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催化裂化柴油复合溶剂萃取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四类不同的复合溶剂,依据萃取理论,运用正交设计方法,针对咸阳助剂厂生产的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精制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柴油经优选的复合溶剂精制后,柴油收率达95% ,且可脱除约71.7% 的总氮、73.7% 的非碱性氮、46.9% 的硫醇和54.1% 总硫.精制后的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加速储存后色度为13# ,达到一级柴油标准的要求,稳定性提高,溶剂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改善其安定性的方法以及各种非加氢精制方法的原理、工艺的优缺点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综合论述。其中 ,酸碱精制、吸附精制、溶剂精制、加速老化、离子交换树脂精制等方法主要是把柴油中的不安定组分从柴油中分离出来 ,而加入稳定剂法是通过稳定剂来抑制不安定组分的反应 ,从而达到稳定柴油特别是催化裂化柴油的目的。提出了利用其中两种或几种非加氢精制方法对柴油进行精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改善其安定性的方法以及各种非加氢精制方法的原理、工艺的优缺点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综合论述。其中,酸碱精制、吸附精制、溶剂精制、加速老化、离子交换树脂精制等方法主要是把柴油中的不安定组分从柴油中分离出来,而加入稳定剂法是通过稳定剂来抑制不安定组分的反应,从而达到稳定柴油特别是催化裂化柴油的目的。提出了利用其中两种或几种非加氢精制方法对柴油进行精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法脱除柴油中的环烷酸,并运用表现分配比概念,考察了环烷酸这种混合物在95%乙醇和柴油中的表观分配比,环烷酸在95%乙醇和柴油两相间的表观分配比为2.0±0.2这是一个较恒定的数值。以此数值对抽提结果进行推测,其推测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得很好.对抽提所应采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95%乙醇为抽提环烷酸的优良溶剂,经抽提可脱除柴油中80%以上的环烷酸,精制后的柴油的酸值合格,安定性有明显提高.溶剂可回收利用,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
用H2O2—有机酸氧化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5  
用30%H2O2-HCOOH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为苯并噻吩米)进行了氧化,然后用溶剂萃取法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的氧化产物,所用萃取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腈,硝基甲烷,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砚效果最好,在剂油(体积)比为1:2,溶剂含水量为5%及萃取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柴油总硫含量从0.8%降至0.3%,柴油收率为70%-80%,对未处理柴油,氧化柴油及氧化-萃取柴油进行了GC/FPD分析,发现催化裂化柴油中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60%,GC/MS分析表明,氧化产物主要为以1,1-二氧苯噻吩类为主的砜类,共鉴定出了23种砜类。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5]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复合溶剂萃取法用于直馏柴油脱酸和回收环烷酸的工艺流程。研究表明,该工艺的环烷酸脱除率达97%以上,精制后柴油质量满足GB252-77质量标准;复合溶剂经蒸馏回收可循环使用,同时得到了环烷酸副产品;该工艺不产生三废,有利于环境保护,克服了柴油碱电精制和硫酸中和法回收环烷酸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组分溶剂对胜利柴油馏分进行了溶剂脱酸精制研究,考察了精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剂油比为0.25~0.3∶1、常压、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可将酸度小于120mgKOH/100mL的柴油,降至5mgKOH/100mL以下,达到优等品标准,且不影响馏分组成和闪点.萃取液在蒸发前可直接使用3~4次再去蒸发.直接回收得到的环烷酸酸值达190mgKOH/g左右,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柴油无污染脱酸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三组分溶剂对胜利柴油馏分进行了溶剂脱酸精制研究,考察了精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剂油比为0.25 ̄0.3:1、常压、温度为30 ̄50℃的条件下,可将酸度小于120mgKOH/100mL的柴油,降至5mgKOH/100mL以下,达到优等品标准,且不影响馏分组成和闪点。萃取液在蒸发前可直接使用3 ̄4次再去蒸发。直接回收得到的环烷酸酸值达190mgKOH/g左右,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柴油萃取-光化学反应深度脱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液萃取-光化学脱硫组合工艺,研究不同体系的光致脱硫效果,探讨了二苯甲酮敏化催化裂化柴油中脱硫反应的动力学并与二甲亚砜(DMSO)直接萃取脱硫进行了比较。硫化物的光氧化产物用溶剂萃取法脱除,考察的溶剂为水/乙腈混合物及二甲亚砜。实验数据表明:在萃取剂与柴油的体积比为4:3、溶剂含水量φ=0.25的条件下,柴油脱硫率可达64%,收率949/6。对柴油原料及光氧化柴油抽出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柴油中硫化物降解后的形态包括亚磺酸、亚砜和硫酸酯。  相似文献   

10.
催化裂化柴油康醇萃取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康醇为萃取剂,在正十六烷中加入少量二苯并噻吩构成柴油模拟体系,考察了单级萃取中稀释荆含量、剂油比、温度对脱硫率和分配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康醇脱除催化裂化(FCC)柴油中硫化物是可行的,康醇是一种较好的萃取剂。建立了在模拟体系中二苯并噻吩的萃取动力学方程:r表现=0.19CA-60.6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稀释剂含量下的萃取平衡线。模拟体系萃取脱硫适宜的条件为φ(稀释剂)为0.01~0.05,剂油质量比为1.5~2.5,萃取温度30℃~50℃在该条件下,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萃取精制,精制柴油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常见的硫化物、氮化物按一定方式添加到催化裂化柴油基础油及其模拟基础油中,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常见的酸性化合物添加到碱洗后的脱酸柴油中,考察了这些化合物对柴油安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催化裂化柴油中的非碱性氮化物单独存在时可使柴油颜色变深;酸性化合物、碱性氮化物单独存在对柴油的安定性影响不大.若在非碱性氮化物、碱性氮化物、酸性硫化物或其它酸性化合物等并存的条件下,由于酸性化合物、碱性氮化物具有催速作用,柴油的安定性变得更差.  相似文献   

12.
用溶剂萃取法在较低温度下精制粗环烷酸.对酸值140mgKOH/g及含油30.1%的辽河粗环烷酸进行精制后,酸值可达190mgKOH/g以上,酸回收率及纯度均可达到90%以上,精制过程中无三废排放,这是精环烷酸脱油精制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相分离温度及其变化幅度为指标考察了乙醇和柴油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直馏和加氢柴油馏分油及所有市售柴油与乙醇的相分离曲线随乙醇含量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馏分油在乙醇含量为5%~20%范围内,相分离温度升高25~40℃,调合柴油在乙醇含量为10%~20%时,相分离温度升高10~15℃,且在乙醇含量约50%时相分离温度都达到最高值;芳烃含量较高的催化裂化柴油相分离温度随乙醇含量增加呈单调升高的趋势,但整体升高幅度小于15℃。柴油的烃族组成和50%馏出温度对乙醇与柴油的相容性有较大影响。加入助溶剂后乙醇和柴油的低温稳定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4.
用溶剂萃取法精制粗环烷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溶剂萃了以法在较低温度下精制粗环烷酸,对酸值为140mgKOH/g及含油30.1%的辽河粗环烷酸进行精制后,酸值可达190mgKOH/g以上,酸回收率及纯度均可达到90%以上。精制过程中无三废排放,这是精环烷酸脱油精制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H_2O_2-有机酸氧化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30 %H2 O2 HCOOH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主要为苯并噻吩类 )进行了氧化 ,然后用溶剂萃取法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的氧化产物。所用萃取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 ,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腈、硝基甲烷 ,其中 ,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效果最好 ,在剂油 (体积 )比为 1∶2、溶剂含水量为 5 %及萃取时间为 10min的条件下 ,柴油总硫含量从 0 .8%降至 0 .3% ,柴油收率为 70 %~ 80 %。对未处理柴油、氧化柴油及氧化萃取柴油进行了GC/FPD分析 ,发现催化裂化柴油中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6 0 %。GC/MS分析表明 ,氧化产物主要为以 1,1二氧苯并噻吩类为主的砜类 ,共鉴定出了 2 3种砜类  相似文献   

16.
银杏黄酮苷的不同提取精制方法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精制银杏黄酮苷的机理,比较了溶剂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提取精制银杏叶中黄酮苷的方法,结果表明,树脂吸附精制银杏黄酮苷优于溶剂萃取精制。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精制的提取物,其总黄酮苷含量分别为28.14%和35.11%,产率分别为1.90%和1.67%。  相似文献   

17.
采用模式识别的逐步判别分析法,对南充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柴油收率调优进行研究,给定临界值Fα=3.04(对应于α=0.01)时,分类准确率达98.81%。  相似文献   

18.
催化裂化柴油不安定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常见的硫化物,氮化物按一定方式添加到催化裂化柴油基础油及其模拟基础油中,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常见的酸性化合物添加到碱洗后的脱酸柴油中,考察了这些化合物的对柴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了表明,催化裂化柴油中的非碱性氮化珠单独存在时可使柴油颜色变深,酸性化合物,碱性氮化物单独存在对柴油的安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运用重油催化裂化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工业应用软件 RCCLK,对催化裂化装置掺炼焦化蜡油和焦化柴油的工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 ,模拟预测计算结果能较好地符合催化裂化反应规律 ,为催化裂化掺炼焦化蜡油、柴油选择合理的操作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脂肪酸对柴油碱精制防乳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油中脂肪酸含量不同 ,对柴油碱精制防乳化的影响进行研究 ,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破乳剂对柴油碱精制防乳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柴油中脂肪酸含量增加 ,碱洗时乳化中间层增加 ,加入非离子与阳离子复合破乳剂能够防止柴油碱洗乳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