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Ⅰ治疗甲状腺癌已有50年历史,国内已逾30年,其疗效已为国内外所公认。1942年Keston等首次发现甲状腺癌转移灶可能摄取Ⅰ;4年后,Marinelli等首次应用Ⅰ治疗甲状腺癌获得成功;1948年Rawson等发现事先切除正常甲状腺组织可以诱发甲状腺癌转移灶摄取放射性碘。嗣后,应用Ⅰ治疗甲状腺癌主要是治疗甲状腺癌的转移灶具有实用价值。近年来有人把Ⅰ治疗作为对分化好的甲状腺癌的一种常规辅助治疗措施,从而提高了疗效。文献还报道了乳头状癌的回顾性研究,术后未用任何治疗的复发率为37.5%,单用甲状腺素的为11.1%,合用Ⅰ和甲状腺素的为2.6%,其它关于生存率的报道,手术加Ⅰ治疗的生存率比单纯手术的也要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的DTC术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基线组)和服药后6月(6月组)、服药后12月(12月组)检测血清中甲状旁腺素(PTH)和钙(Ca)水平.结果:6月组、12月组分别与基线组比较,PTH和血Ca均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组与6月组比较,PTH和血C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的影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53例接受131I 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48例和转移灶治疗5例)在给予74 MBq(诊断剂量) 131I 2~3 d 后进行全身显像;给予治疗剂量131I 7~10 d 后,用相同的采集条件进行全身显像; 给予治疗剂量3~6个月后进行131I随访全身显像,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接受131I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患者中, 3~6个月后进行131I全身显像随访,甲状腺一次完全去除率为91.7% (44/48),其中3例在完全去除后发现新功能性转移灶; 8.3% (4/48)未获完全去除.在5例接受131I转移灶治疗患者中, 131I全身显像随访显示功能性转移灶(如颈部淋巴结)消失, 肺和骨转移灶减少.结论:131I全身显像是评价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131I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核电站与化石燃料(煤、石油)的发电站不同, 它处于完全密封的系统中;在其正常运行时,向周围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气和废水的放射性量是极小的。因此,它给居民带来的辐照剂量也微乎其微。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统计,美国普通居民所受到的辐射中, 百分之五十来自天然的辐射源,这种辐射称为“本底辐射”,它的剂量几乎是没有办法降低的。其次,内科和牙科医疗的辐射源,约占普通居民所受照射剂量的百分之四十;其中主要来源于诊断和治疗用的X射线,还有一小部分来源于放射性药物。来自核武器试验的放射性沉降物是居第三位的辐射源,但它只占总  相似文献   

5.
当前,放射性医疗受检者对放射性医疗检查所接收放射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及相应的重视,导致其年受照剂量可能出现超标现象.因此结合《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利用热释光法,对衡阳市区部分三甲级医院的X光机对受检者不同体位受照剂量进行调查,为受检者接受放射性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观察肤生软膏治疗放射性与非放射性皮肤慢性溃疡 188例 .其中采用肤生软膏治疗因患肿瘤放疗并发皮肤溃疡 10 8例 (对照组 40例 ) ;治疗非放射性皮肤溃疡 80例 (对照组 30例 ) ,其中褥疮 2 8例 ,烧、冻伤皮肤溃疡2 2例 ,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  相似文献   

7.
对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MTERF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评估其预后价值。从TCGA和GTEx等数据库提取甲状腺癌患者MTERF3的表达数据,探究MTERF3在甲状腺癌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分析差异表达对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情况的影响,并明确MTERF3的临床意义。MTERF3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该基因在甲状腺癌中表达较低提示患者预后不良。MTERF3是甲状腺癌的预后标志物,是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BM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方法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阳性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取BMSCs经体外培养后,加于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异体大鼠创面上,以平均愈合时间和平均愈合速度为指标,观察各组动物损伤皮肤的修复情况。结果干细胞治疗组皮肤修复速度为(32.37士3.16)mm2/d;平均愈合时间为(20.03士3.95)/d,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组织结构完整、瘫痕小。经统计学处理干细胞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同种异体动物干细胞培养物,进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贵州省城乡居民膳食组成中主要食品(包括水)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钍的含量,估算了贵州省城乡居民对上述核素的年摄入量和待积有效剂量当量,结果表明贵州省城乡居民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73×10~(-5)SV和1.07×10~(-5)SV,食品中~(232)钍的剂量贡献大于~(238+234)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山西师范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生产的电子全灵敏乳胶对临汾市居民饮用水及去离子饮用水中总天然α-放射性剂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临汾市居民饮用水及去离子饮用水中总天然α-放射性剂量分别为0.92±0.04 Bq/L和0.75±0.02 Bq/L,此值高于国标GB 5749-2005推荐的生活饮用水总α放射性剂量值0.5 Bq/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均漏诊,均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确诊后改行甲癌根治术。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结节时,临床上应高度怀疑有合并甲状腺癌之可能。本病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方法:对845例131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845例甲亢患者,1次治愈率为86.4%(730/845),好转100例,无效15例,有效率98.2%(830/845)。早发甲状腺机能减低79例,发生率为9.3%。结论: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效果好,治愈率高,副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间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2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患者的50.6%,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14.43%,其中微小癌占了38.1%,颈淋巴结转移率23.8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较高,结肿背景干扰甲状腺癌的检出;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B超特征;对可疑结节术前在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是预防漏诊,提高术中甲状腺癌检出率的关键;甲状腺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或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是适宜的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和腺瘤的超声表现差异。方法 :甲状腺癌 16例 ,甲状腺瘤 2 3例 ,均经病理证实 ,将其超声表现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 :二维高频声像图中甲状腺瘤边缘光整 ,有完整的晕环 ,而甲状腺癌边缘欠光整 ,晕环不完整 ,部分结节内可见细小钙化。两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均显示血流丰富 ,但甲状腺癌阻力指数 (RI)多大于 0 7,而甲状腺瘤的RI多小于 0 7。结论 :二维高频超声与CDFI对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收治的分化性甲状腺癌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手术范围,颈淋巴结清扫探讨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30例接受单例甲状腺全切术,34例采取双侧甲状腺全切术,14例行不同范围的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7.7%。结论结合国内外大多数专家推荐的规范化手术原则及本组临床资料分析,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可提高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也根椐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22例甲状腺癌及20例甲状腺腺瘤的突变型P~(16)蛋白表达研究,结果发现:P~(16)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表达率分别为45%及10%,两者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恶性肿瘤中乳头状癌及滤泡性腺癌P~(16)的表达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突变型P~(16)表达及PCNA的检测对研究癌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及细胞异型增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总结甲状腺癌病理活检诊断体会,回顾性统计分析168例甲状腺癌病理活检材料,结果显示,患者男:女为1:3,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乳头状腺癌居首位(66.26%),其次为滤泡癌(23.93%),髓样癌占第三位(5.52%),未分化癌最少见(4.29%).通过对甲状腺癌各分型原诊断重新评价,认为对甲状腺癌存在过度诊断,亦存在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8.
个人剂量和医学防护监测是保证放射性工作人员辐射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两项重要措施。本文报告了我所放工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情况和医学防护监测结果。1 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是评价辐射防护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故本所从开展放射性工作时起即开始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1980年以后逐步建立起γ中子和尿氚的常规监测方法和相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通过放射性事故后对放射环境和核素的迁移的跟踪调查,研究分析每个核素所贡献的核素剂量,所显示的后果都可作为计算的标准,是堆芯源项核素重要的选择依据,对核素的剂量后果的评价重要参考价值是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54例甲状腺癌标本分别用PCR-RFLP法检测H-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的突变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21ras蛋白,并用时序捡测分析ras基因突变和p21ras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结果发现,甲状腺癌中18例(33.3%)有ras基因突变和49例(90.7%)有p21ras蛋白过度表达.临床分期晚、分化程度低的甲状腺癌突变率较高,具有H-ras原癌基因突变和p21ras蛋白阳性的病例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表明ras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过度表达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