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使PVA与氢氧化铜形成包合物,可使氢氧化铜在8≤pH≤12的水溶液中增溶和吸收光谱红移.以pH=10的Cu^2 -PVA—H2O体系在740nm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铜(Ⅱ)盐,其含量在10~50mg/100ml。范围内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不同MgCl_2溶液浓度组成的MgO-MgCl_2-H_2O溶液体系中的析晶情况,并据此确立了析出5Mg(OH)_2·MgCl_2·8H_2O(518),3Mg(OH)_2·MgCl_2·8H_2O(318)和Mg(OH)_2晶体的临界浓度概念。  相似文献   

3.
H.W.B.Roozeboom用溶解度法确定了下列几种硫酸钍水合物的存在:Th(SO_4)_2·9H_2O,Th(SO_4))_2·8H_2O,Th(SO_4)_2·6H_2O,Th(SO_4)_2·4H_2O和Th(SO_4)_2·2H_2O。E.L(?)wenstein于常温下,用使9水合硫酸钍在各种浓度的硫酸溶液上长时  相似文献   

4.
某些6—钼碲酸盐用作催化剂应用于工业上后,对碲的杂多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杂多酸催化化学的研究表明,钒原子取代钨(钼)后所形成的混和杂多化合物往往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我们在系统研究碲的杂多化合物过程中,合成出几种文献上未见报道的含钒6—钨(钼)碲(Vl)酸铵:(NH_4)_7TeW_5VO_(24)·5H_2O,(NH_4)_8TeW_4V_2O_(24)、H_2O,(NH_4)_9TeW_3V_3O_(24)·H_2O 和(NH_4)_7TeMo_5VO_(24)·8H_2O 并研究了它们的一些性质。(NH_4)_7TeW_5VO_(24)·5H_2O 的合成方法是向60℃ 0.2mol钨酸铵溶液中加入溶于20ml 水中的0.4克 H_6TeO_6溶液、以醋酸调 PH 至3.5,回流3小时。然后加入溶于  相似文献   

5.
使 PVA与氢氧化铜形成包合物 ,可使氢氧化铜在 8≤p H≤ 1 2的水溶液中增溶和吸收光谱红移 .以 p H=1 0的 Cu2 -PVA-H2 O体系在 740 nm波长下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铜 (II)盐 ,其含量在 1 0~5 0 mg/1 0 0 m L范围内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首次合成出未见文献报道的(NH_4)_7TeV_5O_(19)·3H_2O,经一系列性质研究确定它具有 M_6O_9类型的结构。合成方法是将5 NH_4VO_3溶于200ml 沸水中,在磁力搅伴器上加热,向其中加入2g H_6TePeO_6。用醋酸将溶液的 pH 调至3.8—4.1,在90℃条件下加热约一小时。将溶液放置,自然蒸发,析出桔红色柱状晶体,产率约为80%(按加入的碲量计算)。在pH 为4.5的醋酸溶液中重结晶三次。  相似文献   

7.
1 实验1.1 试剂C_12H_25SO_3Na(化学能,简写C_12S~-Na~+,西安化学试剂厂,含量≥97.0%.C_12H_25C_6H_4SO_3Na(分析纯,简写C_12PhS~-Na~+),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含量≥90.0%.C_16H_33N(C_5H_5)Br·H_2O化学纯,简写:C_16Py+Br~-),北京试剂,含量≥98.0%.C_16H_33N(C_5H_5)Cl·H_2O(化学纯)简写:C_16Py~+Cl~-),上海试剂一厂,含量≥99%.NaBr(化学纯),北京化工厂,含量≥98.0%.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25°至60℃温度范围内,测量了Na_3SbS_3·9H_2O、Na_2SbS_4·9H_2O水溶液的电导,指出这两种盐的水溶液均是强导电性的。由Nernst—Einstein方程D°=(RT/nF~2)λ_0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在稀水溶液中两种盐的扩散系数,并求出了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经验方程。最后讨论了在硫化碱溶液中Na_3SbS_3·9H_2O与NaOH的相互作用,指出Na_3SbS_3·9H_2O与NaOH按下述方程发生反应。Na_3SbS_3+4NaOH=NaSbO_2+3Na_2S+2H_2O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ClO_4)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液相的检光率,结果表明有了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4La(ClO_4)_3·3(18C6)·12H_2O·9C_2H_5OH;La(ClO_4)_3·18C6·3H_2O·2C_2H_sOH和La(ClO_4)_3·2(18C6)·3H_2O·C_2H_5OH)生成。分离制备了两种配合物,经化学分析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a(ClO_4)_3·18C6·3H_2O与La(ClO_4)_3·2(18C6)·3H_2O;用IR,TG,DTG及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CuCl_2·2H_2O和FeCl_3·6H_2O对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热危险性的影响,并对CHP的热危险性进行量化,给出分级值。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量热仪(VSP2)分析CHP及其与CuCl_2·2H_2O、FeCl_3·6H_2O等混合物受热分解的反应和放热特性,例如初始放热温度、峰值功率、绝热温升、自加热速率、压力上升速率、最大温度和最大压力等。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CuCl_2·2H_2O和FeCl_3·6H_2O的加入使得CHP热分解的初始放热温度降低,但是其自加热速率等参数的最大值降低了。最后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和风险矩阵方法获得含CuCl_2·2H_2O和FeCl_3·6H_2O杂质的过氧化氢异丙苯溶液分级结果。本文研究内容能够为企业在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储存、运输等过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PVA)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退浆废水中的聚乙烯醇(PVA)很难降解,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必须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中的PVA含量明显降低,达到排放标准,为此有必要建立PVA浓度的测定方法。利用PVA在硼酸介质中能与碘生成蓝绿色的络合物的特性,建立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的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相对平均偏差小于0.3%,加标回收率大于98%。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材料时常被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最近亦有许多研究将其应用在喷植植生工程的土壤改良上,使土壤团粒化及进而降低土壤侵蚀,在草种未发芽时达到水土保持的功效.聚乙烯醇(PVA)是广泛使用的高分子土壤改良剂之一,本研究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线光谱仪(FT-IR)来分析土壤中PVA薄膜的受热降解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VA受热会产生降解,未来可视环境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植生草种.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醇的热老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温度下对聚乙烯醇进行四次熔融挤出,通过比较每次挤出对应的加工参数及样条外观特性上的差异,借助红外、紫外光谱和热重的分析手段,探讨了聚乙烯醇在熔融加工中的热老化及热降解机理,这将有助于解决因热老化、热降解而导致的熔融加工困难、材料物理性能明显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绿色铸造粘结剂——聚乙烯醇(PV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材料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现有的主要铸造粘结剂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现有常用铸造粘结剂存在的缺陷。对聚乙烯醇(PVA)铸造粘结剂的干湿强度、成分配比、溃散性、发气性进行了试验比较。  相似文献   

15.
根据Flory-Huggins理论和溶解-扩散模型,建立了323 K下聚乙烯醇(PVA)膜分离异丙醇水溶液过程的传质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水与PVA膜的相互作用参数小于异丙醇与PVA膜的相互作用参数,说明水与膜间相互作用强于异丙醇与膜间的相互作用,水在膜中优先吸附溶解.水的塑化系数和无限稀释扩散系数都大于异丙醇的塑化系数和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说明水在膜中的溶解能力及扩散能力都大于异丙醇在膜中的溶解能力及扩散能力,水在PVA膜中优先透过.异丙醇与水的相互作用参数随异丙醇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异丙醇浓度越高,PVA膜的选择性越好,渗透汽化分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提高相对微生物浓度、增强生物污水处理效率等优势。本文系统阐述了PVA(聚乙烯醇)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分析了PVA包埋微生物的方法,指出了常用包埋方法(物理交联法、化学交联方法)在PVA载体应用过程中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技术。文章深入探讨了PVA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方法在水处理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得出建立生物活性较好、机械强度较高、水溶膨胀性较低、操作相对简单的固定化优化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制造PTC粉体和器件时,粘合剂PVA加入BaTiO3浆料进行喷雾造粒,通过对浆料和粉体性能的测定,发现PVA加入量、迁移对浆料的粘度和粉体的松装密度、粒径及粒度分布均有影响,并且研究了PVA的粘结作用.选择合适的PVA加入BaTiO3浆料中,通过喷雾造粒,可制得颗粒形状呈球形且粒径分布合适、流动性好、松装密度恒定的PTC粉体.  相似文献   

18.
多元酸交联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元酸作交联剂与聚乙烯醇(PVA)进行反应制得渗透汽化膜,并对水-乙醇混合物进行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交联剂分子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在40℃时,由草酸及柠檬酸交联的聚乙烯醇膜对95%的乙醇水溶液,分离系数可达4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维生素C还原亚硒酸的方法,在聚乙烯醇(PVA)作软模板的水溶液中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纳米硒.分别讨论纳米硒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还原剂浓度、模板剂用量、超声作用等条件对纳米硒形貌的影响.室温条件下,无超声作用产物的主要形貌是球形;而在超声条件下,产物的形貌是棒形.温度稍高时,一般反应条件下就可以得到棒状的纳米硒.实验研究表明,制备稳定的纳米硒的条件为:溶液中亚硒酸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可制得不同形貌的纳米硒.  相似文献   

20.
辐照聚乙烯醇的红外谱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0Coγ射线辐照聚乙烯醇(PVA)的红外谱图(IR)作了分析,即辐照剂量对PVA的交联、裂解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辐照强度达1.68×105Gy时,缔合羟基比例增大,PVA有较高的交联度、结晶度;当辐照强度达2.8×105Gy时,PVA又以裂解为主,双键比例明显增加,此时PVA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均增大,二者竞争的结果是PVA的结晶度略有减少.自辐照开始后,PVA采取全同立构形式排列的趋势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