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传统标定方法参数考虑较少、标定精度不高的缺点,将群智能算法思想应用其中,并在现有的粒子群算法和灰狼算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取长补短,提出一种混合算法.首先,基于张正友方法获得标定的参数范围,在该范围内随机生成参数作为初始值,然后以最小平均误差为准则,利用灰狼粒子群优化混合算法,建立目标函数,进一步求解相机的内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求解结果准确、稳定,可重复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标定精度,结果好于其他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韩洋 《科学之友》2005,(12):49-50
详细论述了清单计价工程中造价管理的环节,从工程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结算阶段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韩洋 《科技资讯》2014,(33):89-89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大型电力变压器则是保证电力平稳供给的重要工具。实际工作中大型电力变压器正常运转与否,与供电安全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因此,其安装调制工作就成为了一切工作的首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型电力变压器的安装调试步骤及操作要点,该文对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电力系统平稳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技术。数字信号的应用十分广泛,通信、PC、图像图形以及仪表仪器方面都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多新领域也能够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本文简要说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特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且举例说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最后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作为定量分析的有效工具,计算机仿真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分析系统当中.然而,由于企业的业务类型多样、过程复杂,加之计算机仿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了供应链仿真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柔性,以便于灵活、快速、简便的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针对这一需求,供应链仿真系统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 for Supply Chain Simulation System,RASCS)从模型多尺度构建、数据弹性储存、多仿真方式支持等角度支撑了供应链仿真系统的柔性.基于RASCS,实现了一种基于RASCS的柔性供应链仿真系统——开放式供应链分析系统(Open Supply Chain Analyst,OSCA),对仿真建模、模型存储、仿真方式等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进而提高了仿真系统的柔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1987年5次降雹云系的云顶温度与地面雹雨分布特征,发现云顶温度达-55℃时,可引起张家口地区大面积的降雹且强度大、灾害重;其中-55℃冷中心左上侧是冰雹落区;通过对地面雹、雨地理分布和雹谱、雹量随时间分布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工防雹作业后,雹谱在一些直径段数密度急剧减小。利用雹胚在云中的运行轨迹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推导了降雨、降雹积分曲线形成的面积差(ΔS)与降雹时间的函数相关,探讨了人工防雹机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的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其中,以太网也因其良好的兼容性、传输速度快、易于安装、低耗能等特点在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太网的运用优势,并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太网是统一现场总线、特别是高速现场总线标准的希望,其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结构,新型的网络集成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促进工业自动化领域通信的良性发展,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阐述了新型互联网模式以太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人类生活的地域界限,使人类社会快步进入了信息化,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也相伴而生。近年来,各类案件中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如何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了张家口地区1985~1987年13个气象站利用雹雨分测器和全自动雹雨分测计及测雹板所测的雹雨参数,给出该地区雹云天气下降雹量的气候特征、时间变化及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