动理论,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软夹心的夹层板塑性屈曲方程,并计算了四边简支矩形夹层板塑性屈曲临界载荷。  相似文献   

16.
结构本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荣 《广西科学》2002,9(4):241-245
创立下列几个新的本构关系:弹塑性应变理论、热弹塑性应变理论,弹粘塑性应变理论,热弹粘塑性应变理论。这些本构关系避开了屈服曲面、加载曲面、强化准则及流动法则,避免了经典本构关系带来的巨大困难及缺陷,突破了传统的经典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量分析原理提出了一个建筑结构的塑性损耗指标,即结构的塑性损耗能在总输入能中的比例,用来衡量建筑结构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实际损伤程度.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非线性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一个典型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计算了该结构在同一地震波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塑性损耗指标、构件和层的塑性损耗能分配,以及在不同地震波同一地震强度下的塑性损耗指标、层塑性损耗能分配;模拟了该结构相应的损伤破坏分布情况.两种方法表征的结果趋势一致,表明结构的塑性损耗指标和塑性损耗能分配可用来衡量结构整体和局部塑性损伤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8.
蔡长安 《贵州科学》2003,21(1):37-39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粘塑性本构关系,应用粘塑性势理论导出其过应力理论的粘塑性本构方程,其本构关系中的材料参数是应变率的函数。  相似文献   

19.
推导出了大应变情况下的全量型刚塑性边界元方程,对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塑性压缩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将分析结果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求解大应变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组合墙钢板的剪切破坏先于屈曲变形发生的原则,提出新型钢框架-组合墙结构的设计方法,经对结构的破坏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基于塑性理论的侧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利用ANSYS建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结构模型的理论塑性破坏模式进行验证;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塑性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塑性分析方法可用于预测结构侧向极限承载力,安全储备约为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