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红外(诱饵)箔条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红外(诱饵)、箔条干扰技术的应用。经试验研究发现:(1)采用不同的添加剂可使Mg-Teflon药剂在3~5μm和8~14μm波段提高辐射强度,其中3~5μm波段以加入Fe_3O_4为佳,8~14μm波段以加入Mg-Al为佳;(2)4mm×1mm矩型铝箔条能拓宽带宽,V型铝箔条对厘米波与毫米波均有较大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现有厘米波箔条干扰技术对毫米波干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掩护弹道导弹再入段突防,提出了一种质量轻且具有重诱饵特性的弹道导弹再入段突防毫米波拦截弹用动力型微型角反射器。给出了该动力型微型角反射器的动力学方程组及干扰判别式;分析了角反射器的角度偏差、趋肤深度等因素对散射强度的影响;推导出动力型微型角反射器的弹道系数计算公式;在微波暗室对动力型微型角反射器样品在几个方位角的雷达散射特性进行了测试。文中提出的以动力型微型角反射器代替重诱饵的无源干扰方法,拓宽了弹道导弹再入段突防用无源干扰物的可选性。  相似文献   

3.
通信系统无源非线性引起的互调干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通信系统中无源互调干扰产生的基本理论、产生机理、减小措施以及分析与建模,总结了无源互调干扰的探测、定位和测量方法.认为无源互调产物是多载波通信系统的重要干扰源,包括接触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在内的无源非线性是这种干扰的根本起因.目前关于无源互调幅度的分析计算还局限在幂级数方法上,今后关于无源互调问题的研究重点将是无源非线性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由容易测量的低阶无源互调幅度预测高阶幅度更为有效方法的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针对毫米波调频引信的数字射频存储转发、正弦调幅扫频、噪声调幅和噪声调频,提出了干扰方法。采用滤波分离差频信号,并从差频信号中提取多普勒信号参数的方法,将毫米波调频引信信号的差频测距结果以及多普勒信号作为引信启动的联合判决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对该体制引信施加正弦调幅扫频干扰和间隔转发干扰的欺骗效果明显,覆盖接收机的大功率噪声信号均能有效压制回波信号。  相似文献   

5.
马若飞  秦江 《甘肃科技》2014,(6):43-46,64
介绍了末敏弹的攻击过程,并且在详细分析毫米波辐射计被动探测工作模式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欺骗式脉冲压制干扰和欺骗式连续波压制干扰两种干扰样式,并且分别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欺骗式的干扰方式会造成末敏弹辐射计在一定程度上的识别率下降,研究结果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无源显示表中常用的数字滤波技术,进行了对比,并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干扰的抑制效果好于单独采用一种数据滤波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有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标准,目前只能明确0.5~1.7 MHz 有限频段的输电线路无源干扰谐振机理。为拓展输电线路无源干扰谐振的研究频率,引入广义谐振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场能量平衡的干扰谐振频率预测构想。将大尺度空间下输电线路铁塔阵列及天线等效为广义封闭系统,从而基于复坡印廷定理,推导了电磁开放系统广义谐振因子的表达式,求解得到的广义谐振因子零值点为无源干扰谐振频点。该方法由于避开了传统将铁塔等效为半波天线的局限,因此可以实现中波频段无源干扰谐振预测。采用 IEEE 标准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7 MHz 频率以下,基于广义谐振理论的无源干扰谐振频率预测值和缩比模型实测值最大误差不超过±0.169 MHz。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海洋水声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采用并行多发射源技术是可行方案之一,其存在的困难是接收信号存在多流干扰,海洋水声信道又存在比较严重的多途径干扰,因此须对接收端信号检测器的抗多流及抗多径性能进行全面考察.初步研究了正交动态滤波器的抗多流和多径干扰的能力,在无多径干扰的情况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显示其在检测信号的同时可以完全抑制多流信号的干扰,在存在多途径干扰的情况下,仿真结果显示其信号检测能力及抗多流干扰能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在多途径效应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仍可正确地检测出所需信号.  相似文献   

9.
照射箔条复合干扰相比传统无源箔条干扰可提高战机自卫干扰能力,提高战场生存能力。为研究照射箔条复合干扰对空空雷达主动弹的干扰效果和战术使用策略,在一种典型空战对抗态势基础上,从速度干扰条件出发,对照射箔条复合干扰相对传统箔条干扰在频率特性上的优势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对抗空空雷达主动弹中,通过对转发干扰信号进行频率调制,并与载机机动配合的方法,增强复合干扰对雷达导引头的速度欺骗干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速度干扰效果,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子干扰下雷达发现概率和压制区边界计算问题,推导了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下雷达发现概率计算公式、干扰压制区和暴露区边界计算公式,建立了干扰模型,仿真了单干扰机和多干扰机对雷达的干扰压制区和暴露区,通过仿真得到目标位于压制区时雷达发现概率极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刘雅娟  高伟  张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310-2313,2318
针对雷达和压制性干扰设备之间的对抗过程,采取基于信号/数据流处理的模块化性能仿真.通过对压制性干扰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并结合仿真实例,说明了在干扰技术研究、雷达对抗战法研究以及雷达对抗系统性能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光电对抗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设计了激光引偏干扰教学实验系统。首先,依据激光引偏干扰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半实物仿真模式的总体实现方案;然后,详述了主要功能部件的实现方法。设计的实验系统能够以自激励的模式复现激光引偏对抗警戒探测、威胁解析、决策控制和引偏干扰的全过程,可用于《光电对抗技术》及相关课程的激光引偏干扰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演练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研究高重频激光对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引头的干扰效果与导引头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干扰信号样式的关系. 设计了一套激光半主动制导对抗半实物仿真系统,从信号级研究了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多种抗干扰算法进行信号处理,提供了干扰效果评估方案. 分析了导引头在搜索阶段高重频激光对导引头编码识别过程的影响,以及导引头在跟踪阶段高重频激光的干扰频率、能量、位置和干扰时机对导引头不同抗干扰措施条件下的干扰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干扰脉冲的能量越大,干扰源与目标的夹角越大,干扰效果越明显;提高干扰激光脉冲的频率会提高干扰成功的概率,缩小导引头的时间波门的宽度会增强导引头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ASLC系统的工作特点,分析了多方位饱和干扰与多方位闪烁干扰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对ASLC系统的3种干扰模式,给出了ASLC系统干扰对消比与合成方向图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干扰模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干扰识别是雷达抗干扰的前提,但是基于特征参数的识别方法受噪声影响大,且参数的特征提取只是发生在某一脉冲重复周期内,难以识别一些具有时序关系的干扰信号.然而利用特征去识别干扰的思路是可行的,据此,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两个卷积神经网络级联的干扰类型判别方法,此方法基于信号的伪Wigner-Ville分布,分别利用单周期时频图像完成干扰预分类,多周期合成时频图像完成干扰细分类,实现了8种典型干扰样式的识别,尤其适用于拖引干扰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生成的数据集上,8种干扰的平均识别正确率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线扫雷达提出了一种干扰模拟系统方案。该方案利用计算机根据不同的战术背景产生干扰序列,经过D/A交换来模拟复杂的干扰环境。文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干扰序列产生的方法。该方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软件模拟技术,具有实现简单,可扩充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雷达成像中面临的调制转发微动干扰、微动散射波干扰、脉冲卷积微动干扰3种新型微动干扰样式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干扰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图像域角度出发,首先对雷达接收信号矩阵进行灰度化处理,然后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其纹理参数并构造特征参数,最后采用KNN分类器实现了对雷达接收信号中目标回波和3种微动干扰样式的检测与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5 dB时,不同干信比下4种信号样式的识别率均能够达到90%以上,每种信号样式整体识别率在98%以上;当信噪比为5 dB时,不同干信比下4种信号样式的识别率均能够达到95%以上,每种信号样式整体识别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干扰椭圆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际跳频通信装备的潜在抗跟踪干扰能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跳频通信装备与跟踪干扰机之间的几何数学关系(即干扰椭圆),重点分析了干扰椭圆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讨论了干扰椭圆原理在实际装备中的应用及其扩展等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望有利于指导跳频通信装备的战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