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用工业钛液制备纳米偏钛酸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廉价的工业TiOSO4溶液为原料,通过热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前驱体偏钛酸(H3TiO4)。研究钛液酸度、钛液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等主要因素对TiOSO4溶液水解率和偏钛酸粒径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对偏钛酸粉末粒径厦粒径分布进行检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偏钛酸的形貌和粒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条件直接影响偏钛酸的粒径及其分布,其中,钛液酸度的影响最大;水解条件时TiOSO4水解率和偏钛酸粒径的影响存在着最佳结合点,即当c(H^+)为2.6~2.8mol/L,p(TiOSO4)(接TiO2计)为25~28g/L,水解时间为60min,水解温度为125℃时,TiOSO4的水解率可达95%以上,得到的偏钛酸呈球形且粒径为40nm。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正交设计法对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最佳制备体系是:液体静置培养7d的菌丝体,在20g/L的溶壁酶作用下,以0.6mol/L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28℃酶解2h,最高制备率为1.34×10^7个/mL;其最佳再生体系是:以液体静置培养7d的菌丝体,0.6mol/LMgSO4·7H2O为渗透压稳定剂,在15g/L溶壁酶与10g/L蜗牛酶作用下,34℃酶解3h,最高再生率为3.7%.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碱种类及其浓度Ma、对硝基甲苯邻磺酸浓度MNTS对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邻磺酸(NT)制取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碳酸(DNS)的影响。发现在水介质中以模拟酶催化剂、M3=1.0mol/L、MNTS=0.38mol/L于控温湿度60℃下反应18h,可以获得81.2%的粗品收率,其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可达96.7%。DNS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4.
该文分别选用不同浓度的海螺酶,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氯化钠5种渗透剂,维生素C和甘露醇2种抗氧化剂,对条班紫菜酶解单细胞的成活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0%的海蚴酶酶解条斑紫菜,成活率最高,选用2mol/L葡萄糖作渗透剂,效果最好,成活率达85.2%,加入抗氧化剂对细胞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酶促水解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蛋白质酶促水解制备生物活性多肽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行为,并建模表征不同反应机制的酶解曲线。基于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时程特性的分析,以经典的米氏方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同时考虑蛋白质单底物水解、蛋白酶失活以及底物或产物抑制因素的机理模型,并构建了指数形式动力学方程dh/dt=aexp(-bh),其中参数(a和b对于不同反应机理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确定的数值结果,对于牛血清白蛋白(BSA)-胰蛋白酶(trypsin)模型体系,经实验拟合平均相对误差为4.73%,并求得该体系相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常数:Km=0.0748g/L,Ks=7.961g/L,Kd=9.358min^-1,K2=38.439min^-1,Ea=64.826kJ/mol,Ed=80.031kJ/mol。所建整套模型可用于蛋白质酶解反应过程的模拟、热动力学常数的计算和生物反应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渗稳剂种类、酶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等因素对黄伞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菌龄为7d,2%溶壁酶处理2.5h,酶解温度25℃,0.6mol/L KCl为制备时的渗稳剂及0.6mol/L甘露醇为再生时的渗稳剂,其原生质体的产率为2.16×10^7个/mL,再生率为0.5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几种有机溶剂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乙二醇和丙三醇对NAGase的作用均表现为低浓度时对酶有激活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激活作用减弱并速转为抑制作用;二甲亚砜和二氧六环对酶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随浓度增大酶活力迅速下降.进一步研究二甲亚砜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结果表明:二甲亚砜对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抑制机理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抑制常数K1=0.27mol/L,KB=2.05mol/L.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的磁场条件下研究了Nu—Fe—B静磁场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反应动力学参数及二级结构的影响.采用磁场强度为0.15T、0.30T、0.45T的静磁场分别处理过氧化氢酶溶液,以曝磁时间为参数,对酶的活性、反应动力学参数、二级结构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当作用时间为1h时,活性最大.3个磁场下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18.2%、23.5%和25.8%;用不同的磁场对过氧化氢酶溶液分别作用1h,与对照样相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Km值从0.02785mol/L增加到0.08724mol/L,Vm值从0.03597mol/(L·min)增加到0.09511mol/(L·min);同时,圆二色光谱测定结果表明磁场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的二级结构也发生变化,这可能是由于磁场对过氧化氢酶辅酶中的Fe^3+影响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用黑曲霉突变株AJ1958产生的菊粉酶,水解菊粉抽提液生产高果糖浆.以6O目菊芋粉在水料比为6:1,料液pH3.0~3.5,60℃条件下浸泡0·5h,过滤,其菊粉抽提率可达95%以上.在每克菊粉投酶量120μmol/min下,水解菊粉抽提液6h~7h,水解率达到95%以上.调nH至4.2~4.5,经活性炭脱色,减压浓缩,得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为0·77g/g以上,果糖含量0.90g/g以上,具有果糖纯正香味的高果糖浆.  相似文献   

10.
ABA浸种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系稻“汕优63”和两系稻“二优培九”为试材,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脱落酸(0mol/L,5×10^-7mol/L,2.5×10^-6 mol/L,1.25×10^-5 mol/L,6.25×10^-5mol/L,3.125×10^-4mol/L)浸种,研究了ABA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浸种后,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均优于对照,其中以6.25×10^-5mol/L浸种效果好,α-淀粉酶活性、发芽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有效分蘖数均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ABA溶液浸种处理后,“汕优63”、“二优培九”的平均产量分别比CK增产7.6%、12.5%,处理浓度为6.25×10^-5mol/L的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4%和20.8%.  相似文献   

11.
蓬园100号锦橙品质好、种子少。细胞学观察染色体数目为2n=18。其少籽原因不是染色体数目异常,而是减数分裂中大量小孢子母细胞之间染色质穿壁导致遗传物质的分配不均和减数分裂异常,产生大量败育花粉粒所致。单核期是小孢子败育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真菌细胞破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种处理对真菌细胞进行破壁,使其释放出细胞内物质.处理后的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得到每毫升菌液中的孢子数和菌体碎片数,观察比较机械破碎的效果.以可溶性蛋白为参照,通过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比较4种处理方法使细胞破壁后释放蛋白质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方法2的破碎效果和细胞可溶性蛋白质释放效果都较好,是一种首选真菌细胞破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导了四合木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雄性不育现象.四合木花具八枚雄蕊,分两轮排列.药壁发育属基本型,具腺质绒毡层.正常花药的绒毡层细胞在四分孢子形成之后开始解体.四合木花药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I前期开始,在以后的各个时期均有发生.败育发生在个别雄蕊或全部雄蕊中不等.败育花药的药壁中层、绒毡层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即开始解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基本全部瓦解,使小孢子母细胞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进行,引起以后一系列败育现象,形成不正常的四分孢子或单核花粉粒.败育花药药室瓦解,花粉囊收缩变形.即使在正常发育的成熟花药内,仍能观察到败育的花粉粒,形状为椭圆形或三角形.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Many studies on the strengths of AS-AQ pulp have been carried out. Generally speaking, except lower tear strength, other strength properties of AS-AQ pulp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KP. Some even higher than KP[1,2]. Macleod[3] fin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ear strength between the AS-AQ pulp and KP of aspen can be decreased about bleaching. McDonough et al[4] point out that at the same beating degree, the tear strength of AS-AQ pulp is lower than that of KP, but at the …  相似文献   

15.
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提取条件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BD-5菌株中提取α-乙酰乳酸脱羧酶,为提高酶的得率,探讨了破壁方法、除杂蛋白、硫酸铵沉淀提取粗酶等的条件,以及提取过程中酶的损失情况和菌体存放时间对酶活力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体用超声波破壁、50%饱和度硫酸铵除杂蛋白,80%饱和度硫酸铵提取粗酶效果较好,菌体存放时间过长,酶活力明显降低。将用该菌株提取的酶应用于啤酒发酵中,证明有明显的降低双乙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煤岩渗透率与煤与瓦斯突出关系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预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从断裂力学角度,在细观上分析阐述了原始环境条件下饱和瓦斯煤岩体受采掘活动影响,在围岩应力增高情况下,其内部裂隙发生发展过程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由此分析说明了煤岩体渗透率的变化对煤岩体和瓦斯突出的影响,对研究和防止矿井煤与瓦斯构成的固流耦合系统的失稳破坏,造成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烟草花粉低温处理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氧树脂半薄切片、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研究了烟草花粉经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后的结构和活力的变化。在半薄切片中发现低温处理后一部分花粉细胞质收缩,整个细胞变瘪变空的衰退现象。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衰退的花粉占花粉总量的比例也逐渐增大。超微结构观察表现出同样的但更加精细的结构变化趋势。从各种细胞器的变化来看,低温处理中首先是高尔基体、质体,然后线粒体发生衰退,细胞核可见的结构变化较晚。花粉衰退过程中液泡和内质网起重要作用。通过液泡膜的部分或完全消失,液泡不断侵蚀和消化邻近的细胞质。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内质网大量增生、形成自噬泡,吞噬细胞质。最后花粉细胞质皱缩,变成一团深黑色无定形物质,花粉死亡。TTC法检测低温处理后花粉细胞活力变化的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进行,有活力的花粉占花粉总数的比例不断下降。到低温处理20d后,几乎所有的花粉都丧失了活力。结果表明:花粉在低温处理后的衰退过程是逐步的,有显著的时序性和特异性。这种衰退过程是细胞编程死亡。  相似文献   

18.
鹅毛竹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鹅毛竹为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鹅毛竹花药具4个药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造孢时期的造孢细胞胞质较浓厚, 线粒体、高尔基体丰富,含有大量的小泡,有少量油滴; 小孢子母细胞分裂期超微结构特征明显,分裂前期小孢子母细胞内含大量小泡、环状片层、高尔基体及线粒体,分裂期的小孢子母细胞胞质中的小泡、线粒体更加丰富,高电子致密颗粒的数量明显增加; 二分体细胞内具有丰富的线粒体,个别细胞壁上有胞质通道,胼胝质壁加厚; 刚释放出的小孢子壁薄,线粒体、环状片层丰富; 中央期小孢子形成期呈圆球形,细胞质稠密,具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随着小孢子的发育,其外壁逐渐增厚,在质膜外侧形成了3条宽窄不等的电子致密带,即外壁表层、基粒棒层和外壁内层,此时形成萌发孔; 成熟花粉粒充满淀粉粒。在花药发育期间出现雄性败育现象,主要表现为绒毡层细胞过早解体和小孢子母细胞及单核小孢子形态畸形,这些异常是雄性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进行了纵横比较,并对现代的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进行了阐述,对突破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定位观测了紫藤的访花昆虫种类及觅食行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形态。结果表明:紫藤的主要访花昆虫为膜翅目的黄胸木蜂和意大利蜂,两者都有传粉行为,属传粉者。意大利蜂除有传粉行为外还有偷蜜行为。花粉在形态上表现出多型性:长球形(赤道观长椭圆形,极面观近三裂圆形),三孔沟;三菱锥形(赤道观近三角形,极面观近三角形),六孔沟;赤道观近三角形,极面观近菱形,四孔沟。外壁纹饰均为橘皮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