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为依据,从保健和激励两个维度筛选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 意度影响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构建游客满意度测量模型,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探讨双因素对本 地游客和外地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总体上,游客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满意 度一般,但本地游客满意度明显高于外地游客,本地与外地游客对街区环境、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 等保健因素满意度均为一般,本地游客对街区文化氛围、景观质量、文娱活动等激励因素表示满 意,外地游客则为一般满意;(2)保健、激励因素对游客满意度都有正向影响,保健因素影响作用较 强,保健因素对激励因素有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对忠诚度有正向影响;(3)保健因素对本地游客 满意度影响程度较大,激励因素对外地游客满意度影响较大,保健因素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大于 激励因素。研究结果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及游客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缙云山属于山岳型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但缙云山旅游业的发展与其地位并不相称.提高游客忠诚度是增强缙云山旅游竞争力,促进其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应用问卷法,调查部分青年游客选择到缙云山旅游的动机和对缙云山游览、餐饮、交通、住宿、购物、娱乐、人员、社区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显示,休闲放松、强身健体和自然景色是游客的主要动机;游客总体上对游览服务质量较满意,对餐饮特色、住宿卫生环境条件等具体方面存在不满意之处.据此,提出以下提升缙云山游客忠诚度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度假游;扬长避短,保持游览等方面的优势,改进餐饮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国内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游客满意度是推动藏传佛教寺院文化旅游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塔尔寺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用指数测评模型和IPA法,对景区国内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塔尔寺游客满意度总体处在"满意"水平,5个维度的游客满意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景区资源与环境、景区基础设施、景区消费、景区管理与服务、景区解说系统.景区安全、导游专业讲解、景观独特性、资源环境保护、居民友好程度及门票价格位于优势区;景区整体环境、游览指引牌及餐饮位于维持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游客投诉服务、景观解说牌、公共休息设施、卫生设施及娱乐位于机会区;景区内部交通、卫生状况及购物位于改进区.提出提升藏传佛教寺院文化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相关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游客满意度是旅游景区质量重要的测度指标,也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基础,科学测度游客满意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游客满意水平,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游客体验视角,构建山岳型景区游客满意度测量维度模型,采用Fuzzy-IPA分析方法对黄山游客满意度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山岳型风景区游客满意测量模型包括景区交通、景观价值、景区环境、景区餐饮、景区住宿和购物娱乐等6个测量维度.②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2.972,其中,游客对景观价值、景观环境和景区交通的满意度评价相对较高,对景区餐饮、景区住宿和购物娱乐的评价较低.③采用Fuzzy-IPA分析法分析黄山游客满意度测量指标,结果显示景观价值维度是黄山风景区游客重要性-满意度都较高的"优势区"、餐饮和住宿和购物娱乐等维度是黄山风景区重要性高-满意度低的"关注区".  相似文献   

5.
游客满意度已成为衡量、管理景区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网络评论作为研究样本,以山西省3处世界遗产地游客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包含8个主题的获取遗产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方法.研究表明:(1)主题情感倾向在主题和景区之间均表现出明显差异.正面评价主要集中在总体评价、住宿、游览、交通、其他等主题方面;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娱乐、购物、餐饮,且同一主题不同景区的情感倾向也表现出差异.(2)三大遗产地满意度结果为:平遥古城总满意度为36.8,为不满意水平;云冈石窟总满意度为62.1,为满意水平;五台山总满意度为58.0,为一般满意水平;(3)提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4种对策及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夫子庙景区游客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促进景区游客满意度的提升。方法构建夫子庙景区游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获得相应指标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景区的满意度进行测算。结果夫子庙景区内游客总体满意度为基本满意;游客对满意度指标的大小排序为:旅游环境>旅游支持系统>旅游交通>旅游服务>旅游消费。结论在提高游客满意度方面,要重点改善权重值大而得分值低的项目层,继续完善权重值及得分值较高的项目层。  相似文献   

7.
为把握世界遗产地五台山景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升景区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实地向游客发放问卷和现象访谈相结合的办法,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五台山世界遗产地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被访游客对景区的总体满意度为基本满意,对景观价值、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方面比较满意,对旅行社服务、餐饮、住宿、交通满意度一般,而游客对购物和娱乐项目最不满意.在此基础上,为五台山景区旅游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丁蕾  宋福临  吴小根 《河南科学》2012,30(9):1388-1394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划分了国内外RBD研究历程的阶段,认为国内RBD研究因为外延缩小而产生了偏差.从特征、功能、类型与概念等方面对RBD的核心理论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RBD是为了满足异地旅游者和本地居民的游憩需求而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在可达性良好的交通节点附近集中布置各种消费性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的区域特定系统空间.以南京市夫子庙地区为例,从观光游览、休闲娱乐、购物、住宿和餐饮五大功能视角对夫子庙RBD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T"中心环绕型空间结构模型.指出了国内RBD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偏差:RBD的区位并非如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的一定在城市区域内,而是由旅游吸引物所在区域与主要交通道路或公共交通终端的节点位置决定,具有不确定性;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和交通可达性强是被国内研究忽略的RBD主要特征;商务、办公、会议等并非RBD的功能,而是传统CBD向RBD发展演化时CBD原有功能演替后保留下来的,并非RBD本身所具备.  相似文献   

9.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厦门市旅游服务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通过对来厦游客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研究厦门市旅游服务质量。研究结果显示,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旅游服务质量之间密切相关,来厦游客对厦门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建议厦门在购物、娱乐、公共服务体系、餐饮等方面采取措施,尽快提升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内外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南省26个旅游景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和数据的SPSS统计分析,对河南省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做了多方面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游客的比例构成及满意度得分没有表现出差异性,而在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出游方式上的游客比例和满意度得分表现出差异性;旅游交通及环境令游客满意,旅游购物、食宿条件、景区管理及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令游客不太满意;不同A级景区整体满意度差异不太大,在不同调查指标上存在差异性;文化与娱乐类景区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宗教与祭祀类和自然风光类景区,且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明显.针对差异分析和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用于指导旅游服务,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收集各大旅游网站游客点评,利用文本分析法研究五台山风景区整改前后游客满意度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整治后游客对景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配套设施、导游服务以及员工服务的满意度总体上高于整治前,但在服务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另外,在景区整治前后,游客对景区风景和卫生条件都比较满意,而对门票和管理比较不满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对策,为经营者和管理者进一步做好景区整改工作和提升景区竞争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潼关黄河风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科学》2017,(9):1550-1556
在对潼关黄河风景区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获取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对潼关黄河风景区进行游客满意度评价,最后基于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提出游客满意度提升的相关策略.结果显示,该景区游客以潼关本地和西安地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年轻低收入群体为主;游客对景区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基本满意水平;但在7个准则层,23项评价因子层方面差异较大;针对IPA四象限图对各评价因子归类提出了4种发展策略:继续努力发展、顺其自然发展、低优先开发和重点改进.这4种策略旨在为潼关黄河风景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以期获得更高的游客满意度与重游率.  相似文献   

13.
网络内容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福建省5A级旅游景区的总体评价较高,对景区景色非常认可,但对趣味性和性价比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在具体服务指标的评价上,游客对价格管理、票务服务、商业环境和景点服务指标的关注度较高,但对价格管理和商业环境指标的满意度偏低,并且高关注指标与高满意指标存在不一致现象。为提供服务质量,景区应重视游客体验感知,明确景区特色,提升趣味性和性价比,并重视"价格管理"等高关注度的游客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以河南省鸡公山风景区为例,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地旅游游客满意度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结果表明,游览价值、景观价值、基础设施、保护状况和景区环境是鸡公山风景区游客满意度水平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游览价值,但满意度评价不高(1.278);景观价值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第二大因素,游客满意度评价最高(3.591);基础设施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排在第三位,游客满意度得分为2.078;保护状况和景区环境两大因子对游客满意度影响不显著,满意度得分为1.429和3.444.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确定在充分发挥鸡公山"清凉的气候条件"这一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将住宿、餐饮、山地运动项目、门票、文物保护、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公共厕所7个评价指标作为景区重点改进对象,交通、停车场、游览指引设施3个指标作为改进的次重点.  相似文献   

15.
江苏区域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霞  丁蕾 《河南科学》2007,25(1):161-164
游客满意是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来源,是稳定规模化游客流的根本动力.运用灰色系统中灰色关联分析法,从交通、旅游景区(点)、购物、环境卫生、住宿、餐饮、娱乐、门票价格、导游讲解服务9个要素入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12个省辖市为例,对游客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影响游客满意度众多指标之间关系的强弱,对12市游客满意度的优势劣势分析,并进行排序,得出江苏区域旅游游客满意度4个层次:镇江、扬州满意度最高,苏州、常州次之,南京、无锡、徐州、南通为第三层次,泰州、盐城、连云港和淮安最低。  相似文献   

16.
建设市民满意的城市公园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构建城市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福州市公园游客满意度,综合20项评价因子与游客总体满意度相关性和IPA(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结果,探讨提升公园满意度策略.结果表明:福州市公园游客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607,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达到满意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空气质量、停车场、公园休憩场所及设施等10项因子与满意度强度相关;IPA分析获得公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为优势区和维持区的空气质量、园区管理与治安、安全设施等13项因子,劣势为机会区和改进区的停车场、餐饮便利设施、健身娱乐设施等7项因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福州市城市公园需积极改善入园交通状况、适量增设餐饮设施和针对不同人群的娱乐设施及严格控制园区游客数量等建议,以促进城市公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西安市沣东农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以实地问卷获取实验数据,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判游客对园区各评价因子的满意度.结果表明,游客对园区的总体满意度为3.762;二级评价因子的满意度为观赏性景观(4.075)生产性景观(3.953)基础服务设施(3.451)参与性景观(2.896);三级13项评价因子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水平之间,温室南方花卉(4.142)、室外花田(4.038)、垃圾箱(4.005)的评价在满意水平之上,游戏娱乐(2.508)、餐饮(2.757)、售卖(2.908)的评价未达到一般水平.游客对园区总评价基本达到满意水平,观赏性景观满意度较高,参与性景观还有待提高,尤其是游戏娱乐项目.餐饮和售卖区评价值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满意度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园区提出进一步的改造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探讨游客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采用改进的熵权计算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加权求和法计算游客满意度.以2007年全国入境游客调查资料为基础,选取了饭店、餐饮、交通、娱乐、购物、导游服务、邮电通讯七项服务指标,建立了入境游客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以检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客观,结论合理,可应用于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旅行社等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了对五台山游客的需求信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客需求信息分类有7大类,分别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和其他信息,所占比例分别为8.6%,15%,21.5%,14.0%,5.0%,7.0%,28.9%,由此可见游客需求主要在于住宿、交通、其他信息.研究结果为五台山旅游景区管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入境游客在西安、北京的消费结构分析,揭示城市旅游创汇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为城市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两地旅游创汇产业部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地旅游产品结构均需调整,但调整的方向不同。结论西安调整的重点是增加游览和娱乐两项产品,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北京则应强化购物、餐饮、游览产品的开发,以提高游客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