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建立冷轧带材屈曲失稳后的大位移变形模型,计算出复杂模态和标曲浪形生成路径,它包含着实际可能出现的各种附加实力和位移约束条件,实验证明这是可行的板形控制目标理论,解决了高技术轧机的板形设定问题。  相似文献   

2.
应用有限条法(FSM)对轧后带材在残余内应力作用下引起的板形缺陷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前人研究工作基本相符.针对典型的残余应力分布形式.对其板形状态和屈曲变形进行了分析.为建立轧后带材板形判别模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初始函数法,提出一种类似三阶位移模型的板弯曲方程新模型.本模型对应力和位移不作任何假设并考虑到层间应力和位移的连续性,它不包含任何模型误差,只含有近似阶误差.计算表明,它较三阶位移模型有更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薄带冷轧机的板形自动控制目标设定模型,它以轧后带钢的在线屈曲和后屈曲理论为板形生成的力学判据,以实测带钢温度横向分布为补偿,分别在2030CVC冷连轧机和1250HC冷轧机上运行成功,生产实绩证明其控制效果优于原用的引进模型,板形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条法对轧后带材临界屈曲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工作基本相符.从而为轧后带材板形判别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冷轧带钢整体和局部屈曲及后屈曲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冷轧宽薄板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在不同应力形式下,不同宽厚比的带材屈曲失稳特性及后屈曲变形路径,基于该计算结果建立的板形控制目标已在现场调试通过,实践证明它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板形模式高斯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有板形模式分解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板形高斯模式分解.该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板形曲线的拟合精度,而且更加适合于板形调控机构进行板形控制,尤其是板形分段冷却控制系统及局部辊型调节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变截面桩的屈曲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锥形桩为例,用能量法对变截面桩的屈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锥形桩的力学分析模型,并通过选取适合于边界条件的桩的合理挠曲位移函数,导出了系统总势能的表达式;然后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锥形桩屈曲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大量计算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变截面桩较普通等截面桩稳定性好,且锥形变截面桩存在一最不利桩长,在设计桩长时,应避开此最不利值.  相似文献   

9.
宽带钢热轧支持辊辊形变化对板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分析了宽带钢热轧支持辊辊形变化对板形的影响,提出板形稳定性(ST)的概念.仿真结果表明,带钢宽度越宽其板形稳定性越差,其他参数对权形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宽带钢轧机板形控制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运用软件仿真方法并结合生产实践,从板形调控功效和板带轧机综合性能两个方面,比较研究了目前国际上各主要板形控制技术.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板带轧机的选型和板形技术的配置,也有益于先进板形技术的创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某2250 mm热连轧生产中非对称因素对轧件非对称板形(如楔形和单边浪)的影响,利用基于影响函数法的辊系变形模型、张应力模型和简化的轧制压力横向分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集轧机和轧件为一体的非对称板形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来料楔形对轧件楔形的影响明显超过其对轧件平坦度的影响;上游机架和下游机架刚度非对称分别主要影响轧件楔形和平坦度;40益以内的轧件温度不对称分布对轧件平坦度影响较小,对出口楔形的影响可以忽略;轧件跑偏对楔形和平坦度均有显著影响。根据板形良好条件确定了各非对称参数的允许范围。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热轧带钢厂的新建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影响热轧中宽带钢凸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凸度预设定模型、工作辊热凸度和磨损计算模型及凸度和平直度反馈控制模型的主要功能及架构;针对典型产品的轧制过程设计了精轧机组工作辊的正弦辊形曲线.根据某产品轧制过程的工程记录数据,绘制了精轧机组的比例凸度分配曲线,结合多功能仪实测数据分析了模型的控制效果,带钢出口凸度保持在(40±20)μm的比例占带钢全长的100%,平直度为(0±10)I的比例占带钢全长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某厂6机架热连轧精轧机组实际条件,选取典型产品制定了带钢轧制过程中板形急停后的测量实验方案.根据此方案进行了测量实验,得到带钢机架间板凸度实测值.结合轧制过程中各道次轧制力、弯辊力及辊形曲线等实际数据,采用基于影响函数法的四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软件针对该典型产品的板形控制过程进行计算,分析了轧辊平均凸度计算值与设定值之间存在偏差的原因.将带钢机架间横向厚度分布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板带轧制板形判别的条元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轧后板带离散为若干纵向条元,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和正弦函数构造挠度模式,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将板形判别--失稳判别--归结为最小特征值的求解。计算实例表明,本方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5.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控制及其自学习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是保证带钢表面质量和板形良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温度控制精度的核心是冷却过程控制模型的建立,同时新的数学模型应该具有自学习功能以提高控制精度.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冷却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对新模型的自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使该模型能够不断地修正其关键参数以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从而增强了模型的自适应性.通过对该冷却过程数学模型的现场实际应用,验证了该冷却数学模型的卷取温度控制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为提高带钢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带有中间辊横移的新型六辊轧机的刚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带轧机的纵刚度和横刚度对于厚度控制和板形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板厚和板形控制存在着耦合作用,研究轧机不同状态下的刚度变化规律对于实现板厚和板形的精确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压靠法和轧制法研究了带有中间辊横移的HC和UC六辊轧机的刚度特性·结果表明,六辊轧机中间辊横移对轧机的纵刚度和横刚度均有影响·给出了刚度值与横移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厚度控制和板形控制量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unsteady condition of rolling Mill vibration that was caused by flexural vibration of strip was investigated. The parametric flexural vibration equation of rolled strip was established. The parametric flexural vibration stability of rolled strip was studied and region of stability and unstability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Floquet theory and perturbation method. The flexural-vibration of strip was unstable if the frequency of variable tension was twice as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flexural-vibration strip. ...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苛公司1420HC双平整机组线上平整轧件所出现的弯曲现象,应用文献[1,2]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平整轧制轧件产生弯曲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平整轧件弯曲的对策。通过生产实践,取得明显的实效,使平整轧制的弯曲平均值原来的25mm下降到12mm以下,达到企业的板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