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芳  吕娟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107-108,117
广泛使用被动句是英语的一大特点。英语中的被动句型远远多于汉语,因此翻译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境以及汉语的表达习惯,灵活处理英语的被动句。本文就英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作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能更好把握英语被动句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英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限制,英语被动句在文体色彩上更具间接性和客观性,而汉语中的被动句则更带有一些个人主观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3.
被动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被动句进行界定,确定了其范围,依据被动句是否有标记词进行了分类,同时依据标志词的语法性质对被动句进行划分,指出被动句首先可分为标志型被动句和无标志被动句,标志型被动句子可分为介标型被动句及动标型被动句两类,无标志被动句又称意念被动句,在现代汉语中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王佳 《科技咨询导报》2008,(36):240-240
近代汉语中“吃”字句是汉语史上特定阶段的特殊现象,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从五个方面谈对近代汉语中的这一特殊被动句式的看法,论述了“吃”字式被动句是近代汉语的一种新出现的表被动的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5.
魏敏 《科技资讯》2007,(12):236-237
被动句是俄汉语基本句型之一,文章以符号学为基础,以符号标记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俄、汉语被动句的识别方式并讨论了俄、汉语中被动句的对应情况。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在俄汉语被动句的识别中除了根据形态标记外还要重视句子的意义和词的用法,这在俄汉语互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被动句皆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两类.从某种意义上讲,汉语的“被“字式结构被动句是舶来品,不属于中国语言的原创文化,不能如实反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英语结构被动句的推广和流行原本是18世纪一些英语语法家的“理性规定“,同样不能如实反映广大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但是,汉语对于意义被动句的青睐和英语对于结构被动句的钟爱,仍然体现了英汉民族迥异的文化观和语用观.  相似文献   

7.
英语惯用被动句,而汉语则少用被动句,这一差别给翻译带来了很多的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本文作者介绍了英语被动结构的五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日本人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日常的会话中都频繁使用被动语态。日语的被动句有很多种类型,按照句子结构可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在将日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种译法,将其全部译成"被",而是要弄清被动句的类型,以及日语的语言习惯,并且结合汉语的习惯,将其译成"叫、让、给、遭受、挨、受"等。而且日语的有些被动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能将其简单的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而是要将其译成主动句。这样才能把日语的被动句翻译的准确无误。因此,在翻译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句子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被动句是英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结构。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在具体运用上的差异,英语多使用结构被动句,而且被动语态使用的范围比汉语要广;而汉语多使用以词汇手段表示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其句式丰富多样。并以实例阐述了英汉翻译中被动句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英语里 ,被动句被广泛采用。在这篇文章里 ,作者详细谈到了如何将科技英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 ,以及在进行汉语科技文章的英译时 ,如何采用被动句 ,使之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 ,英语被动句比汉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因此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 ,被动句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被动句主要依靠使用被动语态来体现。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 ,由“助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 ,表示句子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 ,即是受动者 ,而施动者常有by短语引出。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 ,因此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突出了行为对象 ,减少了说话人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12.
重点介绍科技日语中被动句的种类,并通过例句分析各种被动句的特点以及翻译技巧。同时,还剖析了科技日语中形态相似的自发句与被动句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被动句是古代汉语语法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依据有无形式标记,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可分为形式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两大类,而形式被动句又分为若干小类。文章通过对古代汉语被动句概念的界定,类型的探析,可以深化我们对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我们识别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标记理论为基础,从语言间标记性角度对比分析英汉被动句的差异。结果表明汉语被动句在意义上体现强标记,英语被动句在使用频率方面体现弱标记,这种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被动句的学习中发生负迁移。理清被动句的标记性与其习得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教师预测学生在习得英语被动句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早期汉语中“遭”类词在语义和语法特征上存在诸多相似性,“遭”类词作为被动标记的词;12来源也具有普遍语言学的意义。早期汉语中存在一组以“被”为代表的“遭”类被动句,但“被”和其他“遭”类词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导致“被”胜出而成为后世汉语的强势被动表达法。  相似文献   

16.
上古汉语部分被动句是有形式标记的,标记主要有两种:一是浊辅音声母,二是去声。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仅限于自主和非自主相匹配的动词。介词“于”引介施事者在上古汉语中并非是被动句充要条件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17.
变换分析法是研究语言句法结构的变换关系的一种方法,一般是用未分析共时平面的语法结构形式的。通过变换分析未研究历时形态的被动句式的发展演变情况,可以看出汉语中被动句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为”、“见”字句等发展为“被”字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和汉语中均存在表达被动意义的形武.由于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的差异,英汉互译中常有不对等现象.在翻译和教学的过程中,应了解其不同,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襄樊方言中,被动句用“给、叫、让”引出施事,表示被动,记作“给1”;处置句用“给、叫(教)”引出受事,表示处置,记作“给2”。“给1、给2”的结构和语义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由于受事格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襄樊方言带两个受事格的被动句和处置句的句式及其变换式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使用就是一种语言选择的过程。作为变式句的被动句,既然被人们选择使用,必有其存在的语义基础和语用理据。本文认为:Agentful被动句的语义基础在于它与主动句有着相互衔推的关系;而Agentful被动句的语用理据包括语境干涉、末尾焦点、表述重心、语篇发展和语用对比等。这些理据相互联系,共同对Agentful被动句起语用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