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型智能电源箱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大型火灾报警预测控制通信的可靠性,研制了一种用PIC单片机控制的AC—DC智能自动切换主备电源,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及系统功能进行描述,给出了A/D转换和显示程序框图,并给出了电路切换、充放电切换、电压和电流检测及电压转换电路.样机经长时间运行,证明其性能能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基于ATmega16的智能电子负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智能电子负载系统,包括主电路结构和控制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设计方法.为了提高电子负载的性能,采用了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PWM控制方式.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案能很好地解决工作方式切换和满足负载调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自动量程转换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积分式 A/D转换器 CC1 44 3 3在宽范围电压测量中自动量程转换电路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通过多路模拟开关与运放的组合设置了多个电压量程 ,应用 CC1 44 3 3的超欠量程信息控制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操作 ,获得了合适的量程标志 .通过量程标志对多路模拟开关及显示器小数点位置的控制 ,实现了量程的自动切换及表示 .应用辅助门电路及数据选择器解决了量程标志中边界问题及无效量程标志问题 .设计的电路具有测量电压范围宽、工作稳定可靠、显示直观等优点 .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的同步整流BUCK电路为核心,利用同步BUCK电路与同步BOOST电路的对称性,采用STM32F334单片机对系统进行控制,设计了电流方向可以自动切换的双向DC-DC电源系统。包括主电路、辅助电源和测控电路三部分;通过对电压、电流等参数的PID闭环控制,实现了电池与直流电源之间的充放电,以及恒压恒流控制;并且有显示电流电压及充放电状态的功能;电能转换效率可达98.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CMCIA无线数据上网卡电源电路设计,分析了PCMCIA无线数据上网卡电源电路设计中面临的问题:电压转换、储能、过流保护.对DC/DC电压转换电路和超级电容储能电路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电压控制方式,分析了影响CPT系统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因素,设计了一种能量注入式的拾取端稳压电路.该电路以输出电压为控制对象,以输出功率为控制目标,根据负载的需求实现系统输出电压的稳定,并且在能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软开关.从能量的角度对该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能量状态进行了分析,根据能量状态的改变提出了功率调节占空比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配电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的配电变压器非线性自动调压系统。介绍了配电变压器非线性自动调压系统升压部分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升压变压器、交流接触器以及过电保护装置,给出电路图。分析了自动控制部分设计过程,包括电压检测电路、A/D转换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当配电变压器中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微处理器对采集的电压进行处理,在指定端口输出低电平,采用小型中间继电器对接触器的断开、闭合状态进行控制,以实现电压控制。按照系统性能要求对触发电路进行设计,给出反并联晶闸管模块触发电路。分析了触发电路半导体器件参数选择过程,经测试发现反并联晶闸管触发导通后,电压波形稳定,负载波形几乎无变形。对设计的非线性自动调压系统进行测试,设计系统能够保证配电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精密电压调节器TL431三种应用电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桂芳 《山东科学》2006,19(1):50-52
介绍了三种精密电压调节器TL431的应用电路:不平衡直流电桥输出信号的稳定和线性化电路,恒流源电路,4~20mA/0~5V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分析了电路工作原理,给出了电路设计方法。所设计的电路简单、新颖、实用。可广泛用于模拟电子电路,特别是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中。由于采用了精密电压调节器TL431做基准电压源,因此电路精度高,稳定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一种高精度双环反馈的新型过流保护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环路开关进行电路控制,与传统过流保护电路相比,可控电流源形成的输入偏置电压使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从而保证过流保护电路的精度.同时,三极管动态输出阻抗构成的开关能够让输出电压在轻重负载切换时具有自恢复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启动过流保护电路的电流阈值误差被控制在10%以内,有效提高了过流保护电路的精度,实现了输出电压的自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IP核的技术设计了一种快速数字电平转换电路.采用电压-电流-电压的方式实现不同电压域的电平转换,引入单稳态延时电路和快慢速通道提高电平转换速度和降低静态功耗,并给出了与标准CMOS工艺兼容的扩展漏极高压MOS管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将-5~ 5V电压域的数字电平转换成0~ 12V的电压域时,其延时可低于10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