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血液透析及时、有效、安全地清除血中毒素及机体代谢废物,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发生心力衰竭、感染、出血、昏迷等严重并发症.方法: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新技术治疗.结果:我院从1997年6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20例不同原因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各种中毒原因蝌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能够及时、有效、安全地清除血中毒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硷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生理功能,减少昏迷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威胁及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使患者安全渡过肾功能衰竭危险期,显著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早期使用血液透析,在预防和治疗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血液透析及时、有效、安全地清除血中毒素及机体代谢废物,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发生心力衰竭、感染、出血、昏迷等严重并发症。方法: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新技术治疗。结果:我院从1997年6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20例不同原因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各种中毒原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能够及时、有效、安全地清除血中毒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硷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生理功能,减少昏迷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威胁及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使患者安全渡过肾功能衰竭危险期,显著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早期使用血液透析,在预防和治疗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发急性脑血管病合并水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观察其血清中血钠、血钾、血氯的变化情况;动态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并给予相应的激素治疗;观察患者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状.结果收治的120例患者中有100例逐渐好转,其余20例在进行水电解质纠正的过程中予以激素治疗后血钾、血钠以及血氯水平恢复正常.结论低钠血症是引发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水电解质紊乱的主要原因,通过纠正电解质水平,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检查,酌情气压弹道碎石,放置双J管内引流治疗56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术后患者血清BUN,Scr均明显下降,尿量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输尿管镜诊治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损伤小等优点,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甘露醇是临床上厂”泛应用的脱水剂.但是使用不当,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本文就5例急性脑血管病,大量应甘露醇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在47~71岁,平均年龄64.7岁、其中脑出血4例,蛛民股下胜出血!例。全部病人经头部CT扫描证实。所有病例在治疗前检查肾功能正常。患者发病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静点。20%甘露醇250毫升94h静滴后发生肾衰3列,其中48小时后发生肾衰1例,72小时后发生肾衰1例。20%甘露醇250毫升96h静滴发生肾衰2例,其中72h后发生肾衰1例,5天后发生明衰1例。出现肾衰的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急性脑血病并发上消化进出血与年龄,病变性质,损害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正确认识急性脑血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机制,防治,可提高脑血病康复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郭皓  孔亮  李玉红 《科技信息》2010,(9):409-40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救治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对2005年6月-2008年6月应用CBP治疗24例A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70.8蚴治愈,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12.5%)转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透治疗,4例死于原发病。结论:CBP治疗重症ARF患者疗效肯定,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本文中对60例急性脑血管病,从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情况、预后、死亡率进行临床分析,提出应积极开展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减少致病的危险因素,并对抢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提出综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近年来氨基糖甙类药物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肾血流灌注不足和肾毒性物质两者因素相互协同作用,发现此类药物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剂,临床广泛应用于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降低颅高压。但近10余年,甘露醇诱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本文综述甘露醇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关文献,重点在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发病机理,甘露醇究竟能否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该院 1994~ 1999年五年里把西咪替丁用于预防急性脑血管病( ACVD )并发应激性溃疡 20例的疗效观察报告。笔者的体会是:由于西咪替丁能有效的预防 ACVD 并发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故对诊断出有较大可能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者,要及早应用西咪 替丁预防,不宜等到发病才被动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将一例肾切除.另侧肾夹闭肾动、静脉和输尿管2小时造成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的18只家兔随机平分三组。第Ⅰ组不加治疗,用作对照;第Ⅱ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作等容量血液稀释;第Ⅲ组用GBK 液作二倍容量血液稀释。三组动物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观察、比较其血尿素氮含量,无尿时间,尿量变化,存活时间和死后肾组织学改变。结果显示血液稀释有降低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动物血中尿素氮,缩短动物无尿时间,提高动物存活率和减轻肾缺血造成的肾损害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急性肾衰86例病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常见原因。方法:通过对我院近5年86例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对引起ARF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由肾实质性疾病所致的ARF较少,而血容量不足、感染创伤、大手术以及应用肾毒性药物是ARF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肾前性因素、感染及创伤的控制欠佳以及肾毒性药物的不当使用是老年人ARF的常见原因,及时纠正某些可逆因素可明显影响AR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刘辉 《科技咨询导报》2014,(35):240-240
目的针对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单纯抗心力衰竭的治疗收效甚微,将深入探讨影响诊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的对我科救治的14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做整理分析,总结诊治的经验结果 3例患者效果不理想,剩余的11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候应该多方面考虑,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以单纯抗心力衰竭治疗为基础,恰当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各种因素.探讨COPD的发生、发展和肺心病的发生,激素治疗方法对急性加重期患者MOF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COPD并发MOF危重病人的年龄、性别、感染及发生MOF器官数目进行比较分析,对COPD急性加重期早期使用激素发生MOF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2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发生MOF56例,发生率44.8%;死亡26例,死亡率46.43%.60岁以上MOF发生率高,死亡率高,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100%.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激素74例中发生MOF26例,发生率35.14%,未用激素的51例中发生MOF30例,发生率58.88%.结论:60岁,合并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差,早期使用激素MOF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研究高分解代谢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建立了此疾病的动物模型,SD大鼠分成A,B,C三组,分别建立败血症模型,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和高分解代谢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败血症模型由腹腔中注入大肠力而制成;急性缺血性肾衰模型采用一侧肾切除及对侧肾动脉夹闭60min而制成,高分解代谢急性肾衰模型则在造成大鼠急性肾衰同时,从腹腔中注入大肠杆菌而制成,结果表明,高分解代谢急性肾衰鼠在术后出现败血症的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脑梗死可能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6例并发脑梗死17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在心衰症状明显缓解的基础上,经过抗凝及营养神经治疗,5例痊愈,8例肢体肌力明显好转,2例无变化,2例继发性脑出血合并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11.80%.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病的关键,特别是早期强力的利尿又忽视了抗凝治疗及不适当的降压、低血糖为促发因素.在心衰缓解的基础上行抗凝及营养神经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分析了11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资料。结果:住院初期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78.81%和86.05%。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T改变,其次为各种心律失常和左心室肥大(包括左室高电压)。经过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41.93%和44%,心电图异常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时,颅内病变导致的综合因素有可能造成心脏的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情况,对4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与45例中青年急性白血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急性白血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化疗缓解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及器官衰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AP患者住院当天(NLR-0)和入院后24 h(NLR-1)、48 h(NLR-2)、72 h(NLR-3) NLR值;根据AP患者严重程度分为MAP组(96例)及SAP组(45例),根据是否发生器官衰竭分为器官衰竭(-)组(117例)及器官衰竭(+)组(24例),采用ROC曲线比较NLR预测能力.结果 MAP组NLR-0,NLR-1,NLR-2,NLR-3的NLR中位数均低于SAP组(P0. 05);器官衰竭(-)组NLR-0,NLR-1,NLR-2,NLR-3的NLR中位数均低于器官衰竭(+)组(P0. 05); NLR在NLR-1时预测AP患者严重程度(AUC:0. 714,最佳截断值5. 18)及器官衰竭发生率(AUC:0. 739,最佳截断值4. 81)的准确度最高.结论 NLR入院24 h预测AP严重程度及器官衰竭发生的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