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曾盼 《科技咨询导报》2014,(26):214-216
史云梅耶是一位天才导演,他用诸多常见的物件进行特别的组合,最终组合成了晦涩难懂的超现实主义画卷。他的电影中有很多元素可供观众解读,如木偶、洋娃娃、绞肉机以及他收藏颇丰的骨架与标本。但是笔者想要就一个他影片中出现的不多,但是却颇为有特色的元素--舌头--进行分析。史云梅耶电影中舌头的影像并不能给人带来感官的愉悦,相反,它只会给人带来不适感,甚至于让人感到恶心。但是恰恰因为他们的丑陋与横扫一切的蛮横,才会让人畏惧与舌头的威力,对“舌头”产生敬畏。史云梅耶的电影中,有舌头的地方,对话往往是缺失的,舌头已经代表了对话推动了剧情发展及内容表达。他们不仅代表了人类生理的本能的食欲,他们还会纠缠在一起,展示人类最原始的性欲。在高压的政治环境下,这些不说话的单独出现的舌头,反而是最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带吸盘的舌头 嗖~变色龙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一只小虫射出自己带有强劲吸盘的舌头。啪!那个可怜的倒霉蛋儿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便已死死地被变色龙吸住,在劫难逃喽!  相似文献   

3.
青蛙学艺     
《青年科学》2013,(12):53-53
一只青蛙总觉得自己的声音单调而难听,想学人类讲话,于是就去请教八哥。青蛙向八哥说明了自己的愿望后,八哥说:“让我看看你的舌头。”青蛙便伸出了自己长长的舌头。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学》2013,(2):68-68
是牙长得不好?吃饭咬舌头,更多人是因为牙齿的咬合关系不太好。先来研究一下我们的牙床,如果把牙齿咬紧,一般人都是上牙包在下牙的外面,这是因为我们的上牙弓是个大一点的马蹄形,下牙弓是个小一点的马蹄形,我们的舌头就是被下牙弓那个“小马蹄”保护着。平时吃饭的时候,上牙咬在下牙的外面,舌头就比较安全。可偏偏有人长得不巧,上牙弓偏小,咬下来的时候离舌头更近,就比较容易咬到。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11,(12):43-43
“电子器官”设备家族加入了新伙伴——“磁舌头”。它会“品尝”食物酸、甜、苦等味觉指标,比人类用舌头判断的范围更宽广且更客观,将来有望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作为灵敏快速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6.
舌头有什么另类功能?一位叫保罗·巴赫教授的美国神经学家,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理念:人类各种感觉是相互可换的,比如舌头也拥有眼睛的功能,人能用舌头去"看"世界。保罗及其助手的研究表明,舌头很可能是仅次于眼睛的、从外部世界接收视觉信息再传递到大脑的"第二把手"。  相似文献   

7.
文人的舌头     
文人的舌头是惹祸的根苗,也是谋生的工具。姑不论众多三家村学究、私塾的教书先生,无日不赖这根舌头为自家换取衣食,就是那些混到庙堂之上的士大夫,无论晋升还是保级,舌头都是离不了的。  相似文献   

8.
文人的舌     
文人的舌头是惹祸的根苗,也是谋生的工具。姑不论众多学究,私塾的教书先生,无日不赖这根舌头为自家换取衣食,就是那些混到庙堂之上的士大夫,无论晋升还是保级,舌头都是离不了的。我们曾经有过游说得官的年代,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仅仅是一般人,你的舌头绝不可能舔到你的手时,不信?你试试!可它的舌头竟是它体长的1.5倍,伸出的舌头居然可以绕头一圈!要不是它晕头转向地撞进了内森布下的网中,我们怎会知道世上竟还有这么奇怪的舌头呢!  相似文献   

10.
巴斯德大学,工作人员将小皮埃尔领进一间试验室。试验室中间有一把椅子,椅子前面架设一台微型摄像机,一条长长的透明胶片与之相连。当然,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透明胶片,而是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工作人员让皮埃尔坐下,并将透明胶片的另一端放在他的舌头上,让他“看”镜头前的玩具小山羊。开始皮埃尔感到舌头有些别扭,经过几个小时的训练,小皮埃尔终于兴奋地叫起来“啊!我‘看’到了玩具小山羊!”这是小皮埃尔真正用舌头“看”到的!紧接着,他又第一次“看”到了整天为他操劳的妈妈!那份惊喜和激动无法用语言表达,小皮埃尔兴奋地扑…  相似文献   

11.
安东 《少儿科技》2009,(6):27-27
一、擦干的舌头 为什么有时把饼干放在牛奶里浸湿了再吃,会觉得更甜呢?  相似文献   

12.
毛晔  陈婉 《小学科技》2011,(12):15-20
如果有人问你鱼儿有没有舌头,你能很快答上来吗?接下来就让这个故事来解开你的困惑吧!  相似文献   

13.
Q:舌头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品尝美味佳肴了。可是,我们的舌头到底可以分辨出哪几种味道呢?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舌头     
舌头长在我们口腔的底部,由好几块肌肉组成,运动灵活,翻卷自如,是身体的重要器官。语言功能形容舌头语言功能的词语有很多,如巧舌如簧、唇枪舌剑、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等,这些词语反映了舌头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有一出叫《伊索》的话剧,它讲述了古希腊一个聪明的奴隶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情节绝妙地  相似文献   

15.
想起了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辩士张仪被人毒打后问他的妻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其妻回答说:"在。"张仪说:"那就足够了!"可见,舌头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说话的舌头人说话时空气从肺部排出,经过喉头振动声带即可发声。但这种声音还不是语言,还需要靠  相似文献   

16.
动手做汽笛     
嘴唇嘟成圆形,口腔是共鸣腔,舌头调节从肺部呼出的气息。吹口哨,人人都会,不用乐器就可以吹出美妙的声音。这其中的物理学道理同样被应用在汽笛和管风琴上。  相似文献   

17.
<正>我最不喜欢吃辣椒了,每次吃辣椒舌头总是辣辣的,全身也觉得热烘烘的。那么,辣椒为什么会辣呢?A:辣椒中让人舌头辣、全身发热的物质叫做辣椒素,它是一种无色的结晶状物体。在我们舌头的表面上有一种温度感受器,它能让细胞感受到辣椒素的刺激,让大脑接收到辣的信号。这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VonderPol方程在周期外力激励下,当系统参量ε>>1,而外力幅值B较小时的一些性态,给出了魔鬼台阶图,Arnold舌头图及相图,分析了混沌的起因。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原ГИСЛ-82型直线振动筛筛舌头存在的问题,从改进焊接工艺、固定螺栓加弹性橡胶垫、用皮带代替钢板等方面探讨了改进工艺。  相似文献   

20.
关中的搅团     
钱国宏 《少儿科技》2013,(11):32-33
常言道:“走到哪,吃到哪。”旅行,既锻炼了我们的脚力,又“锻炼”了我们的舌头。这不,在我去过的关中地区有道美食叫搅团,令我大饱口福。关中产麦,那里的人们对面食很看重,也开发出了许多品种,搅团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