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亚杰 《科技信息》2013,(26):159-159
本文对广域保护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广域保护的发展、广域保护的结构和系统组成等方面对广域保护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域保护在未来智能电网上的应用,探讨了广域保护与传统保护相结合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广域继电保护是针对传统后备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的一种电力继电保护新思路,在进行广域继电保护的设计实现过程中,拥有实时、可靠的通信网络是实现广域继电保护的重要基础,广域继电保护的分层系统结构就是针对这一要求设计实现的。本文主要结合广域继电保护的分层系统结构,从广域继电保护的IED接入变电站网络以及广域继电保护的IED接入电力通信网等方面,对于基于MSTP平台的广域继电保护分层系统结构的通信组网设计进行分析论述,以推进广域继电保护网络技术与通信水平的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超 《科技信息》2012,(35):I0107-I0108
“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是一种在统一时钟协调下实现大电网实时同步测量的重要技术。是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和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对广域同步相量测量中频率的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电网广域测量系统主站功能和结构以及主站软件的监测与分析功能,给出Prony算法拟合效果的评判指标,同时阐述将matlab工具箱中Prony算法与C++Builder混合编程的方法,最后利用广域测量系统主站软件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及评判,找出系统的主导振荡模式。  相似文献   

5.
广域保护系统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广域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对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多种系统不会受到扰动。本文针对广域保护系统功能以及可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够对广义保护系统的进一步推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技术的同步相量量测单元(PMU)可以实时测量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角,介绍了PMU的测量原理以及其在电力系统电网稳定性监测与分析、广域测量系统(WAMS)、暂态稳定预测及控制、在线扰动识别、低频振荡的在线监测与分析、负荷参数辨识等方面的潜在的应用价值.为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鲁辉 《太原科技》2009,191(12):76-77
阐述了广域差分GPS技术产生的原理、系统组成和最新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建立广域增强系统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探讨了广域差分GPS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基于广域信息的分层控制器结构,第一层是负责计算全局信息(如功角中心、角速度中心)的广域控制器,第二层是将本地测量信号与全局信息相结合以得到控制规律的本地控制器.同时,为了克服基于线性二次调节的非线性全局控制器易受时滞影响的弊端,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H∞控制理论提出了新的计及时滞影响的非线性全局综合控制器.四机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考虑广域信息的时滞影响时,该控制器仍能快速平息系统的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辨识的改进Prony算法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研究在线的振荡特征辨识算法是实现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监视以及广域阻尼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低频振荡的在线辨识成为可能。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改进Prony算法,该算法针对输入信号的实际阶数和线性预测参数的估计进行了综合改进。经过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分析,证明改进算法提高了计算速度。计算机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得到更符合系统实际阶数的降阶模型,分析计算占空比小于4%,满足在线低频振荡辨识和系统振荡特性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暂态稳定预测与控制、状态估计与动态监视、故障定位、构建基于同步相置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在这些领域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WAP网关实现与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产品的开发与部署将基于因特网的网络应用技术与无线数据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是当前产业界和研究界所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就WAP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WAP网关的实现与性能测试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了一种基于UNIX平台和多线程技术的WAP网关实现方法;分析了具体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并就WAP网关实现的性能改进与测试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大量测试的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技术所研发的WAP网关具有高的可靠性和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供无线GIS服务系统,在分析WAP和GI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WapGIS系统的设计方案,结合具体的GIS平台GNet,采用COM组件技术和ASP技术实现了该系统,从而提供了GIS系统的无线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WAP协议的总体开发原则和技术思路,研究WAP的应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WAP协议栈的结构及各层提供的服务,探讨WAP在GS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线应用协议的一种新的端到端安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无线应用协议(WAP)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了WAP应用模型漏洞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目前WAP应用的3种实现模型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端到端安全模型——双加密模型,并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DELPHI6.0实现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和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两种对称加密算法,选择了适用于WAP应用的最优的IDEA算法。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端到端的安全传输,并能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通信双方的身份认证和不可否认性,满足基于WAP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在不断增多,政府仅仅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Web功能提供信息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WAP Push作为移动通信技术和推送技术两者结合的产物,将其作为Web功能的一种扩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WAP Push的实现原理,并基于该原理提出了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WAP无线查询系统的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向丽  李利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0):2373-23752378
介绍了WAP技术和WML、WML Script语言,在此基础上介绍了WAP网站的建设。运用ASP技术与WML、WML Script脚本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基于WAP的无线查询系统的设计。通过运行,证明基于WAP的服务是可行并且是很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7.
浅谈WAP2.0版本技术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锦晨 《科技信息》2008,(20):43-43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从固定向移动转移(即移动互联网)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WAPI.0到WAP1.x再发展到现在的WAP2.0,WAP技术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一番曲折。WAP2.0除了继承了原来WAP1.x针对无线链路和手机设备所做的优化以外,还做了大量的更新,并新增了大量的业务和应用,其中包括能够使移动设备尽可能使用现有Intemet的内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WAP1.2协议以及WAP1.2协议作简要介绍,并从技术角度分析WAP2.0协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无线应用协议产生于移动通信技术与Internet技术交汇处,为在移动通信网上创建灵活、先进的服务制定了行业统一的规范.无线应用协议采用分层的协议体系结构,为创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可升级、可扩充的应用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19.
基于WAP的实时购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如何通过WAP、WAP网关、WAP的PUSH功能、WML+ASP等技术,实现基于WAP的实时购书系统,保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时间性很强的信息被及时送到需要它们的人的WAP浏览器上。并具体阐述利用WML+ASP如何实现基于WAP的数据发布并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浅谈WAPPush技术及其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P技术作为无线通信网和国际互联网的桥梁和黏合剂,已经开始在电子商务、证券交易、银行业和远程教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简要介绍WAP Push技术及其结构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WAP Push技术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