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Monte-Carlo实验的PID参数整定比较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参数在有界区域内变动的热工过程比例微分积分(PID)控制系统的性能比较和参数选优问题。针对热工过程的特点,基于Monte-Carlo实验原理,以过渡过程品质为指标,提出了一种PID控制系统鲁棒性及性能的比较研究方法。针对若干典型热工对象,对一些典型的PID整定方法:Ziegler-Nichols方法、Chien-Hrones-Reswick方法、Cohen-Coon方法、IMC方法、IST2E最优方法、极点配置方法、幅值相位裕量方法所设计的PID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火电厂锅炉过热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的仿真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将模糊自适应的控制模型与常规PID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一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利用这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在线调整功能,以适应被控过程的参数时变性,并将其应用于风力发电机试验系统电源组的控制系统,来改善试验系统电源组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控制器参数易于整定,且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应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风力发电机试验系统电源组的控制系统能够适应被控对象在较大范围内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
据新欧洲标准EN441-2要求,设计并建造了一套全自动陈列柜热工性能测试试验室.在环境测试室气流组织的设计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种气流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进行模拟验证与辅助设计,在试验区域内实现了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并进行了相应试验.  相似文献   

4.
鉴于常规PID控制不能提高自并励励磁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对自并励励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给出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自并励励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模糊PID控制器输入变量及输出变量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根据给定的系统参数,在MATLAB中进行了建模仿真,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自并励励磁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5.
模糊PID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针对双水箱液位系统,主调节器采用模糊PID控制,副调节器采用比例调节器的串级控制系统对水箱液位控制。并用组态软件MCGS实现了普通PID和模糊PID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的下水箱液位,较常规PID控制其响应速度快,且较快地达到稳态,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参数自调整模糊PID算法的前馈共轨压力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结构及压力调节基本原理,针对压力控制传统PID算法的不足,引入参数自调整模糊PID算法,通过Matlab仿真确定了不同误差输入时的参数调整规律.为提高压力控制动态响应,设计了前馈参数自调整模糊PID算法,并通过试验确定了前馈量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最后进行了系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工况过渡时的性能优于常规PID控制,压力控制超调量及稳态误差精度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为电控共轨系统精确喷油计量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仲睿 《科技信息》2012,(24):152-153
PID控制是工业控制中常用的控制方法,随着被控对象的复杂程度和人们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后来又出现了如模糊控制系统、串级PID控制系统等的一些性能更高的控制系统。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模糊控制系统和串级PID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并通过仿真表明该系统要优于串级PID控制系统,增强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对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进行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支持下,建立了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对比了系统在无校正、常规PID控制与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神经网络PID控制响应时间较快,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保留串级控制抗内扰的性能,结合模糊控制动态性能好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在线自调整模糊PID串级控制系统。在主汽温控制中应用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案对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扰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控制品质远优于常规的PID控制,在热工过程控制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半主动悬架最为核心的运行组件,磁流变液阻尼器的阻力性能可结合外界电流变化连续控 制。 对于该阻尼器为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本文搭建了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仿真模型,给出了一类以 Speedgoat 为基础的半主动悬架模糊 PID 控制器,并通过模糊推理求解 PID 参数的调整系数,运行了基于 Matlab / Simulink 的模糊 PID 控制器的联合半实物仿真,利用 Speedgoat 在不同路面等级、不同速度下进行了 仿真试验。 试验表明:设计的基于 Speedgoat 的半主动悬架模糊 PID 控制器比起经典 PID 控制器有更优良的 控制性能,从而提高了车辆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黄锋  刘仁泉 《实验室科学》2010,13(1):132-135
为提高疾控机构理化实验室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地利用质量控制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依据实验室认可准则,从质量控制的含义、对象、实施人员、时机、方法等方面对疾控机构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有机结合了《风险管理原则及实施指南》通用要求和实验室自身的管理要求,通过对检测实验室风险防控体系的研究,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处置四个环节出发设计的组织职能体系和防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探索责任赔偿机制、科学定量法测算风险因素级别等方式,提升实验室风险认知和管理水平,全面构建风险防控体系,最终有效促进检测实验室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为社会和人们出具准确、可靠、公正、可信的检验数据,来满足社会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质量要求,因此必须引入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概念。通过引入ISO 9000系列标准,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新型而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影响检验数据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加速实验室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使实验室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基于RFID技术的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是射频无线感应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典型应用,可以实现实验室门禁控制、设备电源控制和实验管理的自动化.本文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实验室管理系统,通过在每个实验室配置读卡器和检测系统,实现实验室的无人值守,全天候开放式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测试空调实验室风机盘管的性能,对制冷机间歇工作、冷热水掺混、变频工作等3种制冷系统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并设计了变频控制制冷系统(采用DDC控制系统),以满足空调实验室风机盘管对水温恒定的要求,进而满足测试风机盘管性能的实验条件。同时在实验室不工作的时间段,可给计算机房提供相应冷源。暑期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采用变频控制制冷系统的空调实验室可提供给风机盘管5~11℃的冷冻水,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网络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Linux作为开发平台,可满足网络实验教学的具体要求,并具有可扩展、全开放的特点。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使用方便,对实验教学的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指纹和电源控制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其中,指纹识别模块用于实现用户身份的注册与验证,电源控制模块综合了嵌入式技术、无线射频通信技术、电源控制技术,用于实现实验台电源的控制与实时监控,有望最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雷霆  焦旭东  于健 《实验室科学》2012,15(2):134-137
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仍采用人工管理手段、或仅采用单机管理系统、或基于局域网.开发计算机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用更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综合实验室,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介绍了基于天津大学综合实验室的需求调研,开发B/S架构的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包括建立实验室开放信息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验室队伍管理模块、以及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并支持多级别多角色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员、教师、学生.面向多角色用户,充分包含了综合实验室管理和应用的主流功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设备运行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验室大中型实验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RFID、Zigbee等物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使用人员的授权认证与设备的开关控制、设备运行状态与实验室环境参数的采集,完善了实验室设备的动态监测与实验设备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将水泥生产工艺引入到实验室的集散控制系统,并利用组态监控软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的设计方案。设计出的控制系统为工程技术人员和在校的学生学习和了解水泥生产的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实践环节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