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分析了菲涅耳深区内的散斑场,得到了菲涅耳深区散斑光强的一般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菲涅耳深区的散斑光强分布,并由所得的光强数据统计计算了菲涅耳深区散斑光强概率密度,分析讨论了菲涅耳深区散斑光强概率密度随散射距离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以干涉、衍射及散射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散斑的形成、分类,并根据杨氏干涉及菲涅尔衍射理论.推导出静态散斑横向尺度及纵向尺度,给出了散斑的空间形状并对静态散班和动态散斑作了分析,总结出动态散斑三个衍射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干涉、衍射及散射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散斑的形成、分类,并根据杨氏干涉及菲涅尔衍射理论.推导出静态散斑横向尺度及纵向尺度,给出了散斑的空间形状并对静态散班和动态散斑作了分析,总结出动态散斑三个衍射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衍射积分方法,推导出部分相干径向阵列光束在相关和非相关叠加下通过薄透镜系统的传输公式。定量分析了光束叠加方式、子光束的空间相干参数、透镜菲涅尔数和阵列参数对部分相干径向阵列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透镜传输的部分相干径向阵列光束的光强分布和最大峰值光强与光束叠加方式、子光束空间相干参数、透镜菲涅耳数以及阵列参数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平面波照射下朗奇光栅的菲涅尔衍射,分析了复振幅及光强分布,并做了复振幅与光强的计算机模拟,由模拟结果讨论了菲涅尔衍射区的泰伯特像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球面波照射下朗奇光栅的菲涅尔衍射,分析了复振幅及光强分布,并做了复振幅与光强的计算机模拟,由模拟结果讨论了菲涅尔衍射区的泰伯特像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用导出的非傍轴区轴上点的菲涅尔圆孔衍射的解析表达式和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菲涅尔圆孔衍射中衍射光强的变化规律,并给出新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光栅尺寸对光栅泰伯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菲涅尔衍射理论分析了光栅的衍射,获得光栅菲涅尔衍射的一般公式.通过模拟计算发现了光栅有限尺寸对光栅泰伯效应的影响,并就光栅尺寸对不同泰伯距离处光栅衍射光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利用球面波的菲涅尔近似对基元干涉的光波场的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菲涅耳近似下基元干涉光强分布的表达式并用matlab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0.
菲涅尔区(Fresnel range)是信号在视距传播收发天线之间进行传播时,所占用收发天线之间的一个较大非直线直线区域。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只关注最小(第一)菲涅尔区。本文就甚高频全向信标(VOR)设备的第一菲涅尔区(Fresnel range)进行相关定量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菲涅耳带原理,通过数学分析,证明VSP的第一菲涅耳带半径比常规地震剖面的第一菲涅耳带半径小,从而得出VSP的水平分辨率高于常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12.
用统计光学的方法,推导了硬边孔径动态散斑场的时空交叉相关函数,并讨论了散斑的平移规律和“沸滕”现象。Q  相似文献   

13.
超快动态散斑相关函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将散斑场现象的研究推广到超快领域,从超快激光谱分析和散斑统计理论出发,推导出了超快散斑光强自相关函数。由此研究了超快动态散斑随时间和空间的演化规律,发现了超快散斑的一些基本特征,如散斑颗粒中存在干涉条纹结构及其空间周期随时间减小等,其实质在于等效的散射孔径为物面上两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对称孔径,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从而使相应的观察面上的光波产生干涉而导致散斑结构中出现干涉条纹,并且干涉条纹的间距不断减小,表现为散斑自相关函数呈现不断加快的振荡。  相似文献   

14.
半波带法是研究衍射问题的一种简便而直观的方法。本文给出了用半波带数表示的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光强公式,并据此对光强分布特点作了更为直观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不同激励聚焦声源的焦斑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计算了在连续波,衰减波以及脉冲波等不同激励方式下凹球辐射面的聚焦声场,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激励源的焦斑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影响焦特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碎石机的常用工作条件下,当脉冲波的主频与连续波频率相近时,其焦斑的尺寸大约是同样条件下连续波斑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菲涅耳波带片的焦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涅耳波带片是一种光学器件,它具有易制造、面积大、轻便、可折迭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远程光通讯、测距、宇航技术中。本文主要讨论菲涅耳波带片的焦点和焦距。  相似文献   

17.
菲涅耳带是衡量地震横向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水平界面和倾斜界面两种情况下的非零炮检距菲涅耳带方程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相应的数值算例,指出了菲涅耳带在非零炮检距情况下表现为椭圆的性质,并对非零炮检距情况下地震绕射波能量的主要分布范围做了定量阐述。研究结果表明,炮检距是影响菲涅耳带椭圆大小和形状的主要因素,炮检距越大,椭圆面积越大,离心率也越大。界面倾角对椭圆大小和形状的影响相对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但界面倾角却是影响椭圆中心位置偏离反射点程度的主要因素,倾角越大,椭圆中心在反射点下倾方向上偏离得越远。这一结论对于指导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资料处理参数的选择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常规意义下菲涅耳带概念的扩充。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相干偏振统一理论,以电磁高斯-谢尔模型光束为例,研究随机电磁光束经菲涅耳波带片衍射后的传输特性,以及入射光的相干长度、偏振度和菲涅耳波带片的最大半径数对光强和偏振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光束的相干特性及菲涅耳波带片的最大半径数对聚焦光强会产生影响;偏振度极值的位置在焦点及次焦点附近,并且偏振度极值的位置随波带片最大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