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 2-MG)的关系,我们采用放免法对28例RA患者空腹外周血β_2-MG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20例正常人作了对照。结果:RA患者β_2-MG(mg/L)水平:晚期(4. 97±1.21,n=14)、中期(3.66±1.37,n=8)、早期(2.87±1.04,n=6)均比对照组(1.64±0.48,n=20)明显增高(P<0.01,P<0.01,P<0.05),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测定β_2-MG可了解RA时机体免疫状况,并对病情的轻重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2.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选取30例因过敏性紫癜入住兰州市西固区医院的患儿,以时间分辨免疫法检测30例HSP患儿尿中MA和β2-MG的水平,同时选取25例同龄正常儿童尿液作对照;30例HSP患儿尿中MA及β2-MG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β2-MG和MA为早期诊断HSP肾损伤的尿标志性蛋白.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其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大鼠非离子低渗型造影剂急性肾损伤模型,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非离子低渗型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将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NS组);造影剂对照组(CM组);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V组)。RV组于注射造影剂前12 h按10 mg/kg瑞舒伐他汀混悬液灌胃,NS组、CM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CM组、RV组以10m L/kg剂量行大鼠尾静脉注射造影剂(优维显370,370 mg I/m L),N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造影24 h和72 h后取材。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小管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N-乙酰-B-D-葡萄糖酸苷酶(NAG)水平,以评估大鼠肾脏功能变化。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评估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结果表明:1与CM组大鼠相比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明显减轻大鼠肾脏损伤程度;2 CM组和RV组大鼠血Scr、血Cys-C、尿NAG、尿α1-MG、尿m ALB均较NS组显著升高,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大鼠与CM组大鼠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组内比较,CM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72 h较24 h上升显著(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3 CM组和RV组大鼠血清Hs-CRP水平均较NS组明显升高,RV组较CM组血清Hs-CRP降低显著(p0.01);组内血清Hs-CRP比较,CM组大鼠随时间升高明显(CM 24 h vs CM 72 h,p0.05),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大鼠则明显下降(RV 24 h vs RV 72 h,p0.05);4CM组和RV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均较NS组明显降低,RV组与CM组相比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组内比较,CM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随时间降低明显(CM 24 h vs CM 72 h,p0.05),而RV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随时间显著升高(RV 24 h vs RV 72 h,p0.05)。说明短期瑞舒伐他汀干预通过降低血浆细胞炎症因子水平、降低造影剂肾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减轻造影剂肾病大鼠肾脏的损伤程度,对造影剂肾病大鼠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尿转铁蛋白(TRF)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3种检验指标的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S C,β_2-MG和TR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据临床病理分型的Ⅱ,Ⅲ,Ⅳ型患者血清中CYSC,β_2-MG,TRF水平浓度均高于Ⅰ型,血清水平呈递增性升高.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YSC,β_2-MG,TRF有助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诊断,并且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肾小球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选取30例因过敏性紫癜入住兰州市西固区医院的患儿,以时间分辨免疫法检测30例HSP患儿尿中MA和β2-big的水平,同时选取25例同龄正常儿童尿液作对照;30例HSP患儿尿中MA及β2-MG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β2-MG和MA为早期诊断HSP肾损伤的尿标志性蛋白。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其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在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25例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和75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尿β_2-MG、hs CRP、IL-6、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血清BUN、SCr正常范围时其尿β_2-MG、血清hs CRP、IL-6水平均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β_2-MG与血清hs CRP、IL-6水平呈正相关;Hb Alc水平越高的患者尿β_2-MG、血清hs CRP、IL-6升高越明显。结论不少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BUN、SCr虽然正常,但其肾功能已经下降,尿β_2-MG、血清hs CRP、IL-6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着更良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诊断符合率,对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利于临床早期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对四川的牦牛、奶牛和水牛的血清蛋白进行分离测定,用CDS—200型计算机控光密度仪,以波长600nm扫描,并进行比较和初中分析。测得41头牦牛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白蛋白39.93±3.70、α_1—球蛋白14.43±1.29、α_2—球蛋白13.51±1.17、β—球蛋白7.49±1.35、γ—球蛋白24.66±2.70;黑白花奶牛61头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白蛋白38.38±2.62、α_1—球蛋白12.14±0.76、α_2—球蛋白11.7±0.66、β—球蛋白16.25±0.48,γ—球蛋白21.51±1.80;德昌水牛90头(其中公18头、母72头)相对百分含量为白蛋白30.76±2.85、α_1—球蛋白24.25±1.04、α_2—球蛋白11.97±0.62、β—球蛋白17.07±0.96、γ—球蛋白15.93±1.08。  相似文献   

8.
观察黄风汤加味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武威市中医医院诊治的74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人群,其中对照组纳入37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纳入37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风汤加味口服治疗,疗程为2个月。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血白蛋白(ALB)、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含量,统计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β2-MG、血β2-MG、Scr含量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而ALB含量则明显上升(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变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1.08%)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风汤加味治疗IgA肾病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检查结果,将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量蛋白尿组患者40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A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40例(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TRF,Cys-C,RBP和Hcy水平.结果 1)TRF,Cys-C,RBP和Hcy在A,B组中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RF,Cys-C,RBP和Hcy在B组中明显升高,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Cys-C,RBP和Hcy联合检测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鞣花酸(EA)对顺铂引起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减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A给药组(10,30 mg/kg),给予顺铂(25 mg/kg)建立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观察EA给药后的改善作用.取小鼠血清并用试剂盒测定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肾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用HE和Tunel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结构变化和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肾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A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中BUN,SCr,MDA,TNF-α和IL-1β水平,增加肾组织中GSH和T-SOD的活性;下调肾组织中Bax,上调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改善顺铂所致的病理变化.结论:EA对顺铂引起的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与EA的抗氧化、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分析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方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给予对照组43例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给予研究组43例泼尼松+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两组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血清ESR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血清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7,P=0.034)。采用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能降低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血清ESR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2.
探索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A)在直肠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的301名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为恶性肿瘤组,选取同时期就诊于该院的115例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和116例健康对照者分别作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用酶法对各组患者的血清SA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恶性肿瘤组、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A含量分别为(637±124) mg/L、(589±112)mg/L、(565±87)mg/L,恶性肿瘤组血清SA含量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恶性肿瘤组I~IV期患者血清SA含量分别为(594±123)mg/L、(622±116)mg/L、(630±110)mg/L、(741±141)mg/L,血清SA水平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递增,但恶性肿瘤组各期患者血清SA含量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临床意义不大。上述三组血清SA的阳性率分别为15.28%、6.96%、3.50%,恶性肿瘤组血清SA阳性率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但仍明显低于文献报道阳性率。本研究发现血清SA可能与直肠恶性肿瘤的进展相关,但尚未发现其在直肠恶性肿瘤诊断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06例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对照组为42例来自我院体检健康者.结果 31例高血压病Ⅰ期组、34例高血压病Ⅱ期组、41例高血压病Ⅲ期组及对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值分别为:8.51±4.35 mAlb/mg.L-1、14.96±10.40 mAlb/mg.L-1、35.88±11.07 mAlb/mg.L-1、7.76±2.77 mAlb/mg.L-1,高血压病Ⅰ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Ⅱ期组和高血压病Ⅲ期组尿微量白蛋白对照组相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变化在诊断高血压肾损害中有重要机价值;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吸收法对德格藏山羊血清总蛋白(TP)进行不同季节(春、秋)测定,结果表明春秋两季总蛋白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春季测得43头,总蛋白平均值为6.64±0.22,秋季测定25头,总蛋白平均值为6.19±0.27,经“t”检验统计,差异显著(P<0.05)。又采用醋酸纤维溥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通过扫描测得春季39头的相对百分含量为:清蛋白39.13±2.95,α_1—球蛋白7.35±0.60,α_2—球蛋白15.57±1.13,β—球蛋白8.58±0.71,γ—球蛋白30.29±2.65,清球蛋白的比值(A/G)0.693±0.08。测得秋季24头的相对百分含量为:清蛋白38.72±4.38,α_1—球蛋白9.11±1.32,α_2—球蛋白18.35±1.63,β—球蛋白9.59±1.94,γ—球蛋白24.22±3.18,清球蛋白的比值0.72±0.12,经“t”检验α_1、α_2和γ三种球蛋白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α_1、α_2球蛋白秋季大于春季,而γ—球蛋白则春季大于秋季,清蛋白和β—球蛋白虽有差异但不显著,由此可见总蛋白的含量变化与α_1、α_2和γ三种球蛋白的含量有关,春季γ—球蛋白增加的量超过α_1和α_2球蛋白降低的量,这种变化可能是动物体的血清蛋白对季节变化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性,选择25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及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高血压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有高血压作为应变量,年龄、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等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由此可知,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水平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Elf-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Elf-1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了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Elf-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33例AML患者:M2型17例、M3型6例、M5型10例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的Elf-1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采用公式2~(-△Ct)×100%计算Elf-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AML组Elf-1表达水平(13.518±19.19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044±1.321)%(P<0.01),不同AML亚型之间Elf-1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52),但各亚型AML的Elf-1的表达水平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外周血Elf-1表达水平的方法,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Elf-1基因高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张斌 《天津科技》2004,31(5):54-56
目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研究其水平与糖尿病病程、是否伴有高血压、不同的血糖浓度和有无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并与血清尿素氮、肌酐相比较,以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根据糖尿病病程长短分三组进行比较、糖尿病伴高血压与不伴高血压进行比较、不同血糖浓度之间比较和尿蛋白阳性组与尿蛋白阴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血清尿素氮、肌酐未升高时,血、尿β2-微球蛋白已升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β2-微球蛋白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糖尿病伴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比较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血糖浓度越高,β2-微球蛋白升高越明显;蛋白尿阳性组与蛋白尿阴性组比较,β2-微球蛋白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对于保护肾脏,减少糖尿病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测定对~(18)F-FDG PET/CT发现直结肠FDG局灶性高代谢灶癌变判断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56例意外探测到结直肠局灶性高摄取灶病例,同时行血清CEA测定,将肠镜及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分组。各组血清CEA水平数据汇总后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计算血清CEA水平测定的诊断效率。结果表明:56例结肠局灶性高代谢病灶中,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出结肠癌及腺瘤共43例,阳性预测值(PPV)为76.8%;其中直结肠癌26例,腺瘤17例,其余13例(23.2%)为炎性及生理性改变。结肠癌组、腺瘤组及良性病变组(炎性和生理性摄取)的血清CEA水平分别为(15.0±17.1)μg/mL,(2.23±0.96)μg/mL,(2.51±0.90)μg/mL,恶性病变组与腺瘤组及正常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F=8.277,P=0.001。结肠癌组与癌前病变组及生理及炎性组之间P值分别为0.001和0.001。血清CEA水平探测局灶性浓聚灶结肠癌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4.6%、83%和83.9%。说明~(18)F-FDG PET/CT偶然发现结肠局灶性高摄取病灶中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阳性率很高,血清CEA水平对局灶性直结肠偶发FDG浓聚灶的恶变诊断具有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0例)。另随机选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患者血清Cys-C、Hcy、hs-CRP、mAlb、Cr指标,并对比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Hcy、hs-CRP、(mAlb/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Hcy、hs-CRP水平及(m Alb/Cr)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Hcy、hs-CRP、(mAlb/Cr)四者单独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和Hcy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血清Cys-C、Hcy、hs-CRP、(mAlb/Cr)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伊凡思蓝(EB)作为检测早期糖尿病大鼠血_视网膜屏障通透性改变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用Brown_Norway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1周后,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血管内注射EB,检测视网膜中含量。结果对照组和糖尿病组视网膜内EB含量分别为(13.22±3.59)ng/mg(n=12)和(23.41±4.47)ng/mg(n=12),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注后检测视网膜内EB含量的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发现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中血_视网膜通透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