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菲涅耳公式解释光波的“半波损失”现象,在教学中仍存在着模糊观念。本文对这个问题分内反射与外反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明确的结论。实验证明光由光疏媒质入射在光密媒质界面上时,反射光的位相与入射光的位相相差π,这种位相的变化并不是反射光与入射光的程差所引起的,而是在入射点(即反射点)有一π的位相突变,或者说反射光与入射光有一个额外程差λ/2。由于历史上的习惯,把这种情况称  相似文献   

2.
光波通过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光、折射光和入射光的电矢量分量的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由菲涅耳公式得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给出了菲涅耳公式的振幅比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直观图以及光能的守恒关系。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半波损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定性研究了在一般斜入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电矢量的方向 ,定量地计算反射光电矢量与入射光电矢量的夹角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半波损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定性研究了在一般斜入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电矢量的方向,定量地计算反射光电矢量与入射光电矢量的夹角.  相似文献   

5.
从光在两种透明介质分界面的反射所遵循的菲涅尔反射公式出发,依据反射光的S,P偏振分量的位相,在不同折射率的情况下,相对于入射光位相的改变量随入射角的变化所作的曲线,对反射光的位相跃变、薄膜干涉、洛埃镜干涉的条纹分布和维纳驻波等所涉及的半波损失和额外程差问题,用一种简要的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讨论.从而更深刻理解位相跃变产生的条件与菲涅尔反射公式结论的完全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全反射的倏逝波具有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针对现有能量流动特点研究都略显简单或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应用电磁场理论,推导了线偏振光全反射时倏逝波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能流密度和平均能流密度数学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倏逝波平均能流密度大小及方向与入射角、入射光矢量方向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般情况下,倏逝波的能量流动不仅被限制在介质分界面处的一个薄层内,平均能流密度的大小与入射角有关,而且平均能流密度的方向与入射面有一定夹角;只有当入射光矢量平行或垂直于入射面时,倏逝波的平均能流密度方向才平行于入射面。  相似文献   

7.
就薄膜干涉中两反射光间的额外光程差问题展开论述。首先给出半波损失的概念,强调入射光在掠入射或正入射两种情况下,反射光才可产生半波损失。其次讨论薄膜干涉中各种情况下反射光间的额外光程差。第1种情况是折射率为n2的薄膜处于折射率为n1的介质中,可分为n1〉n2和n1n2〉n3,n1n2n34种情况。分别讨论了反射光间是否存在额外光程差,并且对入射角的范围作了说明,同时更正了部分文献的错误。与某些教科书给出的结论不同,当媒质的折射率逐次变化时,也会存在一个额外光程差,但不是λ/2;而当薄膜上下表面物理性质相反时,也有额外光程差不为λ/2的特例。  相似文献   

8.
透明介质表面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透明的各向同性介质表面反射光、折射光的位相变化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入射光分别为自然光、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时,反射光和折射光所对应的偏振状态。  相似文献   

9.
对任意入射角情况薄膜反射光的额外程差进行研究.利用菲涅耳公式,分析斜入射光束薄膜上下表面二反射光s、p电矢量分量的方向和振幅比,推导薄膜二反射光的s、p分量大小的比例关系式,引入振幅比值函数M,分析M随入射角i1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仅当入射角θ1接近0°时,薄膜上下表面相邻二反射光额外程差为λ/2或0;对于一般斜入射光束由于薄膜上下表面二反射光的s、p分量的比例不相等,二反射光的振动方向不平行,不存在一般涵义的额外程差.  相似文献   

10.
线偏振光反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菲涅耳公式分析线偏振光在透明介质表面上反射时的特点,讨论反射光的振动面所发生的旋转及光强度的变化与入射角、入射光振动面的方位之间的关系;讨论全反射时反射光的振幅、相位、偏振态与入射角、介质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们应用语意差别量表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青铜器、无釉彩陶和唐三彩等古文物陈列室的视觉环境的最佳照明条件。实验中描述照明条件的参数为:方向性照明的方位角(α)、高度角(θ)和照度矢量/标量照度比(E/E_s)。结果为: 对于青铜器:α=60°,θ=75°,E/E_s=1.00-150; 对于无釉彩陶:α=90°,θ=0°-30°,E/E_s=2.00-2.50; 对于唐三彩:α=30°,θ=75°,E/E_s=2.50-3.00。  相似文献   

12.
考虑了晶体内基频光电位移矢量D.电场强度矢量E的离散及倍频光极化矢量P,电位移矢量D的离散,推出了双轴晶体有效非线性系数(d_(eff))的精确表达式,讨论了有效非线性系数绝对值的对称性并给出了双轴晶体TSCCC和dLAP的有效非线性系数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3.
从电磁场理论推导了磁矢量的菲涅耳公式并提出了光的电磁矢量的菲涅耳公式,用电磁矢量诠释反射光、折射光的“半波损失”,并从电磁矢量角度归纳洛埃镜实验和维纳驻波实验结果,分析了偏振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B3LYP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得到了不同外电场(-0.015~0.005)作用下的α-丙氨酸分子基态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并研究外电场作用对α-丙氨酸分子的激发能ΔE及振子强度f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子偶极矩随电场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后急剧增大;当电场强度为0时,分子总能量为-323.773 9,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分子总能量升高,当F=0.005时达到最大值-323.771 5;激发能ΔE随电场强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即电场作用下的α-丙氨酸分子易形成激发态.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一般文献的推导方法,它既可以导出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变换式,同时,该方法导出电位移矢量D和磁场强度H的变换式更简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摄动方法,研究了在外加交流电场E=E1sinωt+E2sin3ωt+E5sin5ωt的作用下,非线性带涂层圆柱形复合介质的电势分布,这种介质的电流密度J和电场强度E之间满足的关系为Jα=σαE+χα|E|2E。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反应物在不同转动态条件下对S(1D)+H2→SH+H反应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了描述反应物速度矢量k与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j'这两个矢量相关的分布函数P(θr)、描述反应物速度矢量k、产物速度矢量k'与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j'这三个矢量相关的二面角分布函数P(r)以及描述反应产物角动量极化的分布函数P(θr,r).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微分散射截面、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在空间的定向和取向等立体动力学性质对反应物的转动量子数的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四维波矢量的洛伦兹变换,对光在运动镜面上的反射行为作了详细的分析,推导出此情形下入射角与反射角、入射光频率与反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电磁学中描述空间电磁场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的一些物理量,如电场强度矢量、电位矢量、磁感强度、磁长强度、能量密度等,称为“场量”,它们都是空间点函数。  相似文献   

20.
利用摄动方法研究了在外加交流电场E=E1sinωt+E3sin 3ωt+E5sin 5ωt的作用下非线性带涂层球形复合介质的交流电响应。结果表明,这种介质满足的电流密度J和电场强度E之间满足的关系为:Jα=σαE+χα|E|2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