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奉天实业学堂的嬗变置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和社会转型的长时段中进行考察,追溯20世纪教育改革的思想与实践,探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于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颖鲜明的近代音乐创作特征和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使沈心工学堂乐歌中诠释尚武精神的歌曲,契合了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现实需求和国民的情感需要。沈心工利用其所创作的学堂乐歌,从强身健体、从军为国、传播军事科技、以武求和四个方面对尚武精神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诠释,并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路径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宣传尚武精神。沈心工的学堂乐歌,不仅是近代中国尚武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近代尚武精神传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这两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时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们通过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增加职业教育投入、规范资金管理模式和设置统一的国家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等措施,加强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庆开埠刺激和推动了四川社会的近代变迁.传统经济成分逐步缩小,近代经济成分日益增加;社会阶层不断整合与流动;社会组织已较大程度突破血缘与地域关系,开始取向于社会和个人价值实现;近代学堂破土而生,新文化逐步得到传播,观念意识不断趋新解放.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受制于经济环境、人口和其他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四川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体现出相当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5.
军队近代化与晚清社会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的军事压力和屡战屡败的屈辱,导致近代中国社会重心的倾斜,中国步入了以军事近代化为先导的社会转型之路。在这种社会转型中,军队作为社会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由传统走向近代,实现自身的近代化。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晚清军队近代化也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公报》作为清末创刊的重要大众传媒,其广告以丰富的内容为人们展现了社会多方面的信息,而其中反映民意民情的社会广告,就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新气象,也是近代中国平民社会觉醒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些广告的分析和研究,能使我们更全面、立体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转型和近代广告在中国发展的轨迹,并对今天转型社会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李爱民 《科技信息》2009,(32):I0148-I0148
洋务运动是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本文试图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等方面谈谈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我们21世纪进行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首先,他改造书院,兴办学堂,倡导派员留学,推动了中国教育实践的近代化。其次,他极力主张废科举制度,并参与制定湖北学制和癸卯学制,初步完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再次。他的通经致用的人才观、师范教育观和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等。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9.
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积极宣传改革教育的主张,身体力行创办学堂、学会,推动百日维新中国教育改革令的颁布。这一切,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以后近代教育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思想条件;科举制受到有力冲击;开办新式学堂之风从此长盛不衰;培育了一批从事教育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建立了男女有别、自成独立体系的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系统。女子学校教育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学制系统,为女子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制上的保障。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主流观念直接决定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和特点。清末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为女性群体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Litera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编辑。中国编辑离不开中国精神;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曾经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中国编辑。使中国编辑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以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精神正在削弱中国精神的影响力。也使中国编辑学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编辑腐败现象更为严重。为此。正直的中国编辑不得不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编辑》的产生正是中国编辑学术呼唤中国精神的结果。在《中国编辑》的影响下。我们将会有更多以中国精神武装自己的真正优秀的中国编辑。他们将联络学者,支持学者,进而弘扬中国学术,并为国家振兴和人类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面向中文问答系统的问句句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文句法分析是汉语研究和信息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难点之一.探 讨了中文问句的结构特征,在面向中文问答系统的问句句法分析算法中,运用语料库句法处理技术,并对问句长度短、含疑问词、有疑问结构句式等特点加以利用,初步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作者提出的一种构造三维字体方法的基础上,将二维平面汉字转换为三维立体汉字,并按照三维汉字的特点进行了优化,为三维汉字的字形设计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的交融是艺术得到飞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代哲学的非专业化队伍也决定了哲学发展的艺术走向。中国哲学的纯粹性和难于解析性强化了哲学的艺术表达方式。从中国艺术‘空’的丰富内涵表现与哲学理念上,阐发传统哲学思想在艺术中的渗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我国的一项文化战略,旨在通过汉语的国际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汉语的国际传播对当前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汉语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有科学、统一的规范。汉语规范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汉字的规范化问题。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汉字系统内存在严重的汉字异形现象,破坏了汉语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在当前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制定统一的汉字规范,实现汉字“书同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人文是人对自身本质特性的思索和探寻,包括理想人性及其实现方式,这种实现方式在人类社会主要体现为文化行为.人文视野里的语文表现出学科文化内蕴的综合性,言语符号内容与形式的同步性,人文精神展示的完整性等突出特点.要在语文教学中凸现人文性,必须注重教学行为的人文方式,教学材料的人文底蕴,文本解读的人文基点.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足球风格形成的影响,旨在为更快地提高我国足球的竞技水平,早日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足球风格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口语课”是华文教学中一门主要的技能训练课,从分析华裔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通过对华裔学生学习口语时的障碍与难点的剖析,探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20.
胡铂  吴芹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3):68-69,63
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当"哲人王"、"中国佬约翰"、"付满楚"等出于西方人自身需要描述中国形象的套话充斥于西方文学当中时,什么才是真实的中国形象?在由海外华人、留学生这样一个特殊中国人群体创造出来的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中,"中国形象"又是以何种面目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