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弼成 《大自然》2014,(6):58-59
<正>蛇的名声一直都不好,事实果真如此吗?蛇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般冷血、可怕吗?还是让我们一起看看非洲岩蟒妈妈温情感人的故事吧。我们常用"冷血动物"一词来形容没有人性、没有情感的人,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就是蛇。由于蛇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通常情况下都低于人类体温,因此被称作冷血动物。蛇的名声一直都不好,从"蛇蝎心肠"和"毒蛇猛兽"等成语可见一斑。巨大的蟒蛇更是人们心头的噩梦,想到它们将猎物迅速绞死并整个吞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在冰雪世界里,人的体温需要维持在37℃左右才能正常生活。假使雪地的温度是0℃,这时人体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就有37℃了。  相似文献   

3.
火龟在马里的萨拉卡地区,天气很炎热,居民们便捉来能驱热气的火龟,把它们一只只串起来遮在窗户和门上,以防止热气入屋。冰龟在坦桑尼亚的飞达浦山区,有一种“冰龟”,它的体温一年四季都保持在零下2-3℃。冰龟既不怕严寒酷热,又能忍饥挨饿,人们常把它关在食柜里,让它发挥冰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的体温是能够变化的,育龄妇女都存在一个月的体温变化周期,变幅达0.6度正常人每天傍晚6时左右的体温是可以变化的,只是变幅较小,平常感觉不到而已。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能否人为地改变人体温度,使之更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夏季炎热,若能将体温提高1—2度,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到更加凉快,这与生病发烧,就感到怕冷的道理是一样的。而到了冬季,天气寒冷,如能将体温降低3—4度,我们就感觉到暖和,就可使我们免去更多的穿衣、取暖投资,等等。事实上,科学家早就注意到,变温动物普遍比恒温动物长寿.比如乌龟正常寿命为100—  相似文献   

5.
一人的个性是社会生活条件的反映。人的个性的心理特征是在生产过程中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过生活;因此每一个人个性的活动都服从一定阶级的利益。社会生活条件不断地在变化着,人的个性的心理特征也就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得到改造和发展。斯大林说:“人们的生活样式怎样,人们的思想样式也  相似文献   

6.
蛇的尾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生活在丛林中的蛇尾巴又细又长,生活在丘陵山区的蛇尾巴相对粗短,生活在荒漠中的蛇尾巴短而钝,穴居的蛇尾巴大都已退化,生活在海洋中的蛇尾巴均呈侧扁状。蛇的尾巴千姿百态,到底都有什么功能呢?运动功能我们知道蛇是从蜥蜴类进化而来的,当它的四肢退化后,蛇尾巴便替代了部分四肢的功能。盲蛇形状如蚯蚓,主要营穴居生活,行动迟缓,尾巴极短已失去存在的意义。蛇在运动时尾巴起平衡身体、协调运动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纤细的蛇尾巴就像人的手指一样,非常灵活。树栖的绿瘦蛇,尾巴的长度几乎相当于头和躯干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四川及全国许多报刊都登载了《四川“蛇人”之谜》的文章,讲述了一个“蛇人”的奇闻趣事。“蛇人”的故事在四川东南与贵州相连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一19岁的土家族男青年,其长相、动作、生活习性都具有蛇的属性,当地人称他为“蛇人”。他身高1.5米,皮肤偏黄,  相似文献   

8.
蛇颈龟     
四川盆地,中生代地层甚为发育,蕴藏着多种多样的古生物化石.譬如恐龙,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素有"恐龙故乡"之誉.可是,要讲到四川是蛇颈龟的独特产地之一,那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蛇颈龟是一类比较古老的龟类,生活在一亿四千万到一亿一千万年前(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个体大小中等,甲壳常呈椭圆形,背甲长度一般为250毫米左右,也有200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环境和谐宽松,众多的人开始热衷养猫、狗、鸟和鱼等宠物,就连一向不被人们注意的龟,也因易饲养、无噪声和憨厚温柔的形象等原因,而成为新宠物。但是一部分养龟者因为没有养龟的知识,许多龟无疾而终意外死亡的现象屡屡发生,所以,盲目养龟的问题不容忽视。切勿盲目养龟从保护动物的角度而言,人工驯养繁殖龟类,是恢复和发展种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有一部分人养龟却是盲目的,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养龟前无准备。在养龟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纯偶然性的。他们的龟有的是他…  相似文献   

10.
分布于我国的淡水龟有2科10属。平胸龟科只有平胸龟一种,其它24种均属淡水龟科(或龟科)。其中,地龟、锯缘摄龟、黄缘盒龟、黄额盒龟等喜生活于林中潮湿的土地上,但可入水活动,只是不能进入深水,应属半水栖龟类。淡水龟多栖息于浅水水域,经常上岸活动觅食,但运动速度较慢,遇敌害后,如果来不及爬入水中,只会将头、尾和四肢缩入壳中,消极防御,故极易被人捕捉。随人类活动的  相似文献   

11.
龟趣     
龟是长寿、吉祥之物,性情温顺,许多人都喜爱它.龟从不咬人,胆小,头尾和脚常缩入甲中,能耐饥渴,寿命很长,故有"千年王八,万年龟"之说.关于龟的传奇故事很多,如龟通人性,有人将龟放生于数十里之遥的江河之中,数年后回家探望主人;龟善长眠,有一家  相似文献   

12.
龟家族     
龟大约2亿年前出现在地球上, 从最原始的爬行纲动物杯龙进化而来。目前世界上约有230种龟,它们生活在海洋和淡水中,也栖息于温暖的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龟通常被称为陆龟,而生活在沼泽里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现实的。在美丽的生命世界里,人们渴望生活的多姿多彩,但是生活的天空不总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常常是乌云密布,狂风肆虐。面对芜杂多变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活法,因此就呈现出不同的世间  相似文献   

14.
<正>重获新壳的小陆龟弗雷迪是一只生活在南美洲森林里的小陆龟,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可怕的大火不仅焚毁了它的森林大家,还烧坏了它赖以为生的小家——龟壳。行动迟缓,没有龟壳保护,弗雷迪在野外就像一顿会爬的午餐,生存希望非常渺茫。  相似文献   

15.
珍贵的海龟     
海龟是一种大型的海洋爬行动物,与恐龙几乎是同时期出现在地球上的。由于地球几经沧桑的变化,恐龙和许多爬行动物都先后灭绝了,海龟却凭借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一身的铠甲保存了下来。海龟和陆地上的乌龟是一家,最早也生活在陆地上,后来才迁移入海的。入海以后的海龟其身体结构起了变化,它们与陆生龟及淡水龟有所不同。海龟的脚已经变成了  相似文献   

16.
蛇年谈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大自然》杂志的罗娅萍编辑邀我写稿,在蛇年谈谈关于蛇的故事。考虑到目前我国部分人吃蛇成风,导致蛇类大量被捕杀,严重影响自然生态平衡,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当前的和长远的危害,因而撰写此文。希望人们增加对蛇的了解,不吃蛇,保护蛇。蛇的来龙去脉爬行动物中蜥蜴类和蛇类各约有3000种。一般认为蛇类是白垩纪早期某类蜥蜴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生活、身体变细长、四肢退化消失而形成的,因而是高度特化的蜥蜴类,也是爬行  相似文献   

17.
奇蛙种种     
吃蛇的蛙在美洲中部巴拿马国家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烟蛙,比普通青蛙个头大,它见到蛇,不但不逃跑,反而见着就追,追上就吃掉。烟蛙的皮肤呈黄褐色,背上有几条黑褐色的条纹。它捕蛇的秘密武器就是胸前两块呈乳头状的坚硬肌肉,这两块肉像一把钳子,能把蛇牢牢地夹住。当把蛇钳到半死时,便开始慢慢吞食。  相似文献   

18.
蛇年说蛇     
生活中所说的“小龙“、“长虫“指的是蛇.在现存的生物物种里,蛇是资格比较古老的一种动物,它们的祖先早在白垩纪初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细细算来,蛇子蛇孙们已经在地球上度过了1亿2千多万个春秋.1亿2千多万年的沧桑变迁,不知有多少物种被淘汰出局,蛇之所以没有步恐龙、剑齿象等古生物的后尘,是因为它们有一套独特的生理构造和高度适应环境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蛇年说蛇     
胡龙成 《科技潮》2001,(2):74-77
生活中所说的"小龙"、"长虫"指的是蛇.在现存的生物物种里,蛇是资格比较古老的一种动物,它们的祖先早在白垩纪初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细细算来,蛇子蛇孙们已经在地球上度过了1亿2千多万个春秋.1亿2千多万年的沧桑变迁,不知有多少物种被淘汰出局,蛇之所以没有步恐龙、剑齿象等古生物的后尘,是因为它们有一套独特的生理构造和高度适应环境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开始日渐丰富。遗憾的是一些富裕的人不是把钱用于正道,不是用于投资再生产造福社会,而是摆阔气、讲排场,大吃大喝一掷千金,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有些人开始把他们贪婪的嘴伸向了我国珍稀的野生动物。一个人吃一口野味并不算多,可成千上万的人都来吃呢?12亿中国人都来吃呢?在一些城市到处都能见到以野生动物招揽顾客的餐馆。据悉南方的一个大城市,仅经营野生动物餐馆的特许证,就能转手卖到20万元,可想而知有多少野生动物成了盘中餐,成了多少不法分子谋取暴利的牺牲品。就拿蛇来说,餐馆中的蛇绝大多数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