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网络犯罪呈上升势头.其犯罪形式主要有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网上盗窃、侵犯个人隐私、网络侵权、传播网络色情以及采用黑客手段攻击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网络法制建设.我们必须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建设一支强大的网络法制管理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网络犯罪,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使电脑网络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网络电视、E-MAIL、电子商务、虚拟现实、数字地球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黑客、网络色情和网络诈骗,这些新形式的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网络电视、E-MAIL、电子商务、虚拟现实、数字地球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黑客、网络色情和网络诈骗,这些新形式的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语义结构特征的角度对不同犯罪热点进行挖掘分析,设计了一种顾及案件多维特征的犯罪热点语义挖掘方法,通过构建案件多维特征标签体系,实现犯罪热点内案件的标签匹配,并对案件语义特征标签构建共现网络,以获得犯罪热点内案件更为详细的特征.以北京市2018年入室盗窃案件为例,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犯罪...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网络电视、E-MAIL、电子商务、虚拟现实、数字地球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黑客、网络色情和网络诈骗,这些新形式的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钟羽 《科技咨询导报》2008,(28):183-184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网络色情迅速泛滥开来。伴随着网络色情的泛滥,关于网络色情规管的问题一时间成为网络舆论中的突出问题。是否允许网络色情的存在,在现行网络规管难度重重,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关于网络色情的规管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世界,但"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虚拟的网络也并非超越法律与道德的纯自由地带。网络犯罪有恃无恐、网络谣言蛊惑人心、网络色情泛滥成灾、网络欺诈层出不穷……很多现实案例已经表明,互联网上一旦出现法律和监管上的真空,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保护等必将遭受冲击和破坏,依法管理互联网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惯例。  相似文献   

8.
选取美国芝加哥2012—2017年的盗窃、抢劫、毒品案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影响域的犯罪网络构造方法,并针对犯罪表现的行为特征与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映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构造的犯罪网络在不同犯罪类型、不同网络规模下均表现出无标度性、小世界特征;局部呈现高聚集性,并体现不同的聚集特点;犯罪网络社团化的程度明显.因此,可以利用复杂网络手段,对犯罪网络建模与拓扑特征分析方面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对不同犯罪模式的动力学研究以及预防和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信息社会中,网络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消极因素,同时,伴随了一个新问题的产生——“虚拟财产”的保护。在现有法律保障下,我们能否保护自己虚拟的钱币、武器装备以及QQ号码?针对网络社会,我们是否需要一套新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因其犯罪类型多、手段更新快、异时空作案、持续高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突出犯罪问题。本研究着眼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超出传统诈骗案件侦查所需新思路和新对策,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采用NVIVO11软件对2018年147份实证案例报告进行质性研究,提取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逻辑模型的核心理论范畴,构建智慧大数据应用模型,探索侦查实施径路和监管对策,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实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典型拐卖妇女犯罪团伙网络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拐卖妇女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该文按照受害人特征将拐卖妇女案件划分为3类,并分别选取一个典型案件构建拐卖妇女犯罪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其整体特征、成员特征和共同犯罪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拐卖妇女犯罪网络呈现出星型结构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共同的国籍或地域来源以及亲属、熟人等关系对共同犯罪具有正向影响。研究可以为警方预防、控制和打击拐卖妇女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数据挖掘技术在侦破网络犯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IP协议允许匿名访问,网络管理又处于无序状态,目前在侦破网络犯罪的过程中存在追踪难,取证难的问题.因此,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犯罪过程及相关属性、日志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案件侦破工作提供有利的线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浅析网络传销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打击传销案件力度加大,传统的传销案件发案数逐年下降。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传销为主要形式的传销犯罪有死灰复燃之势。网络传销因其不同于传统传销犯罪,给执法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本文针对目前网络传销的特点、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准确评估嫌疑人的影响力是侦破团伙犯罪的关键,为此,在PageRank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团伙犯罪的网络结构特性,提出团伙犯罪中嫌疑人犯罪影响力评估模型.该模型首先结合已掌握的作案信息将团伙犯罪网络转化为有向加权网络,再根据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两大网络特性确定罪犯影响力转移矩阵,最后该模型以实际的案例为实验数据得出具体的嫌疑人犯罪影响力,并以两种成熟的模型为对比模型,实现结果显示该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案件结果拟合度较高,且准确率也高于对比模型,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虚假App已经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对河南省某地区2020年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的犯罪形势及特点,以涉诈骗App为核心,分析了公安机关在侦办这类案件中的难点.针对涉虚假App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作案技术原理和技术,以App信息流和域名、IP地址信息流为侦查的方向和切入...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人类生活的地域界限,使人类社会快步进入了信息化,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也相伴而生。近年来,各类案件中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如何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从信息革命产生以来,计算机通讯技术的急速发展引起社会形态及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而青少年在网络上的人格相比较于在真实世界的人格而言,其变化相当显著.此心理层面上的变化也是信息犯罪的案件趋于增长的部分原因.因此本文试图从网络时代的人格错位的角度来探讨信息犯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团伙犯罪中锁定核心犯罪嫌疑人,提高侦破案件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ageRank算法分析团伙犯罪中各犯罪嫌疑人的嫌疑度值,通过主题相关性度量分析了嫌疑人与案件的关系,通过嫌疑人的重要性度量分析了嫌疑人在团伙犯罪中的地位。改进的算法可以有效协助侦查人员分析一个犯罪网络中各成员的关系,通过嫌疑度排序找出团伙中的核心人员和涉案人员,从而排除非涉案人员。通过一个案件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节省了办案人员的时间精力,提高办案效率。  相似文献   

19.
如何应对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案件,是现今讨论较多但又难以恰当处置的案件。在处置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案件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其个体犯罪外,还要考虑警察武力、网络舆情等方面,同时着重分析当前民警使用警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出现了一种以互联网为犯罪手段的新型犯罪--网络犯罪.其犯罪主体绝大部分为青少年,这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焦虑.文章以剖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为基础,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