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在计及疲劳累积损伤时,不稳定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可靠度计算问题。文中在考虑疲劳累积损伤时,采用的是一种能较方便地反映交变应力水平及应力作用顺序的非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2.
给出一种非线性损伤模型.在计算不稳定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累积损伤时.它能较方便地反映平均应力及不同强度循环荷载作用次序对损伤的影响.因此,它可用于混凝土疲劳损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UG NX8.5高级仿真的静力学解算模块,以水泵叶轮为分析对象,依次创建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模型,计算出该模型的应力和应变响应值,并以此值作为疲劳分析的名义值,通过创建耐久性分析方案,施加疲劳载荷变量,计算出结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4.
香蕉采摘机械手抓取机构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香蕉的种植特点和人工采摘特性,模拟人工采摘行为,对香蕉采摘机械手的抓取机构进行设计.利用三维软件构建了采摘机械手抓取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此模型导入到ADAMS对虚拟样机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采摘机械手抓取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为香蕉采摘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及仿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兰州市刘沙公路某钢桁架简支梁桥为例,建立3-D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了实测与理论模拟对比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控制桥梁疲劳的关键杆件,并运用既有钢桥的疲劳寿命模型确定其疲劳寿命.工程实践表明,精确模拟桥梁的工作状态及关键杆件的疲劳寿命对研究钢桥的疲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碰撞检测算法是虚拟仿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利用OPENGL和CHAI3D库实现对模型的视觉和触觉渲染。同时,针对复杂的软体模型,采用一种多方向体素算法和哈希算法来存储模型的离散化数据。碰撞算法采用包围盒和空间分解的混合算法,粗略碰撞利用八叉树判断两个模型是否在同一节点内,精确碰撞是通过基本片元的距离计算来确定是否发生碰撞。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实时反馈碰撞点的位姿和反馈力。  相似文献   

7.
在Winkler地基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单桩纵向非线性响应的一维简化分析模型.其中,采用随深度均匀分布的纵向非线性弹簧,模拟地基土对桩轴的纵向非线性作用力,非线性弹簧恢复力采用描述迟滞非线性材料本构关系的Bouc-Wen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简化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种单桩纵向非线性响应问题,反映了单桩纵向非线性行为的主要特征,能够揭示材料非线性因素对单桩轴向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疲劳裂纹扩展率的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弹塑性断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J积分的疲劳裂纹扩展率工程计算方法,并推导出了D—M模型下的疲劳寿命工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在Z标度类氢模型下,用Coulomb-Born交换近似计算“水窗”波段Sc^18+离子精细结构能级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和速率系数,计算过程中对有效核电荷的计算作了修改,使其更有效地反映碰撞过程中电子的关联和相对论效应。  相似文献   

10.
肖恒 《河南科技》2023,(4):50-54
【目的】研究敏感因素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多点碰撞响应的影响规律并探索一种新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简化方法。【方法】将桥梁模型按力学关系进行简化处理,并在有限元软件中创建简化碰撞模型,采用线弹簧-阻尼(kelvin)接触单元模型,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多点碰撞影响参数展开分析。【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在桥梁结构多点碰撞中,碰撞间隙,碰撞单元刚度、桥墩高度等都对桥梁多点碰撞有显著影响。此外,碰撞刚度增大会使碰撞力增大,但这种趋势不是无限的;初始间隙和桥墩高度增加对碰撞力的增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地震波种类不同也是影响桥梁多点碰撞的重要因素。【结论】通过简化碰撞模型来研究敏感因素对桥梁多点碰撞的影响具有可行性,简化碰撞模型的多点碰撞振动台试验也可以在后续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1.
燕尾榫连接结构低周微动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中,通过引入摩擦功因子,考虑微动作用对构件疲劳寿命的影响,对传统的名义应力法进行改进,以用于构件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针对燕尾榫连接结构,采用有限元技术求解接触问题,获得结构接触应力及接触状态量的分布,并预测裂纹萌生的位置.进一步应用该位置处的应力场和接触状态进行结构的寿命预测,通过燕尾榫连接结构的低周微动疲劳试验,获得了寿命预测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最后采用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客车车轴的应力谱分析与疲劳寿命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我们在“客车车轴随机动态响应及车轴强度的结合研究”一文中所得的计算结果,建立了车轴薄弱环节──轮座部位的计算应力谱模型,并用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作了RD_3轴的疲劳寿命估算,算得其寿命按每年运行20万公里计,约为32.8年,即相当于运行里程为656万公里。文中试图根据轨道载荷谱所得的计算结果,以车轴为例进行疲劳寿命预估的方法,为进行新型转向架及其它运输机械设计时,不可能得到实测谱的承载部件的寿命估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含不同尺寸裂纹的海洋立管在内压和波浪力共同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分析了海洋立管的疲劳寿命随裂纹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对于深度a=5mm长度变化的裂纹,海洋立管的疲劳寿命随着裂纹夹角的增大逐渐减小;当裂纹之间的夹角从10°增加到50°时,疲劳寿命随裂纹长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程度趋于平缓,即两裂纹之间的夹角对海洋立管疲劳寿命的影响随着裂纹夹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4.
在高峰时段或紧急事故下,当排队的顾客数量超过限定的瓶颈阈值时,可以申请开启新的服务台。该文根据现实情况考虑增加座席疲劳度和顾客耐烦性等限制条件,以成本最优为目标建立考虑顾客放弃和服务台数量可变的多渠道联络中心排队模型。运用ProModel软件对联络中心排队模型整体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传统的呼叫中心排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当等待的顾客数量达到峰值时,以队列阈值为条件控制服务台数量的联络中心排队模型较于传统模型而言,不仅能改善系统整体的运营效率,而且可以使总座席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控制人力成本、降低顾客的损失成本及损失率、提高座席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对IGBT期间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健康状态进行有效评估,基于半导体物理理论,研究了IGBT芯片疲劳失效机理,分析了IGBT栅极界面电荷密度对阈值电压的影响。以阈值电压作为IGBT的失效特征量,在研究阈值电压随疲劳失效时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IGBT芯片疲劳失效失效模型。搭建了IGBT阈值电压测试测试平台,通过IGBT老化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表征和估算IGBT中的芯片老化程度,验证了失效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1.5 MW水平轴风力机,建立风力机的有限元模型。运用风振系数法和Betz动量理论计算风力机拟静力风载荷,以三角级数叠加法为基础分析了风力机塔架在复杂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基于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分析了该类风力机塔架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满足设计寿命要求30年,为风力机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基本原理,提出通过裂纹萌生和扩展求解轴类件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建立U型切口轴疲劳寿命的计算模型,应用Ansys11.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扭转载荷下,U型切口参数对轴的疲劳寿命的影响,得到切口圆角半径、缺口深度对轴的疲劳寿命的影响曲线.引入径宽比参量k求得圆角半径的最佳取值范围.结果表明:U型切口圆角半径存在最优值,解决了U型切口圆角半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18.
残余应力的产生是由于构件内局部不均匀塑性变形造成的.它的存在对金属构件的强度、疲劳寿命、尺寸稳定性影响很大.振动时效能降低并均化金属内部的残余应力.如何确定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对于振动时效效果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模态分析理论,结合实验研究,提出了确定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一般原则.其后选取钻床立柱对该原则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