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媒介融合技术使各种文化资源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整合与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得以不断延伸和拓展。在底子薄、基础差、发展迟缓滞后的不利条件和形势下,西藏文化产业要实现通过5年发展,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以上。文章提出实施西藏文化产业精品内容战略,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使艺术与高科技联姻,打造西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园区;把发展西藏文化产业和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把文化工程做成惠民工程;加强西藏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开发和培训,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敏  张爱香 《科技信息》2010,(15):172-172,179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陕西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东部沿海省市。本文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求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性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略论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以西藏文化产业的区域特色为基点,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评估,提出了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文化生态特色、文化意蕴为先导,努力探索西藏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其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从桌种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本文就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这一关键问题展开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既具有文化的功能,也具有产业的功能。西藏发展文化产业既是促进西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澄清西方误读的有效方式。近年来,西藏的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观念意识、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应遵循宏观战略路径、文化走出去路径、创意素材支持路径、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支持路径和人才支持路径等。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文化产业市场经过几年的培育,在市场主体、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但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培育还存在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文化产品同质性较高,文化资本市场总体规模偏少,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强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培育,打造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品牌;调整文化产品结构,强化文化品牌建设;优化投融资模式,调整资本市场增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高端人才等这几个方面提出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政治惊扰-市场窄化"的逻辑或机制,深刻地渗透、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产业体系之中,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现代性转型的结构性障碍或困境。以"政治惊扰-市场窄化"的概念框架研究钧窑创烧以降到1970年代末市场化转型前后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政治、市场对钧瓷技艺、手工艺人及整个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性挤压,也能感受到其强大的正面积极功用。只有通过对更多"传统文化资源"现代性转换个案的充分"经验分析",才能从学术理论角度更恰当地定位"政治惊扰"和"市场窄化"的适切边界,并使其成为革故鼎新的现代化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西藏文化产业的大力投入,西藏的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由于西藏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资金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关于资金配置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针对资金配置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资金配置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为西藏文化产业投资主体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提供实践指导,对促进西藏文化产业及西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的背景下,各地纷纷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旅游文化产品中的新秀,华清池出品了我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其作品在舞剧表现上运用高端科学技术,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传统与时尚进行有机交融,从而打造出一段"鲜活的历史",其文化创新和营销理念所取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实景巨幕的创意模式现已成为我国地方文化产业化创新的典范案例。本文拟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为我国更多地区如何合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峡地区强大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既有助于实现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又有助于维护和促进库区生态的良性发展。而要真正构建"文化三峡",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就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按照文化的规律办文化的事情。这就亟待构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立足于中长期的文化管理体制,注重对文化生态的培育与呵护,在培育文化产业的同时警惕文化大跃进,避免陷入文化GDP陷阱。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经济增长形态,已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文章就"文化产品生产中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价值输出中的交锋与融合"以及"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消费与共享"等问题进行剖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屈小爽  李小娟 《科技信息》2010,(36):378-379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河南省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为进一步促进旅游和文化的紧密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实际,从两大产业互动的模式、发展战略、互动途径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三五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保护和发展西藏民族文化是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实现《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赋予的文化权利的根本要求。文章认为,目前西藏在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确保文化安全战略的进程中,存在着民族文化权利立法滞后,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要求等问题。为此,必须健全文化发展的法律体系,深化文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文化建设法治理念,为西藏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宁省某市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发掘现阶段影响民间资本投资该领域的深层次、共性问题,并结合当今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环境,提出构建科学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积极培育文化市场扩大消费需求,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盈利水平,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完善地方各项配套政策机制,帮扶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视域下西藏文化产业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显重要。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消费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极具可持续发展力的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最具竞争力的新型经济形态。文章从当前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究新时期西藏文化产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使其成为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产业受重视程度和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的时代背景下,非公有资本凭着其自身的优越性和政府的大力鼓舞及支持,逐渐在文化产业领域大展身手。非公有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其他非公有文化企业提供了借鉴的经验,但同时非公有文化产业整体也存在不少问题。从整体和长远角度来看,非公有资本对文化产业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不论是非公有文化企业自身还是外部环境都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霞 《华东科技》2012,(2):30-31
传统的文化产业如书画、戏曲、出版发行等等,表现形式相对独立,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当科技进入文化领域之后,文化从传统的限制中跳脱出来,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化+科技"的力量不仅使得一些文化科技企业迅速长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力军,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水晶石:数字技术诠释"传统巨作"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现已经成为亚洲数字视觉展示最大规模企业。  相似文献   

18.
对文化产品的商品性,文化资本、文化产业的市场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等新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福建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研究了福建省文化产业的产业依存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产业波及效应等内容,为“将文化产业建成福建省支柱性产业”提供更为科学的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赖自身产业部门的发展,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增强;福建省文化产业仍处于“文化产品制造业为主、文化服务业为辅”的发展格局,带动力强而感应力弱,但只要提供足够的最终需求,通过文化产品制造业发展即可对国民经济形成较强的需求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西安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作为西安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目前,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分析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