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悲剧观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了历代丰富复杂的文艺现象,在批判继承历代美学理论家的悲剧理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悲剧思想。马克思、思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了拉萨尔在剧本《济金根》中所宣扬的错误的悲剧观念,阐述了自己悲剧思想,恩格斯并在信中提出了关于悲剧是“历史的必  相似文献   

2.
感悟思维形式是在“本悟思维形式”和“体悟思维形式”基础上的升华。感悟思维形式就是原始先民在劳动生活中,利用“物活感”“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原始法术”“巫术”“神话”“传说”“禁忌”等创造或传承下来的多种形式和记忆,对多种表象(“物象”或“物象群”或“表象群”)的初级熔炼综合和初级熔冶整合的方式即“悟象”形式进行的联想或想象或幻想,从而创造“内心视象”或象境,达到思维与外界的“异质同构”状态。它是朦胧地表达出人类祖先思维产生、发展线索的雏型。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命题,这一命题不仅指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而且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所阐述的所有制形式的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代数书中,对多项式多采用“形式定义”,如张禾瑞、郝炳新先生的高等代数,北大数学力学系编的高等代数等均采用这种定义,这些书中及其它采用形式定义的高等代数书对“形式定义”的内在意义都由于篇幅的限制没有细致的剖析。本文试对此作一个补充。 多项式的形式定义是; “定义1 数域F上的一个文字x的一元多项式指的是形式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一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当时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讲的几个时代。”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首次提出。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又一再提到这一概念。那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其答案以马克思、恩格斯之间于一八五三年的几封通信以及马克思的两篇文章中可以找出。现将其真实内容以及马、恩对东方的看法简单概述如下:第一、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但东方各民族为什么没有达到土地私有制……,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性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除了大家熟知的正标题之外。还有一个我们不太常提的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这部伟大著作的标题完整地说应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标题,从马克思1862年12月28日致库格曼的信中发现,是在《1861—185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即将完成之际确定的。而在此前,从1843年开始的长达二十年历史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著作写作一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标题的指导和制约下进行。1844年马克思同一位出版商签定的出书合同上的著作,作为《资本论》最初稿本的《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和被称作“第一分册”的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名著,以及《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它们的标题都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恰恰是在《资本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问题,是一个关涉着马克思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划界的问题。但这一问题至今仍以不同的方式在绝多的研究者那里遭遇到被歪曲的命运。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颠倒”的全部 意义在于它是对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整个旧哲学地基的彻底的倾覆,而不是在旧哲学地基上的任何形式上的重建。这一“颠倒”不仅表达在马克思对旧哲学的批判中,而且更现实地体现在马克思对于旧哲学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同构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同时体现在马克思意义上的“经济”中。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的含义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入研究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含义的历史演变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0年分别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和德文版写序言时说过相同的话: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08页;第22卷第68页。以下引《全集》只注卷数、页数)1891年,他在《德国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主义只能秘密地存在。只是在1862年,马克思的学生拉萨尔才重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但是这已经不是‘宣言’中的大无畏的社会主义了”(第22卷第288  相似文献   

9.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批判德国机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在批判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过程中,马克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所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有极大的差异。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又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曾专门论述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在后期的《资本论》中却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因此我们应联系这两方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现实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上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激烈斗争,斗争的核心则是文艺创作是从客观生活出发还是从主观观念出发。1869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老牌机会主义分子拉萨尔关于他的剧本《济金根》的批评以及拉萨尔的答复,就是一场文艺创作是从生活出发还是从观念出发的大论战。长期以来“四人帮”唯心主义盛行,在文艺理论上,炮制了一条又一条所谓创作原则,什么“主题先行”、  相似文献   

12.
邢华平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B12):44-45,47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曾专门论述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在后期的《资本论》中却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因此我们应联系这两方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现实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悟性认识”层阶的思维“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多种表层或浅层本质:换言之,同一事物的表层、浅层本质,可以为多种“悟性认识”层阶的思维“形式”所反映。所以,对“陪性认识”层阶的多种思维“形式”进行了探索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评论拉萨尔历史剧《济金根》的信,是极为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其中包涵着马克思关于文艺创作的许多重大原则问题的经典性意见,又是极为重要的文艺批评著作,它为文艺批评提供了一个光辉的范例。本文是从文艺批评角度,并且主要是在文艺批评标准问题以及运用批评标准于文艺批评实践上,谈谈这封信对我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钊东 《科技信息》2013,(12):207-208
科幻小说是一种边缘性的通俗文学形式,其魅力在于将"科学"与"幻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文化环境和艺术享受。对这两个要素的分析有助于文学评论者对这种文学形式有个深层次的了解,并通过相关媒介引起社会对这种文化存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十年来,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因劳资矛盾发生的罢工,联邦德国最少,规模也最小,这与它比较早地和普遍地在企业中实行“共决权”制度,是分不开的. 所谓“共决权”,就是在大、中、小企业普遍实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它的主要形式有两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题材小说,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然而,湘西题材创作的审美意蕴,不仅表现这一人生理想上外化的生活、自为的性爱使这一形式获得了定性,而作家对湘西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和生存危机的现实的感叹揉进这一人生形式中,更使作品获得了更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达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这一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颇有分歧,如果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解读《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就可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价值的思想,这是我们消除分歧的一个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立足教育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情感投入,与教育整体融合,符合人的本性,体现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20.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中的一句话。由于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马克思和列宁在其著作中曾多次援引,在我国1978年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来,一些文章和讲话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可是有的同志并不真正了解这句名言的深刻含义,有的甚至把这句名言作为轻视革命理论学习的“理论依据”,说什么“理论是灰色的,学它还有啥用?”这显然是错误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