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诚信与信用制度建设,是社会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我国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是规范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的基本条件。我国要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提高国家科研项目诚信化制度设计水平,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和科研人员自律工作。  相似文献   

2.
唐莉  潘虹  杨寓涵  李寅 《创新科技》2022,22(1):21-29
科技评价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反馈机制,其建设与完善不仅事关国内学科发展、学术导向与学术生态,而且深远地影响着未来我国在全球科创体系中的地位.从制度建设和科学研究两个视角对我国科技评价制度的演变历程、历史经验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思考.研究发现,我国在科技评价制度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主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等关于技术创新的观念的普及,企业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科学技术与制度供给的关系等核心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人们注意到经济增长中科技所起到的内生性作用、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的时候,探索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制度环境就成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赵克博士的《科学技术的制度供给》(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利器和实践探索,如作者所言,对“走自主创新道路和建没创新型国家,以及解决中国的宏观问题和改进微观的科技管理与实践将有所裨益。”该书是2007年度“上海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的优秀科技著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是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之一,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年度监测评价报告.近年来,安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显示,安徽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第2位,增幅排名全国第5位.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刚刚编制完毕的2005年度《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显示,浙江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7.1,列全国第一位。在这份令人骄傲的“成绩单”背后,是科技工作者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辛劳付出。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省部署。2004年,省科技厅设立了“生态省建设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005年初,省科技厅、发改委、环保局、建设厅联合下发了《浙江生态省建设科技促进纲要》,2006年,正式颁布《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以环境、资源为重点领域,围绕生态省…  相似文献   

6.
《华东科技》2012,(4):46-46
为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2006年起开展的"国家创新指数"研究。3月22日,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1)在第三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上正式发布。报告结果"喜忧参半"根据报告研究成果,2010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70.5,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6,(9):13-14
正20132013年7月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科技部决定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启动科技报告试点工作。为促进科技界和全社会形成认识科技报告、重视科技报告的良好氛围,有序推进试点工作,7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了"第一期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研修班",正式启动了科技报告宣传培训工作,为推动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2013年10月科技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  相似文献   

8.
《科技促进发展》2014,(3):20-30
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以服务国家目标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企业在全国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活动规模中占主体的格局初步形成,现代科研院所制度逐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所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素基本齐备,运行效能不断提高。但同时,我国科技发展模式进入由速度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换的新阶段,面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仍须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关于"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估"的要求,推进国家创新中心建设,切实促进武汉区级科技创新工作,强化各区科技创新的领导责任,形成科学有效的导向和激励机制,武汉市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研究》2017,(2):22-25
优化国家创新指数,有利于我国创新总体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实现统计监测和有效评估。在国家创新指数中,技术应用与知识产权的应用无疑非常重要。对于科技与文化等成果的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也日渐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科技发展、加快社会经济进步、保护智力成果与开展国际交流、竞争的有力措施。分析国内外相关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于创新指数中技术应用与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创新指数中技术应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百年科技创新强国梦”是引领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目标。科学地建立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与世界科技强国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精准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科学强国、技术强国、创新强国和科技发展条件等4个维度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在近十年迈上了新台阶,已位列全球第六位,但与美国、瑞士和德国等科技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在顶级国际科技大奖和研发人员占比方面的短板明显。基于此,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长期坚持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并重,加快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以加速成为更为领先的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我国将加速推进专利战略的实施,在科技发展中形成实施专利战略的总体布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本期专题报道,介绍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专利申请与授权相关问题,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希望能对读者在实际工作上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燕华 《甘肃科技》2007,23(10):I0001-I0001
关于对甘肃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总体评价:真正让科技扎根在农村。创新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机制。真正搭建了科技合作的桥梁。关于进一步认识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之一。其发展对于激活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落实和加强农村科技对新农村建设支撑作用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创新农村科技体制的现实需要。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植入了现代生产要素。科技特派员制度可有效拉长农业的产业链。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了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发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深入实施,使我国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科技创新和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银行的《知识评价矩阵和记分卡》、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等对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实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获奖成果在国家奖层面占有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日益凸显,对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高校的科学技术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发挥高校科技资源,瞄准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和方向,抓住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集成优势,加强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为贯彻“十二五”规划、为国民经济、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高校科技创新主体发挥更加科学、快捷的创新作用,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对于提高高校科技水平乃至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水平、为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与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强基础研究的一项重大举措。自1984年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度以来,我国已建成16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了基础学科的绝大多数领域。20多年来,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下,国家重点实验室领衔承担了诸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稳定、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集中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成为孕育我国科技帅才的摇篮。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基础研究创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人才上的优势,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源源不断地引进和培养人才资源是我国提升国际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广州建设国际创新枢纽城市的需求出发,论述欧美国家吸引和配置人才资源的经验,并就广州建设国际创新枢纽的人才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相伴的是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广东省作为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其科学创新的发展经验能够代表国家在改革浪潮中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开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提出,促进了广东省科技创新事业的快速发展.广东省目前已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发生地,甚至在一些科技创新领域领先全球.文章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省科技创新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政策、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创新与科创平台建设、企业发展等领域分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发展的特征、优势以及独特的做法,以期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提出实施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改革以及开展科学的评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关于创新体系怎么建,要认真考虑。项目出去了,钱也批出去了,到底怎么样?要评估分析。"科技评估已日益成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为有效支撑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科技评估  相似文献   

20.
黄尚廉 《科技潮》2005,(4):16-16
近期,鉴于“以评奖、发论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科技创新”,黄尚廉大胆建议,除了保留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际学术合作奖外,要大大削减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取消各部委及省市人民政府的科学技术奖,暂时停止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