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600℃下对一种用作耐火材料粘结剂的酚醛树脂进行了热裂解,然后用GC-MS技术对该树脂的热裂解产物作了鉴别。树脂的裂解气在GC谱上呈现9个主峰,用MS对各峰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树脂的热裂解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甲苯、二甲苯、苯酚、甲酚、二甲酚和三甲酚。对酚醛树脂的热分解过程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居里点热裂解仪-气相色谱-质谱(CP-GC-MS)联用分析技术,分别对油茶籽仁和种壳在358~590 ℃条件下进行快速裂解,并对产物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热裂解产物中的组分种类逐渐增加。籽仁热裂解产物主要为脂肪酸,此外还包括糠醛、β-香树脂醇和维生素E等附加值比较高的物质; 种壳的热裂解产物中,脂肪酸的含量占5%左右,主要的产物还包括苯酚类化合物,在产物中还检测到糠醛、香草醛和丁子香酚等附加值比较高的化合物。分析认为,油茶种壳的热裂解产物包含多种工业、医药以及食品行业所需求的原料,同时,产物中的长碳链烯烃类物质可作为生物质能源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3.
该树脂是在特定温度、强碱催化作用下,由苯酚、甲醛经过取代反应、缩聚反应合成的、制备的树脂用在层压布板上,符合JB/T814913-95要求。  相似文献   

4.
苯酚甲醛-M废渣共聚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废渣、苯酚、甲醛为原料,共聚合成了热塑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条件、共聚组分对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苯酚与M废渣的质量比为80g/20g,甲醛用量40mL,磺化用浓硫酸、废树脂比例为100mL/110g时制得的共聚树脂在试验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先将苯酚、甲醛制成羟甲基酚,然后改变条件与硼酸共聚,制得具有合成稳定和较好耐热性的硼改性酚醛共聚树脂.探讨催化剂种类、酚醛比、硼酸加入量等对其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手段对该改性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核壳丙烯酸类树脂(ACR)进行分析.ACR样品在50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通过BPX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和质谱鉴定,获得了ACR在热裂解条件下的特征化合物.并通过对已知均聚物同条件分析的验证,找到了ACR各个热裂解产物的来由,从而确定了组成ACR共聚物的单体.对ACR丙酮不溶物的分析,初步探索了ACR粒子的内部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的^13CNMR谱进行分析,通过定量计算确定在不同催化剂下,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中亚甲基主要连接方式的邻相接,并比较和探讨不同催化剂对间苯二酚苯环上不同位置碳的空出比例的影响,同时还寻找到利用快速经济简便的红外光谱取代^13CNMR谱确定催化剂对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分析了聚醚砜(PES)在温度500~700℃内热裂解形成的产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结果发现:500℃下PES热裂解形成的主要产物是苯酚,550℃时裂解才产生SO_2;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的种类越来越多,SO_2逐渐成为主要的裂解产物.最后根据不同温度下形成的裂解产物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推测了PES产生热裂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详细探讨了电子电离(EI)条件下热不稳定化合物间-三硝基甲基硝基苯,对-三硝基甲基硝基苯和对-三硝基甲基氯代苯的裂解规律,经亚稳离子数据分析,指出该类化合物的裂解方式主要是和硝基的裂解有关,产生[M-NO2]^+,[M-2NO2]^+,[M-3NO2]^+等系列离子。同时,对比研究了已放置十年的间-三硝基甲基硝基苯在EI条件下的质谱特性和红外光谱,并初步探讨了它的常温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0.
磷酸改性水溶性酚醛树脂的成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醛和苯酚为原料,氢氧化钡为催化剂,制备一种低游离酚的水溶性酚醛树脂.对水溶性酚醛树脂及磷酸改性的水溶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和成炭机理进行研究,同时探讨甲醛与苯酚的比例和反应时间对树脂残炭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酚醛树脂在800 ℃下的残炭率为55.0%,而磷酸改性后树脂的残炭率可以达到66.7%.原因可能是磷酸进入树脂中提高了树脂的芳香性,降低了树脂在高温下的分解量,从而提高了水溶性酚醛树脂的残炭率.  相似文献   

11.
运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适用于高分于结构分析的裂解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 分析技术对涂料印花用粘合剂L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用元素 分析,红外光谱、裂解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可对难于分析的高聚物的分子结构, 共聚组成和单体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是高聚物分子结构 研究过程中较理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用特定螯合树脂对含有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处理己见报导,而采用大孔巯基树脂对含汞废水处理也已有研究。本文系采用间Κ(β-羧基丁内酰胺)苯酚甲醛树脂对混合金属离子体系中H_g(Ⅱ)的螯合性能的研究,同时与大孔巯基树脂作对比,进一步肯定了间—(β-羧基丁内酰胺)苯酚甲醛树脂对H_g(Ⅱ)的螯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文题化合物共七个液晶单体,合成了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镍)和光活性中间体(S)-2-甲基丁基苯酚,获得了较高的产率及纯度。经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进行了配方尝试,得到了对温度变化敏锐的热变色液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文题化合物共七个液晶单体,合成了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镍)和光活性中间体(S)-2-甲基丁基苯酚,获得了较高的产率及纯度。经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进行了配方尝试,得到了对温度变化敏锐的热变色液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氦氖激光作为探测光束及氮分子激光作为加热光束的热透镜效应中溶剂,水溶液的pH值和激光功率对热透镜信号的影响。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热透镜法测定对-硝基苯酚乙醇溶液中的对-硝基苯酚的含量,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首次合成了离子交换树脂固载化12-钨磷酸铝(IERAlPW12O40).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液相色谱(LC)、红外光谱(IR)对它进行了表征,并在苯酚与甲醛缩合反应中研究了它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IERAlPW12O40不仅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并且还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ABS塑料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氦气氛围中,500℃下对ABS进行热裂解,通过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共鉴定出苯乙烯、甲苯和4-苯基丁腈等31种裂解产物.根据裂解产物信息和有机物热裂解反应的原理对ABS的热裂解反应机理作了探讨.ABS塑料的热降解过程是典型的自由基历程,解释了裂解产物中芳香烃类化合物、脂肪烃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和含溴酚类化合物的生成机理.ABS的高温降解过程不是三种结构单元降解过程的简单累加,三种结构单元在其降解过程中相互明显影响,最终导致裂解产物在结构和类别上的多样性.废旧塑料ABS热裂解过程会产生多种有害污染物,因此,选择合适的裂解工艺条件,既可得到更多有用的裂解产物,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苯酚-甲醛-淀粉模塑料(PF2A2)原料配方和制备工艺,讨论了乌洛托品/苯酚-甲醛-淀粉树脂和木粉/碳酸钙投料比对其试样强度和固化速度的影响,分析了其性能和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环己酮-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及用途开发状况,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聚酰亚胺树脂热固化过程及热分解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HR PyGC-MS)研究了以降冰片烯为端基的聚酰亚胺(PMR-Ⅱ)的热固化过程和热分解行为.PMR-Ⅱ预聚体在330~390℃经不同时间(0~20h) 固化后,根据其在315~590℃裂解产物的组成与分布,讨论了聚酰亚胺树脂的热固化和热分解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