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大奇 《科技信息》2009,(25):I0241-I0241,I0275
在当今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倾向,即不论孩子大小,不管是涂鸦期、象征期、表现期,还是写实期的儿童,一律按老师自己的偏爱去教孩子,或以成人式的教学对待儿童,这无疑造成了儿童学画的心理障碍,摧残了美好的童心,致使儿童画教学进入了一个个的误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走出误区,纠正教学的成人化、功利化倾向,抛弃强制化、说教化的教学方式。“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尊重儿童、呵护童心,让孩子们的童心飞起来!  相似文献   

2.
马科 《科技知识动漫》2009,(21):115-116
儿童画是人的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它属于美术的范畴,但它绝不是美术中的一个画种,也不是美术中的一个流派。不能简单地用美术的标准去衡量。对儿童画的赏析,需要我们去读懂儿童画,走进儿童画。而欣赏、评价一幅儿童画更应注重它的育人功能,从而唤起儿童通过画笔来表达心中的想法,诱发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欲。  相似文献   

3.
19世纪2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曾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提倡“六大解放”。他明确指出:“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创造出理想的新人,创造出新的天地。”在新一轮课改的今天,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创造实践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之一。小学科学教学理应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塑造创造新型人才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简笔画是一种运用简洁洗练的笔法,简略概括地状物造型,简明扼要地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它广泛地吸取了多种绘画形式的表现手法,具有速写的简洁性,图案的概括性、漫画的夸张性、卡通的趣味性等特点。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儿童绘画是儿童心智成长的一种反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景芝在《培养儿童视觉造型的反映与创造能力》一书中指出:“用绘画启蒙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每个孩子都应该在早期及时接受绘画教育”。  相似文献   

5.
瑞吉欧·埃米利亚教育起源于著名的文艺复兴城市——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城市。瑞吉欧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儿童、教师、家长、社会成员,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在瑞吉欧,儿童、教师、家长与社区居民一起维持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瑞吉欧不仅建构着儿童对社会认知与理解的知识,而且建构着儿童与社会的关系,同时还建构起儿童的创造。方案活动中不断“冲击”他们的头脑,合作方式也使孩子的学习从自己走向他人。  相似文献   

6.
较之于幼儿园和小学,初中已成为基础美术教育最薄弱的阶段.初中生如同断奶期的孩子,一方面主动叛离儿童画,一方面又消化不了“成人画”;同时,初中生缺少足够全面的美术营养,而成人又视其为正常.教育主体的错综复杂必然带来教育活动的种种困难,初中美术教育处于危机期.要充分发挥美术对人的素质提升的作用,实现其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审视和探索这一时期的教育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首要的是:保护好青少年的“天然”美术兴趣;寻找适合于他们的“画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关键,要把创新教育寓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本文探讨如何在数学解题中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侍崇苗 《科技信息》2007,(14):61-61,106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会使儿童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的不良品质,而温馨、和诣的家庭情感氛围是一种有助于儿童成长发育的“生命激素”;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会形成孩子任性等心理特征,而棍棒“教育”也会造成儿童懦弱和粗暴的性格;父母科学合理的期望会使孩子形成健康上进心理,而期望过高、指责过多,则会使孩子形成自卑、退缩、压抑的心理;生活中满足孩子合理需要,会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种名目的儿童画大赛多如牛毛,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其目的、性质已非常令人担忧。对儿童身心健康和儿童美术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本文结合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对当前儿童画大赛的目的和性质提出质疑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开发儿童的潜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特别是3-6岁儿童创造力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教育届的关注。著名的美国创造教育权威托兰斯指出:儿童创造力可以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因此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尤为重要,树立儿童创造教育的理念,创设教育的环境。其中,游戏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方法,儿童的创造潜质在游戏过程中更容易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有的孩子爱在外面惹事,欺侮其他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小霸王”性格很发愁。那么,我们该怎样教育才能改变这种坏习惯呢? 儿童这种爱惹事的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攻击破坏性行为”,是病态人格的一种表现,确实应尽早引起父母的重视。因为这种儿童把心思都用在如何  相似文献   

12.
陈文华 《科技信息》2009,(9):253-253
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和家长必须尊重儿童的差异性,促进儿童自主发展。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每一人的个性都由独特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对于在懵懂中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保护他们的个性尤为重要。儿童在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的时候都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动机和兴趣,而这正是我们应该尊重和赏识的。只有父母、老师尊重和赏识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才能让儿童的自信张扬等情感态度从小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导致中国社会起跑线教育现象愈演愈烈,起跑线教育中的儿童无不身心俱疲。对这一教育现象应从理论因素、教育环境、学习评价及社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社会现实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思考起跑线教育的应然转向,使得早期教育能真正做到尊重儿童天性,关注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4.
付俊 《奇闻怪事》2007,(12):5-6
“原生态”即物质的初始形态。教育的“原生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自由释放个体精神及生命活力。少年儿童的发展是在自由和依赖这种生态性的互动中从天然的自由本真状态发展到在社会中存在的自然状态,每个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是我们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颜冬梅 《科技信息》2009,(23):I0280-I0280
1.问题提出 我校是一所城市中学,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年轻的父母对教养子女能够分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选择将孩子交由父母教养者越来越多,“隔代教养”“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们目前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那么这样的一种方式到底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6.
丁邦建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3):74-75,88
1.培养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现代大学教育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创新意识对于我们迎接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至关重要。当今社会强烈呼唤着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坚实基础、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意识是一种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它是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前提。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核…  相似文献   

17.
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 ,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一、保护儿童权利 ,改善儿童生活 ,切莫忽视孩子的欢愉与玩耍即将过去的20世纪 ,科学创新、技术发明空前繁荣 ,层出不穷。百年来 ,世界面貌大改观、人类预期寿命翻番、生活质量大提高。中华民族也深受其惠。百年胜过千年 ,正是个性解放 ,人们的价值观、社会行为准则根本转变的结果。教育的现代化 ,症结在于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令人汗颜的是 ,我们这个曾以“四大发明”贡献人类的民族 ,尽管本世纪教育成就辉煌 ,造…  相似文献   

18.
张勃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106-109
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体从初生的“自然人”到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都必须经过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能够使儿童的体能和智能得到训练,能够帮助孩子对各种社会角色进行认知,并且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而儿童游戏的轻松活泼、内容全面、参与性强等特点,更使得它成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特殊而有效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承认个性差异”的教育人才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要大力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天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处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力讨论以下问题:儿童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师范性);教学中成人儿童画与儿童儿童画的辨证关系;教学中儿童与成人画如何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