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为了深入认识言语规律,有必要区分“语言义”、“心意”、“言语意”等概念,并尽可能区分“词”与“辞”,“义”与“意”两组术语;在此基础上,文章系统地探究了附着于辞(包括言辞和文辞)上的各种不同意义,并依照不同的标准对这些意义进行了初步分类,得出“理性意”、“情感意”、“形象意”、“交际意”、“美感意”,“整体意”、“局部意”,以及“表面意”、“非表面意”等多种辞意类别。  相似文献   

2.
忽如一夜春风来,百行千业皆山寨。“康帅博”的饮料、“啃他鸡”的快餐、“阿迪王”的皮鞋、“宝马”的电风扇、“NOKLA”手机,乃至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就连软件业同样也出现什么“山寨播放器”、“山寨杀毒软件”、“山寨版”百度、“山寨版”QQ等,甚至山寨OA、HR、ERP都有。  相似文献   

3.
“绝俗”、“重韵”是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绝俗”则须重视“胸次”,在艺术境界上超越凡俗。他所重的“韵”,是“苍拔紧执”为主,且与“妍雅郁藏”相融合的“韵”。此外,他强调“法外之理”、“中和”、“自然”等美学观。他的书法创作前无古人,特色独具,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4.
“骚雅”、“清空”、“意趣”是张炎对词的主要审美理想,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骚雅”是张炎对词审美最核心、最基本的要求,“清空”是“骚雅”最佳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笔法,也是一种境界。“意趣”是继“骚雅”、“清空”后更高的艺术追求,是“骚雅”、“清空”的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5.
古代以“医”的起源为“王天下”的基础之一,中华文明引导着“医”的发展,而“医”也对中华文明有着重大贡献。在中华文明的哺育下,“医之道”的核心观念即“保性命之术”的以人为本、日常生活的顺应自然、“施医于未病之间”,“医”者之心为“仁心”,“医”者之术为“仁术”。中华文明哺育下的“医”,与治国理政紧密相连,或以“医”从政,朝廷要关心民众疾苦;或以“医”喻政,所谓“医国”,即为国除患祛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医”,突出的是中华文明精神。医学教育,注重中华文明的指引,对当今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它可以指涉“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政治家口号下的文学写作;它也可以指涉“创作自由”、“人道主义”、“新启蒙”、“个性解放”、“表现自我”等知识分子与文学家们的倡导。它可以用来概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也可以用来概括“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处在“新时期”。组成我们现如今的广泛的“共识”,广泛“认同”的观点,都是由“新时期”来提供的。90年代以后,往往是对80年代某些观念的强调、延续或者以此为基础的推断。“新时期文学”的最基本态度还可以用这几个概念来描述:“人道主义”、“个性主义”、“文学独立”。人道主义精神是“新时期文学”的最强音,也代表了1970年代末以来文学的最感人最健康的声音。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以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为文学资源,“新时期文学”展开了对文化大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极左”政治的全面否定和批判。“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旗帜上有“自由”、“博爱”,却鲜有“平等”。人道主义者更倾向于把当下的问题看成是“社会转型”中的问题,这种态度一致延续到1990年代。但是没有对平等价值的奋力追求,又何来人道主义呢?而人道主义者的现实和历史位置究竟又在哪里呢?“新时期文学”10年盛会那段时间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是关于“忏悔”。忏悔在当时的表述下,是对今日之我的肯定,是自我与历史的“切割”。让文学与时代、社会“切割”,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考察“人本身的灵魂”,在这一点上,“新时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后者也有所谓“忏悔意识?  相似文献   

7.
老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无为”,“无为”是“圣人”的道德行为准则、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这种人生道德论认为,“圣人”应该清静少饮,知足不争,保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件法宝。他的修养方法是“功遂身退”,“去甚、去大、去套”。他的“不德”的反传统道德思想,带有革新性质,对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德”是“无为”的人生道德论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从自身人生体验入题,对张蕾教授的《斜阳居杂缀(上卷)》进行了解读与评论,凸显了人格魅力,从而提出了:对自己,要“独善其身,人品第一”;对别人,要“相善其群,以人为本”;写文章,要“文善致远,人格至上”。如此“人”向“善”、“群”主“和”、“文”从“心”的回归与升华,必将闪射永恒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徐园 《科技信息》2009,(35):247-247,27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全面实施已历三年,配套的教材以其新颖的视角、创新的手法、精心的设计、艺术化的“剪裁”,充分体现出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围绕教学的核心内容.展开“思考”、“探究”、“拓展”,配以“阅读”、“引例”、“链接”,教材具备完美的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10.
解析寂寞     
刘平 《世界博览》2011,(20):86-87
什么叫寂寞?从字面理解,寂寞形容冷清孤单,词组有“寂寞难耐”,近义词有“孤寂”、“孤独”,反义词有“热闹”、“充实”等。  相似文献   

11.
孔子继承了周代以来关于德和德治 思想的文化传统,从春秋末年的社会现实出发,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 ,构建了以“爱民”、“富民”、“教民”、“安民”、“举贤”、“正政”、“善政”为 主要内容的“德政”思想理论体系。孔子的德治思想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具有重 要的历史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缘”原为名词,本义是衣裳鞋帽等的镶边。由此引申出“沿、循……(运行)”义(动词性)。在汉语史上,介词“缘”有三个义项.即“依据”、“因为”,“沿着”,均从动词义项中发展而来。“缘”衍“依据”、“因为”义始于战国末期;“沿着”义的介词“缘”最早见于晋代。  相似文献   

13.
忠恕之道作为儒家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伦常准则,包括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两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层面。“忠”侧重如何对待自己,它实际由“中”派生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执中”、“正己”而“尽己成性”,与三代以来的尚“中”精神一脉相承。“恕”着重如何对待别人,它强调通过推己及人、以成全他人,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两种表述形式。依儒家之见,“忠恕违道不远”,只有既正确对待自己,又正确对待别人,我们才能达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4.
孔子道德修养的要义于家是“孝”,于国是“忠”,于民是“泛爱众”,于世是“恭”、“宽”、“信”、“敏”、“惠”。在道德修养途径上,一要掌握道德修养的要义,自省自察,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要强调“知”、“情”、“意”的渗透和融合。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借鉴孔子道德修养论中的精华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素阁 《科技信息》2011,(5):412-412
子路姓仲名由,孔子著名弟子,少时粗鲁率性,但善良正直。子路弘扬“仁政”、“德治”。他“尚武”、“好勇”,但并非一介武夫,而是文武兼备,后世儒学称之仲夫子。子路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重视教化。“负米养亲”“周游列国”“结缨遇难”等故事概括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仲夫子墓祠已审批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根据意义和用法的不同,安义方言的“搦”字句可以区分为搦1、搦2、搦3、搦4、搦5、搦6、搦7,它们分别表示“拿”“给予”“役使”“使用”“处置”“被动”“假设”,并构成各种句式。“搦”在安义方言里仍保留了动词的用法,但“搦”虚化的意味渐强。  相似文献   

17.
唐代古文家欧阳詹在散文创作中追求语言的新变和古雅,复活或创造了不少历史词或新词。《汉语大词典》收录了十余条源自其作品的词语。但是,仍有不少词语,辞书尚未收录注释,这对于唐代散文研究和语言研究都是不利的。文章择取“儒里”、“港洞”、“闲丽”、“物义”、“山节”、“秘邃”“奔崖”、“六阴”、“浮泉”、“掺执”、“白移”等词语,利用传统训诂手段加以解释,既有助于对文本的研究,亦可补大型语文辞书之阙。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专门队伍建设的目标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而“革命化”的建设目标首当其冲,是因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法治专门队伍的政治灵魂,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理论指导摆在法治专门队伍建设的第一位。“革命化”与“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相辅相成但是又各具特色。从核心意蕴的角度辨析,“革命化”针对的是思想层面笼统抽象的问题,而“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针对的是实践中具体操作问题;从实践要求的角度辨析,“革命化”的实践要求是加强科学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实践要求则是针对法律职业的管理监督、培训以及保障;从功能机制的角度辨析,“革命化”发挥着思想统领的作用,而“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是“革命化”实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投稿指南     
《广东科技》2009,(16):F0002-F0002
本刊的“专栏”、“专题”以及“政界”、“商界”“学界”三大版块,下设多个子栏目,追求较强的可读性,侧重报道、探讨我省科技界、经济界、学术界的热点、亮点。文稿需主题鲜明有力,构思清晰合理,文字精炼有文采,符合以下各版块、栏目定位。  相似文献   

20.
自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一场由总统李明博亲自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绿色国民运动”,就在韩国波澜壮阔地展开,至今仍方兴未茂。今天,如果你翻开韩国报纸、打开电视,诸如“绿色增长”、“低碳素发展”、“绿色新政”、“绿色就业”、“绿色家庭”等的“绿色”词汇,就会映入眼帘、比比皆是。无疑,以信息技术推动的“绿色增长”,将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竞 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