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华平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B12):44-45,47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曾专门论述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在后期的《资本论》中却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因此我们应联系这两方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现实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聚焦在对"实证唯心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其结果是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的确立。这一思想史事件如不能以感性活动为原则把捉,必将使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退回到近代哲学的框架。感性活动作为"新哲学"的基本原则,不仅展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趣与内在逻辑,而且揭示了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马克思学说的重要范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学说有其优缺点,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批判改造中走上了通往唯物史观的道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主我,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解释学之本并无原初的封闭的整体意义、其意义是由解释以各自的世界经验在对本的解释中不断发生的观点看,在“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下,马克思哲学被界定为历史唯物主义,它偏重于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分析,注重的是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实践的制约性;在“重读马克思”的口号下,马克思的哲学被界定为实践唯物主义,它偏重于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批判超越的本质分析,注重的是实践批判的现代和后现代意义。二相比,后较之前,似具有更多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曾专门论述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在后期的<资本论>中却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因此我们应联系这两方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现实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被曲解了的形式正好是普遍的形式,并且在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是适于普遍应用的形式。”这是马克思在1861年7月22日从伦敦写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光辉命题。它是马克思在深入批判拉萨尔唯心主义历史观、法学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我们的文艺、美学研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这封信的内容主要涉及拉萨尔在1861年初出版的法学著作《既得权利体系。实在法和法哲学的协调》。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本书“不仅陷于法学家的全部幻想中,而且还陷于老年黑格尔派的全部幻想中。……在拉萨尔看来,任务是要证明法权不是起源于  相似文献   

7.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一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当时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讲的几个时代。”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首次提出。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又一再提到这一概念。那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其答案以马克思、恩格斯之间于一八五三年的几封通信以及马克思的两篇文章中可以找出。现将其真实内容以及马、恩对东方的看法简单概述如下:第一、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但东方各民族为什么没有达到土地私有制……,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性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颇有分歧,如果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解读《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就可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价值的思想,这是我们消除分歧的一个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08,(21):68-68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自由资本主义走入了死胡同。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欧洲读者的宠儿,尤其是青年一代。德国出版商说,马克思《资本论》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我们预计到了今年年底,销量还会增加很多。因为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本书做圣诞节的礼物。”马克思的著作中,  相似文献   

10.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葛兰西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国家问题,为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但受其理论缺陷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的国家观。  相似文献   

11.
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胜利”理论、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和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联系起来考察,可发现马克思主义中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关系思想的演化轨迹,表明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怎样认识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应当认真地把它搞清楚。匡萃坚同志在《马克思和“不断革命论”》一文(载《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中说:“把‘不断革命论’当成马克思的科学理论,这是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的一个惊人的误会。”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看一看实际情况究竟怎样。一、“这种社会主义”不能指社会主义制度吗?马克思曾经指出:“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  相似文献   

13.
个人概念的演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精神性的个人概念到市民与公民相统一的个人概念以及作为类的个人概念,是马克思形成"现实的个人"概念以前曾经提出和使用的几种个人概念,它们构成了马克思到达"现实的个人"概念的思想阶梯,"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并得到系统的阐发,其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美学史上,各路大师对美的认识都有智者仁者之见,但由于他们各自的认识体系大多失之偏颇,故而其对美的本质的认识都有不足之处.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自然的人化”理论,是打开美学迷宫的锁钥,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旗帜.正如马克思的其它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样,马克思的这一美学命题也在康德那里早有端倪,在黑格尔那里有所阐述,他们的学说虽摆不脱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性质,但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影响却是众所周知的,从而  相似文献   

15.
在国外的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中,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因其所蕴含的重要理论意义而受到普遍的重视。但在国内学术界中,该文本却长期缺乏足够的被关注度。为了尽可能弥补这一遗憾,以对《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文本解读为中心,对比其前后时期马克思对于革命主客体向度的认识水平,论述该文本在革命主客体线索统一的过程中,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的建构上所产生的重要转折意义,进而对当代资本主义视阈中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费尔巴哈所谓的“人”只是感性直观意义上的“抽象的人”,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论对人的抽象理解,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结合起来,最终在实践观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科学人本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这是个早已公认了的命题。可是人们仍常常要问,这一学说一开始就是科学的吗?它的科学性质还在其形成时期就已被证实了吗?回答是肯定的。首先,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对比中已得到证实。人类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空想的阶段。马克思写道:“正如一切科学的历史进程一样,在到达它们的真正出发点之前,总要经过许多弯路。”正象古典哲学和古典经济学一样,空想社会主义也包含一定的科学成份。他们的著作尖  相似文献   

18.
资本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整体理论研究的问题域,他对文学艺术的思考与研讨也是在其中得以展开的。在这一问题域的规约下,那些貌似与文学艺术无关的、研究其他问题的理论话语,成了理解马克思文艺思想的知识语境。正是在这种层级演进的相互关联中,马克思关于文艺问题的言说才真正作为展现其文艺思想的有机文本构成而存在,并因此具有互文结构。辩证把握这一内在逻辑关联,不仅有助于把握马克思文艺言说的完整意涵,也为有效读解马克思的文艺之思,科学看待百余年来出现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跨学科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之所以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与他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的读书秘诀综合起来有三个字:即“博”、“记”、“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通过反思、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概念,科学地解释了“现实的个人”,这一科学范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前提,为整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