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周杰伦第一支单曲《可爱女人》发行以来,他的歌曲迅速走红于整个华语乐坛。周杰伦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固然得益于他极具个人特色的周式唱腔,同时也源于其独具魅力的歌词。运用浑沌学的基本理论对周杰伦歌词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为歌词的写作意义与价值作进一步的欣赏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常听人抱怨自己没有音乐“细胞”,不会欣赏音乐。当他力求于音乐欣赏时,可能一种紧张的心绪便不期然地伴随而来,聚精会神地倾听,结果往往是茫然无获。确实,这一普遍现象困惑着许多音乐爱好者。 那么,究竟怎样欣赏音乐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想有必要先弄清楚何谓欣赏音乐或者说怎样才称得了“听懂”了音乐。  相似文献   

3.
音乐分类是将用户输入的音乐信号与音乐库中的音乐文件进行匹配,找出相应的类别.传统的MP3分类的研究大多先把MP3文件解压缩到PCM文件,然后在PCM文件上进行特征提取,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处理速度比较慢.本文中借鉴语音识别技术,提出了基于MDCT域的MP3音乐特征片段提取方法,然后利用MDCT域上的音乐片段特点表示MP3音乐特征属性,最后采用适应性较强的学习分类器对已经提取的音乐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实验先通过对4个歌手100首歌的学习,然后对未知20首歌进行分类,识别演唱歌手平均准确度达80%.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和舞蹈界至今仍有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先有音乐,然后根据音乐创作出舞蹈;另一种与之相反,认为先有舞蹈构思、动作的编排,然后请曲作者配上与之相符的音乐。看上去这两种观点完全相反,截然对立;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种观点在不自觉地相互接近与渗透。追究根源,即音乐与舞蹈是否有互解关系的问题。一般说来一个舞蹈作品自始至终儿乎都离不开音乐。新作品的诞生要经过编导的创作、构思、实践、修改不断完善而完成;有些编导起初构思的根据往往就是音乐。当然也有不同者,如先舞蹈后音乐者也不乏其人,艺术的手法往往不是绝…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符号体系的使用使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音乐则是研究现实世界音响形式及对其控制的艺术,它同样使用符号体系,是所有艺术中最抽象的艺术。从表面上看,音乐与数学是“绝缘”的。其实不然。那数学与音乐有什么关系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先来介绍一下“音乐数”。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是北宋社会“超然独骛,众莫能及”的风云人物。他在文学、史学、经学、政治等领域里独领风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他在音乐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下面是关于我班学生小经的三个情景描述。 【情景一】初二时一次音乐课上,他和一位同学发生矛盾,被音乐老师送到我这里。我让他反思,他却趁我出去有事偷偷从办公室溜走了。我回来后给他分析道理,让他明白后果,似乎也没有什么效果。我决定找他妈妈谈谈,让他说出他妈妈的手机号码。他似乎很认真地慢慢报了一串数字,然后我让他先去冷静地思考。在和她妈妈联系时,我发现他故意编了假号码。  相似文献   

8.
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1854年初版)是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音乐美学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这篇著作在当时即受到资产阶级音乐界和哲学界许多人的重视,并引起了不断的争论。一直到现在,他的观点,在西方资产阶级音乐思想中还有相当大的影响。音乐美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在这领域里,有着各种疑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我们在这里仅就汉斯立克的“音乐的情感的表现”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10.
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天才式地将巴洛克时期对立与冲突的音乐观念、风格和创作手法等有机地融合、贯穿起来,完成了音乐历史的整合从而推动了音乐历史的发展。仅从技术层面来讲。他是西方音乐史上继往开来的复调大师。同时也以他的创作实践预示了和声时代的到来,他是音乐历史流变与整合的汇聚点。文章在此基点上进行探讨,并试图在人文与技术层面的论述中,引起更多的人们对巴赫的重新审视与热爱。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他者不仅存在于不同群体和文化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群体和文化之内:从异国音乐文化的他者到本土的音乐文化的他者;以他者的眼光感受他者音乐文化;借鉴他者进行研究。存在于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他者情结有效地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评唐太宗的音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岩 《洛阳师专学报》1999,18(4):60-62,76
唐太宗的音乐观分作两个层面,其一是音乐认识论。由于他不懂得音乐表现人的感情,更不懂得音乐以其特殊的语言来表现感情,就认为音乐作品本身不带悲苦欢乐的情绪,而是作为作品接受者的人,由自己心情的悲苦欢乐而赋予作品以情绪的。这便无限夸大了接受者的主观认识能力,从而取消了作品自身质的规定性。其二是音乐社会学论。由于他不懂得儒家功利主义音乐观,不懂得音乐同政治、社会、风俗等的关系,就认为音乐作品同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没有什么关系。他的音乐认识观,是音乐社会学论的理论基础;音乐社会学论,是音乐认识论向社会生活、政治活动的必然推演。音乐对于唐太宗来说,还是一片盲区。  相似文献   

13.
耳机控的烦恼 谋害杰克耳朵的确实是他自己。先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傻事吧!白天除了上课时间.杰克都带着耳机听音乐、听法语.还有广播里的趣味知识竞猜节目。每个晚上他还靠耳机里的音乐来催眠。即使在参加喧闹的PAR丁r时.他也带着耳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刘天华先生科学地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积极摄取西洋音乐的事实,通过对刘先生二胡作品的分析、探究,阐明他之所以取得超越时代的成就,是由他“采取本国固有精粹”,并进行“东西的调和与合作”来完成的。作者在努力探求刘先生创作风格的同时,希望能对改革开放下的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特别是音乐的民族化创作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是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音乐的一盏明灯。虽然他生活在帝俄时代,但人们并不为此而低估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在他的国度里,人们还是把他作为民族瑰宝看待着。他的音乐一方面具有细致的心理刻画,动人的抒情性;一方面又具有深刻的戏剧性、悲枪式的斗争精神。可以这么说,在音乐内心情感的表现上,柴可夫斯基具有女性细腻的风格,在音乐的戏剧力量上,又具有贝多芬式的阳刚之气。为什么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具有这样的风格呢?这除了与当时社会环境、他的婚恋生活的影响有关外.关键和他的性格有关。柴可夫斯…  相似文献   

16.
张进 《科技信息》2007,(11):7-7,15
汉斯立克是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论音乐的美》一书在许多国家很有影响,在当代音乐美学中受到极大的重视。全书涉及的音乐美学问题很多,本文主要就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作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7.
杨冯圆 《科技信息》2012,(1):498-498
周子的时代距离今天有近一千年的历史了,但他的“乐论”与今天流行的音乐思想之间并没有一道鸿沟.它所讲的音乐自然观和“淡和”的音乐审美观,在今天也是适用的。他的思想对于今天的音乐爱好者和工作者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嵇康形成了强烈的反叛意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与传统观念相对立,他反对对音乐社会功能作庸俗社会学的解释;对音乐的心理功能,他认为只限于躁静这一情绪层面;他高度肯定欣赏活动中欣赏者的主体价值;他的学说有其先声和响应。嵇康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卓然独立的杰出人物,但他的观点也存在着许多偏激和谬误。  相似文献   

19.
耿歆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219-219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印象主义中的音乐通过变幻美洲的和声和音色来营建出一种情调和氛围,其创作理念与印象主艾绘画是有着相同之处的。而德彪西的音乐更是与印象主义的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井在延承印象主义绘画的风格的基础上,更显其神秘,梦幻与朦胧。  相似文献   

20.
基于MDCT域特征的MP3音乐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分类是将用户输入的音乐信号与音乐库中的音乐文件进行匹配,找出相应的类别.传统的MP3分类的研究大多先把MP3文件解压缩到PCM文件,然后在PCM文件上进行特征提取,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处理速度比较慢.本文中借鉴语音识别技术,提出了基于MDCT域的MP3音乐特征片段提取方法,然后利用MDCT域上的音乐片段特点表示MP3音乐特征属性,最后采用适应性较强的学习分类器对已经提取的音乐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实验先通过对4个歌手100首歌的学习,然后对未知20首歌进行分类,识别演唱歌手平均准确度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