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各类重金属在联合作用情况下对水生生物产生的毒性效应并讨论了联合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了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敏感性影响,介绍了联合毒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总结了包括蚤类、鱼类等常见水生生物的收集与培养、联合毒性实验的具体步骤与结果讨论,对联合毒性的两种基本模型原理与预测结果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水...  相似文献   

2.
Metal pollution has been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industrialization.The prediction of metal toxicity is extremely challenging due to the complex metal handling and sequestration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aquatic organisms.In this review,the recent progress made in this area is discussed.In particular,the subcellular partitioning model which has gained re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is highlighted.The subcellular partitioning model appears to be dependable for predicting the toxicity in unicellular phytoplankton.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ial ways that metals bind to different subcellular pools and their ecotoxi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aquatic organisms under different exposure regimes.It is also critical to appreciate that every metal is unique to each aquatic species.Despite the huge progress made over the past 30 years,much remains to be done to fully understand metal toxicity in aquatic organisms.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湿地水生生物重金属污染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鄱阳湖区饶河入湖段、吴城自然保护区、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等典型样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田螺(C.cathayensis)、鲫鱼(Carassius auratus)、克氏鳌虾(procambius clarkii)、小虾等典型的水生动物以及湖区主要水生植物类群中Cu、Zn、Pb、Cd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及富集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动物样品中,田螺、克氏鳌虾、小虾体内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而各种水生植物对Cu、Zn、Pb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Zn和Cu作为生命的必需元素更易被植物所吸收或富集;而Pb与Cd作为毒性元素被植物体的吸收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绝大多数植物对Cd的吸收量极少,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植物的重金属富集水平与其生长环境的重金属浓度相关性较明显,环境背景中重金属含量水平越高,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含量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4.
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物静态释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情况,分别对某水库表层底泥和底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进行静态释放模拟实验,得到了Cr、Pb、Ni、Zn和Cu 5种重金属的释放浓度曲线,并分析了释放曲线的浓度变化趋势,通过计算得出了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速率及年释放量。结果表明,该水库底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浓度比较低,对上覆水水体水质影响较小;而表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浓度相对较高,对上覆水水体水质影响较大;5种重金属污染物Cr、Pb、Ni、Zn和Cu在表层底泥中其释放速率和年释放量都要比底层底泥中约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镉是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在体内的大量累积会对机体各器官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镉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水生动物体内镉残留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极大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同时水生动物体内存在的镉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现代检测技术的逐步完善,为研究重金属镉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以鱼类为代表生物,概述重金属镉在水生动物体内的累积分布情况,并论述镉残留的危害,旨在更好地响应我国水产品"提质增效"这一方针,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的毒害及其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重金属离子污染产生的生态危机和生态后果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目前的研究发现重金属离子对植物毒害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述重金属离子及其污染的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的毒害及其机理,以期提出避免植物重金属离子毒害的有效措施和重金属离子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州河底泥疏浚对围隔中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底泥疏浚的围隔试验,对疏浚前后水质状况、浮游生物、微生物数量以及水体对生物的毒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疏浚使水质有所改善,水体中重金属浓度基本处于稳定;对微生物的数量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且可以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疏浚后水体的生物毒性降低,表现在疏浚后河水对发光细菌的毒性降低,试验动物死亡率下降,肝体比下降,精子异常发生率下降.因此,苏州河合理的底泥疏浚有利于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水体中植物穗花狐尾藻和黑藻对重金属Cu、Zn、Pb、Cd、Hg、Cr的吸收。分别在重金属元素种类、含量不同的水体中培养植物,定时检测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并分析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重金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常见水产品中甲醛的天然含量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致畸物质和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为了查明水产品中天然甲醛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了常见水产品中的甲醛天然含量,参照CAC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除龙头鱼和鱿鱼丝外,其他常见水产品和水产加工品的天然甲醛含量较低,所检测的常见水产品甲醛天然含量的平均值为7.282mg/kg,急性膳食暴露和慢性膳食暴露均小于相关标准。因此,水产品中存在的天然甲醛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目前科学水平能检测到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an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are threatened by heavy metal pollution.Extensive damage to human organs,such as liver,kidney,digestion system,and nervous system can be caused by uptake of excess heavy metals.Heavy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 can originate from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sources.Although conta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has been known to be a severe environmental problem for decades,it is still getting worse in recent years and there are few feasible approaches to resolve this problem.Due to their high toxicity,prevalent existence and persistence in the environment,lead(Pb),mercury(Hg),cadmium(Cd),chromium(Cr) and arsenic(As) are commonly considered as the priority heavy metals which should be concerned and their emiss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China.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China,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current statu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China,sources of heavy metals in China,toxicity and potential risk,and possible reduc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伶仃洋习见水生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珠江口伶仃洋海域部分习见水生动物,包括鱼类、甲壳类、双壳类和头足类体内的镉(Cd)、铜(Cu)、锌(Zn)、铅(Pb)、铬(Cr)和镍(Ni)的含量,并使用标准物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物富集金属的能力不同.采用金属污染指数法比较不同生物体间对金属富集能力的差异性,用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评价海洋生物的污染水平及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鱼类、虾类、双壳类和头足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有的甚至达到了重污染水平(Cd、Cu、Zn、Pb、Cr),大部分海洋生物体内的某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出现严重超出食用标准的现象,如棘头梅童鱼的Cr和Pb分别超标23.93和48.05倍,长蛇鲻的Pb超标52.66倍;近江牡蛎的Cu和Cd分别超标740.27和89.59倍.结果表明,珠江口伶仃洋海域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严重,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采用生物富集因子和重金属污染指数等方法研究乐安河-鄱阳湖段水土或底泥环境中Cu、Pb、Cd等重金属的含量及不同生境中自然生长的18种水生植物植株内的富集积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长势良好,未发现受害症状,一些植物的根区土壤Cu、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18种水生植物对Cu、Pb、Cd等3种重金属污染物中的1种或2种表现出超富集能力,其富集系数均大于l,其中苦草、青葙、金鱼藻对重金属Pb、Cd具有共富集特征,箭叶蓼对Cu、Cd具有共富集特征.植株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水土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及其根区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显著性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重金属污染指数(MPI)结果表明:以旱苗蓼的MPI值最高,达到2 102.25,反映出旱苗蓼生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MPI值能综合反映植物生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18种水生植物对鄱阳湖湿地在Cu、Pb和Zn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毛兰珍 《科技资讯》2011,(20):232-232
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的重金属污染,目前最引人关注的是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本试验应用ICP-MS对婴幼儿米粉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米粉中重金属砷(As)、镉(Cd)、铅(Pb)、铬(Cr)和汞(Hg)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从酶活性和分子结构两方面来说明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危害的机理。重金属对土壤动物机体酶活性产生诱导和抑制作用,重金属会破坏组织细胞的微结构,使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呈现简单化和不稳定化,土壤动物对重金属的防御,主要包括土壤动物的特殊解毒策略和回避策略,可通过释放土壤动物来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RB) is identified as the primary org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wastewater. However, most heavy metals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SRB during heavy metal treatment processes. Sulfide is a metabolic product of SRB and it can precipitate or reduce heavy metal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sulfide on SRB resistance to Cu(II), Hg(I) and Cr(VI) toxicity. First, we considered the existence style of various heavy metals with and without sulfide addition by...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常见重金属(Zn2+、Cu2+、Hg2+)对基因重组发光菌(E. coli HB101 pUCD607)的单一毒性和不同浓度比下的联合毒性作用,并采用毒性单位法(Toxic Unit)、Marking相加指数法(Additional Index)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ixture Toxicity Index)来评价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类型。Zn2+、Cu2+和Hg2+三种的重金属对发光细菌的15分钟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4.16、6.00和0.98mg/L。多元重金属混合体系主要呈现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3种重金属的联合效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上述重金属联合毒性作用可为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和生物毒性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门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对取自三门湾的10个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Hg、Cr、As)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三门湾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Hg、Cr、As等重金属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7种重金属中,以Cr的污染程度最高,平均污染系数为1.30,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Cr>Zn>Cu>Pb>As>Hg>Cd;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均属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Hg>Cd>As>Cu>Pb>Cr>Zn,对三门湾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Hg。  相似文献   

18.
敌百虫对鲤鱼的毒性与pH值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敌百虫的毒性,毒理的分析,阐述了敌百虫在鱼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研究侧重于超富集植物的发现与实际应用,近来超富集植物重金属富集机理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尽管重金属植物累积的生化机制尚未能被完整阐述,但在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超富集植物重金属的吸收、转运、储存等方面还是取得了大量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成果,探讨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在有机鳌合剂如有机酸与氨基酸等对重金属活性、耐性和离子迁移转运系统中所起作用等方面尚需要深入研究.如果在植物重金属吸收、迁移、解毒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等重金属富集的关键方面能取得进展,则将大大丰富污染土壤重金属修复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水生植物菖蒲和芦苇对复合重金属(V、Cr和Cd)的富集能力及对重金属的生理响应,以考察这两种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浓度的提高,两种植物的耐性系数均有所下降,但菖蒲的生长状况优于芦苇.在不同重金属污染浓度下,菖蒲和芦苇均表现出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Cr,而对V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弱.在相同重金属浓度下,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总量大于芦苇,在重金属质量浓度为15mg·L-1时,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量分别是1065.02、1754.80和4372.40mg·kg-1,且菖蒲地下部分对V、Cr和Cd的富集系数分别是芦苇的2.1倍、1.5倍和1.8倍.综合考虑得出菖蒲比芦苇更适用于V、Cr和Cd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