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廖锋  秦华  罗怀兵  杨文丰 《海峡科学》2009,(12):61-62,68
烟叶复烤成品烟梗包装温度是重要的工艺指标,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来降低成品烟梗的温度。该文通过对烟梗复烤设备和其它影响环节进行有效整改,以达到降低梗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打后片烟质量均匀稳定,研究了不同控制模式对打后片烟均匀性的影响。以福建三明C3F烟叶为实验载体,开展了铺叶台和高架库两种模式对烟碱均匀性、水分均匀性、叶片结构均匀性以及经济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架库模式对比铺叶台模式,烟碱均匀性提高,水分均匀性差异不显著,大片率和出片率降低,中片率、小片率和碎片率提高。不同复烤企业应根据自身工艺设备布局、来料特性以及工业要求制定合理的均匀性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皖南地区烟叶主要物理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皖南地区各烟区的烟叶物理特性,技术人员对2008年皖南优质烟叶的平衡含水率、烟叶厚度、烟叶含梗率、单位面积重量和体积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和实验,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分析了不同地点和等级间烟叶物理性状的差异。结果显示,部位等级的不同会对平衡含水率、厚度、体积密度、单位面积重量产生显著影响,有些指标甚至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而地点的变化也会对体积密度和烟叶含梗率产生显著性影响。该研究为改进皖南地区的烟叶生产技术及优化打叶复烤、卷烟企业制丝生产线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烟梗的贮存过程中,应用脲和碱对烟梗进行预处理,引入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找出因素主次及其最佳水平组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一方面能有效降解烟梗中的果胶、木质素,使梗浆更容易疏解,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的透气度,其中透气度增幅达28.0%;另一方面能促进造纸法再造烟叶化学成分的重组,使再造烟叶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更合理,增强烟气的丰富性,从而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5.
烟梗微波膨化基本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梗是烟草生产的副产物,对其进行膨胀制粒作为烟卷的填充料不仅提高了装填体积和燃烧性能,而且还能降低成本和改善卷烟品质。采用微波膨化方法研究了烟梗膨化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实验表明烟梗含水率对烟梗微波膨化率有重要影响,烟梗含水率在18%~21%之间膨化效果最佳,膨化烟梗无碳化现象;微波膨化时间也是影响烟梗膨化重要因素,最佳膨化时间约为70~80 s;在烟梗微波膨化过程中,温度发生明显变化,当温度为85~95℃时,烟梗膨化显著,温度的变化可作为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加入适量膨化剂不仅提高烟梗膨化率,而且改善了烟梗膨化质量,膨化剂对烟梗微波膨化有重要作用。微波膨化烟梗加热均匀、快速,温度易控,设备体积小,因此微波膨化烟梗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烟叶配方打叶均质化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配方打叶烟叶原料的控制,配方打叶加工方案的控制,铺叶台控制,贮柜控制等方面,结合配方打叶工艺控制实际,从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实现打叶复烤后片烟均质化控制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片烟微波松散工艺在国内部分卷烟加工企业已得到应用,相对传统的松散回潮,具有节能、降耗、快速的特点,同时可有效控制片烟虫害,改善低档烟叶的品质。文章分析了片烟微波松散(杀虫)的主要原理及其特点;论述了该技术在片烟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云南地区上部、中部、下部各1个烤烟烟叶,分别在3种不同复烤方式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烤后含水率均匀性的条件下,临界复烤是可行的;随着复烤加工强度的逐渐增强,总糖、还原糖、香味成分总量下降的趋势越明显;不同的原料在不同叶片复烤方式下感官质量变化趋势不同,应根据原料特性合理选择叶片复烤方式.  相似文献   

9.
湘西主产烟区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湘西2大主产烟区(桑植烟区和龙山烟区)202个烤烟样本的5种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与云南烤烟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大主产烟区烤烟总糖含量略高于优质烟叶范围,但均低于云南烟叶总糖含量;烟碱含量大多在适宜水平偏高区域,且大都高于云南烟叶烟碱水平;氯和总氮含量多在优质烟叶化学含量指标范围内,糖碱比和钾氯比大小基本适宜,但糖碱比大都低于云南烟叶糖碱比;氮碱比值低于优质烤烟含量范围.说明要进一步提高湘西地区烟叶的化学品质,需改善生态及栽培条件,运用复烤调制技术,降低总糖及烟碱含量,提高含钾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交设计,对复烤厂二次润叶工序可调参数与打叶各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后汽压力间的交互作用对大中片率和碎片率的影响较大,对叶中含梗和粗梗也有一定的影响,滚筒转速对碎片率有较大影响,热风风机转速是影响大中片率和碎片率的主要因素,加热器压力对叶中含梗有较大影响。润后烟叶水分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打叶质量,但温度过高对打叶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一定温度下提高其水分有利于提高打叶质量。  相似文献   

11.
烟梗的热解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步热分析仪对打叶复烤生产副产品烟梗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进行了热解试验,并分析了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烟梗的热解包括脱水、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3个过程,10℃/min、15℃/min和20℃/min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峰值温度和热解指数均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大,采用改良的Coats-Redfern积分法进行动力...  相似文献   

12.
以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为指标,研究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烟叶配打中的运用.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影响烟叶品质最显著的3个因子分别是:总氮,烟碱,糖碱比;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湘西龙山CX2K、X34和X3F烟叶,湘西龙山B4F和C4烟叶,湘西龙山X4F,四川攀枝花B2F,C3F和B2L烟叶,湘西龙山CX1K、B1K和C1L烟叶,湘西龙山B2K、X2F、B23和B2L烟叶可以分别聚类到不同的类中,每类烟叶性质相似.  相似文献   

13.
苹果酸脲对烟气中焦油含量及原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及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苹果酸脲对烟气中焦油含量及原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酸脲处理能明显减少烟气中焦油含量,减少量占对照处理的16.9%。另外苹果酸脲处理能增加原烟中全钾和总糖含量,增加量分别占对照处理的19.5%和17.73%。苹果酸脲处理后原烟中糖/碱比例更趋合理,苹果酸脲使原烟的评吸质量得到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14.
施肥量对烟田土壤氮素供应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肥料施用水平对烟田土壤氮素供应、烟株生物学性状和体内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水平明显影响到烟株生长初期根系生长密集区域土壤的无机氮供应状况.氮肥施用水平愈高,团棵时根系生长密集区域土壤无机氮供应也愈多.但烤烟根部以及整株的干物质积累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施肥量过多对烟株生长前期的根部以及整株体内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抑制,而后期则表现出促进.打顶前烟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累积在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而在打顶后总体上表现出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施肥量间增加幅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适宜施氮量及其以下时,烟株打顶后体内的氮素累积量与打顶时相比增幅不大,而过高的氮肥施用水平会导致烟株生长后期体内有过多氮的积累,致使中、上部叶片变厚、叶片扩展不好,而不利于烟叶质量的提高.综合衡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施肥量以纯氮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水稻穗头连接力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稻联合收割机在收获过程中存在的带柄问题,在WDW 30005型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利用专用夹具对水稻穗头籽粒与粒柄、粒柄与枝梗、枝梗与主茎秆之间的连接力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不同部位、不同含水率、不同受力方向等对连接力都有明显影响.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建立了含水率与连接力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进行机械脱粒时,糯稻比其他品种的带柄率高,而同一品种的水稻含水率低时带柄率也较低;沿轴线方向的连接力较大,逆轴线方向的连接力较小.  相似文献   

16.
纵向轴流脱粒装置的理论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新型的纵向轴流联合收割机,研究了其关键部件脱粒装置的工作过程,根据工作过程的分析,从整体的、概率的角度建立了脱粒装置的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仿真和性能参数的预测.通过仿真分析表明此模型真实地反映了脱粒装置的工作过程,验证了脱粒装置的脱净率和分离率与滚筒长度成指数函数的关系,在滚筒长度达到1.8m时脱粒装置的脱分率最高,较好地满足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烟草中蛋白质的分析速度,对流动分析法中蛋白质的前处理过程进行了改进,即用萃取除可溶性氮代替加热.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萃取代替加热在批量检测时可大幅减少操作强度,蛋白质的回收率为94.9%~102.9%,变异系数小于2.77%;检测结果与文献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可用于批量烟草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油菜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试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了获得一种适合油菜的脱粒分离装置及其工作参数,首先对油菜部分特性参数进行了测定,然后对纹杆、锯齿型滚筒和栅格、冲孔式组合凹板的脱粒分离装置,在不同喂入量和滚筒转速下进行了油菜脱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脱分损失不超过0.5%.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建立了油菜喂入量、脱粒滚筒线速度、脱粒滚筒长度与脱粒分离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脱分率主要与油菜的喂入量、滚筒结构、滚筒线速度和滚筒长度有关,其中滚筒线速度和喂入量对脱分率影响最大.通过试验找到了脱粒分离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9.
烟叶复烤过程是一个不确定的时滞系统,为了对时滞性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内模预估控制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智能化的模糊模型预估器作为被控过程的内部模型,对实际输出起预测作用,从而克服时滞对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根据预测误差建立模糊内模控制器,在线修正、补偿被控过程的模型失配。数字仿真显示,这种控制方法优于常规控制方法,在烟叶复烤过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